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促进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需求也在提高,而公募基金正在从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笔者获悉,随着《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的发布,多家基金公司已着手布局养老基金业务,而万亿养老金市场也将成为基金公司攻占的战略要地。
值得一提的是,亦有基金公司“先知先觉”在部分产品上进行尝试。早在6年前,工银瑞信基金发行的工银瑞信添颐债基就是一只“准养老目标基金”,并保持着长期稳定的业绩。
wind数据统计显示,作为国内首只生命周期债券基金,工银瑞信添颐债基自2011年以来至12月7日,已累计实现105.30%的回报,年化收益率达12.03%,并获晨星三年期及五年期“五星”最高评级。
养老目标基金“雏形”解构
与追求绝对收益的主动产品不同,养老金对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因此《指引》也特别在投资策略上对养老目标基金进行了规范,要求产品采用成熟稳健的投资策略,控制基金下行风险,追求基金长期稳健增值。
《指引》规定,基金投资策略包括目标日期策略、目标风险策略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策略。而采用目标日期策略的基金,应当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这一要求与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有关。
一位了解海外市场基金产品的人士介绍称,美国、英国、德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均有相关制度安排。例如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借鉴美国做法,针对养老金投资推出默认投资基金计划,主要是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
从一些目标日期基金的表现来看,也取得了长期稳健的回报。以全球规模领先的目标日期基金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25 Fund为例,彭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该基金自2003年10月成立以来美元计价的年均复合回报率为6.88%,显著跑赢同期美国GDP和CPI。
而国内虽然尚无标准化养老目标基金,但已有机构提前推出了雏形化产品――即工银瑞信2011年推出的业内首只采用生命周期策略的债券基金――工银添颐债券。
笔者获悉,该产品在产品设计中借鉴了生命周期理论,为适应伴随生命周期变化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变,该基金以五年为一个运作周期,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使基金在每个运作周期内的风险收益水平逐步降低。
对于类养老金产品的尝试不止于此。2013年,工银瑞信又推出以三年为一个运作周期的养老型产品―工银添福债券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只基金的长期业绩也相当突出,成立以来的年化回报均超过了12%。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工银添颐债券、工银添福债券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分别为105.30%和65.7%,分别超越同期业绩基准56.78%和44.06%,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2.03%和13.08%,凭借长期稳健优秀的业绩,两只产品双双获评银河证券三年期“五星级”债券基金。
或重兵入场养老金
鉴于养老目标基金的特殊属性,《指引》中对养老目标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基金管理人需要“公司投资、研究团队不低于20人,其中至少3人符合养老目标基金基金经理条件”,基金经理则被要求“在本公司担任股票型、债券型或混合型基金经理5年以上,或者具备5年以上的养老金、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经验”等。
笔者发现,符合上述条件的多为投研团队强大且稳定性强的中大型基金公司,其中工银瑞信显然也在其列,目前拥有投研人员逾180人,投资人员平均拥有约10年的从业经验,其中担任基金经理超过5年的有14人,行业排名领先。
参考海外养老目标基金管理人的情况,以富达为例,据财通证券统计,富达基金FOF中的目标日期基金规模达768.6亿美元,占富达FOF产品规模94%,占全市场目标日期基金比例约10%。雄厚的综合实力,完善的基金产品线以及在养老业务上的投资管理能力使得富达基金在养老业务发展中优势彰显。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国内来说,具备“综合+养老”双重实力的基金公司或将在养老业务中占据优势。而作为国内公募规模排名第二、综合实力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工银瑞信业务资格全面,并且是市场上极少数养老金投资管理全牌照机构之一,公司同时拥有基本养老、社保基金境内外、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而同时该公司也对养老金业务较为重视。
“自成立伊始,工银瑞信便深刻认识到养老金市场化投资管理的重要性和广阔发展空间,前瞻性地将养老金业务作为公司战略重要业务来布局。”一位接近工银瑞信的有关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养老金投资管理业绩上,工银瑞信的成绩也颇为靓眼。2007年以来,工银瑞信所管理企业年金历年始终保持正收益,2008年-2015年的年化平均投资收益达7.54%。截止2017年9月末,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工银瑞信社保和企业年金管理规模继续稳居行业第4位。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