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一言不合就写信,这些年基金经理们都写了什么

时间:2017-11-29 17:29:15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李 蕾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肖月

这两天,泰达宏利公司基金经理吴华的一封“千字致谢信”在业内流传开来。这封信写在泰达宏利复兴混合型基金的净值回归面值之时,从该基金两年多以前成立于“牛尾”讲起,完整展现了基金经理“浴火之后、痛定思痛”,回归价值投资本源并成功挽回基金净值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名资深的基金行业观察人士,《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也藏了不少基金经理热衷写信的“料”――基金业绩好,要喜气洋洋地写封汇报信,总结成功经验展望美好前景,为投资者高涨的热情再添一把火;业绩不好看,则要满怀真诚地写上一封致歉信,做好投资者情绪关怀的同时也稳定民心,最后不忘号召大家“坚定持有”;当然,还有一些画风比较奇特的,例如业绩好了以夸自己为主,或是亏了一半以上仍然充满自信称“怎么A下来最终怎么V上去”的。

今天,记者就来给大家盘点,一言不合就写信的基金经理们,这些年都写了什么?作为投资者,我们又该从这些信里关注到哪些有效信息?

基金经理最爱写三种信

1、致歉信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基金经理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给你写信。很多情况下,忙到飞起的基金经理突然提笔开始写信,都是因为近期市场行情变化大或基金净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

2015年9月,一封在朋友圈流传甚广的道歉信,就出自某大型公募医疗主题基金经理之手。这只医疗主题基金成立于当年6月,成立后就遇上A股市场一路下跌,可谓“生不逢时”。虽然该基金在相对收益上表现尚可,但绝对收益却蒙受了巨大亏损,因此向投资人公开致歉。

另外一封很有意思的致歉信是由基金圈内大佬发出的,不过却被业内戏称为“最牛致歉信”。据了解,该产品当时净值已经亏损超过60%。基金经理在致歉信中的解释是“我们属于错杀”,还自信满满地表示,“怎么A下来的最终会怎么V上去”。可能在他们眼中,这算是走了一条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另类道路。不过,投资者是不是买帐就另说了。

一位大型公募市场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一般情况下公司内部会有人写好初稿,基金经理稍作修改即可使用。他半开玩笑地表示,“信的结构和用语都是很讲究的,比如主要原因通常是市场情况不甚理想、板块轮动等。为了表示诚意,公司也会有选择性地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例如重配的某板块前期表现不错,最近有所疲软导致净值不前,或是仓位略重正在调整等。最后还是要给大家增强信心,就表示长期看好、坚定持有。”

所以,大家如果再看到这类信,套路和真诚可要分清楚了。

2、阶段总结信

这几天大火的“千字致谢信”,就属于这类范畴。

事实上,这类信可以看作基金公司与投资者日常沟通交流的渠道。这段时间基金净值表现优秀,就给投资者写封信夸夸自己和公司,给同行们亮亮肌肉;几个季度过去了,基金表现如何、策略会不会改变,也写封信给投资者,这其实可以看作是简易版的季报;或者基金近期有什么最新动向、净值回归面值、成立几周年,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投资者众多、关注度高的明星基金,给投资者写信汇报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和致歉信截然相反的是,这类信出现的背景往往是基金表现亮眼的情况,基金经理们也不会避重就轻,都是拣着好的说。比如“风雨过后见芳华,十年十倍慰君心”、“年内涨幅超20%,基金经理有话想说”,还有人把自己称为“国内晋升最快的基金经理之一”,并大篇幅阐述自己近乎完美的操作过程。

真是不禁要问,真的有投资者想看这类信吗?还是基金经理光顾着感动自己,忘记了写信的初衷?

其实沟通是必须的,给投资者增加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自我感动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3、节假日祝福信

这类信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写,不过“代笔”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论如何,这是基金公司和投资者保持沟通、完成营销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干货自然也不会很多。

投资者该关注什么?

探讨过基金经理们这些年写信的“套路”,那普通投资者在看信的时候应该如何快速抓住重点呢?

首先,看业绩,这个不用多说。不论好坏,基金经理在信中都会提到这部分,这也与大家的盈亏密切相关,所以一上来就得抓住。

其次,关注市场看法。这也不难,基金经理如何看待此前的市场行情和未来走势,有助于投资者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第三,看投资策略。接下来会怎么做,这往往才是整篇信件的核心所在,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基金经理都会明白地把策略写出来,如果真有的话那可要看仔细了。

最后,很有必要学习的一点就是,基金经理们的投资理念。在这类信件中,基金经理往往不吝着墨于自己的投资理念,回归价值投资也好、倡导耐心比黄金重要也罢,其实这些态度才是真正让我们长期受益的宝贵财富,千万别错过。

  • 上一篇:10月,公募基金规模微增达11.34万亿
  • 下一篇:9个月暴增30000亿!这一类基金势不可挡,很多人都在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