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宇/制图
2017年,公募基金更加成熟:管理规模站稳11万亿元,价值投资回归,偏股基金再现赚钱效应,绩优基金经理产品受到热捧;2017年,公募基金更加规范:流动性新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委外基金新政携手为投资者保驾护航;2017年,公募基金更加积极:公募FOF获批、养老目标基金规划出台,资产配置前景广阔;2017年,公募基金更加健康:分级基金新规、迷你基金加速处置、到期保本基金清盘转型,市场环境得到净化。
2018年,公募基金将进入第20个年头,一支更加规范、透明、健康的资产管理大军将推动资本市场继续前行。
01
货基规模猛增 公募站稳11万亿大关
4万亿、5万亿、6万亿,今年货基规模节节攀升。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6.8万亿元,在公募总规模中占比接近60%,货基总规模和占比双双刷新历史新高。
货币基金快速扩张,流动性管理潜在风险增加。无论是流动性管理,还是淡化货基规模排名,监管新规开始给货币基金降温,目前货币基金规模增速已从二、三季度的2位数增速降低到微增状态。
伴随货基规模的是攀升,公募基金总规模也跃上新高度。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资产合计11.41万亿元,比2016年底增加2.25万亿元,增幅达到24.55%。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连续4个月站稳11万亿关口。在今年资管行业去通道、降杠杆的大潮下,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资管业态存续规模萎缩,此消彼长之间,公募基金在资管行业所占比重得到提升。
02
首批FOF获批发行 公募进入资产配置新时代
2016年9月11日,证监会公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公募FOF大幕正式拉开。此后,数十家基金公司陆续投入进来,搭建投研团队、参加FOF基金经理考试、申报公募FOF产品、业内基金经理调研等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
今年9月8日,首批公募6只FOF产品正式获批,南方、华夏、嘉实、建信、泰达宏利、海富通等6家公司旗下产品顺利发行成立并投入运作。公募FOF的出现是基金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方面,行业的大发展为FOF运作提供了足够多的底层资产;另一方面,基金产品数量和类型的扩容使得挑选基金难度增加,专业基金资产配置服务应运而生。
公募FOF肩负着改变资管业态的使命,将为公募基金发展带来新机遇,资产配置理念也将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03
流动性新规实施 开放式基金风险防控加码
今年8月31日,《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发布,10月1日起施行。流动性新规总结反思了2015 年股市异常波动以来历次行业风险事件的经验教训,以加强基金流动性风险管控为核心,对现有开放式基金的监管规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修订。同时,新规也对市场普遍关注的委外定制基金设立规范、流通股投资比例限制、大额申购和巨额赎回、极端情形下的应急工具、货币基金分类监管等问题做了规定。新规对现有监管规则进行了全面“查缺补漏”,要求基金管理人针对性建立完善流动性风险管控机制,强化机构主体的风险管控约束机制。
流动性新规主要涵盖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及基金产品设计、投资限制、申购赎回管理、估值与信息披露等业务环节,并针对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管控做出专门规定。新规对基金业未来的产品形态与发展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04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办法规范基金销售
为健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要求,强化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义务,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16年12月12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投资者适当性办法》)及《关于实施<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规定》,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上述规定可归纳为三类:一是以判断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为目标的投资者分类义务;二是以判断产品风险等级为目标的产品分级义务;三是以“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为目标的销售匹配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适当性办法》针对普通投资者设立了特别保护机制,基金销售机构通过营业网点向普通投资者履行告知、警示义务时,应全过程录音或者录像;通过互联网等非现场方式进行的,应完善配套留痕安排,由普通投资者通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电子方式进行确认。新规对于资管产品销售的合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5
养老目标基金规划出台 公募基金大有可为
今年11月3日,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在公募基金中推出养老目标基金这一新的基金品种。征求意见稿对养老目标基金应采取的形式、投资策略、投资比例及运作方式、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任职门槛等要点做出了详细规定。
养老目标基金是指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当前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投资者养老投资,推进养老金市场化改革,促进公募基金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的推出,公募行业感到这类长期持续的增量资金即将给行业带来巨大空间:参考美国养老金业务在GDP的比重,截至2016年底,美国第一支柱规模2.8万亿美元,第二支柱规模15.4万亿美元,第三支柱规模7.9万亿美元,合计26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6倍。而目前中国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相加才相当于GPD的6%。现阶段在国家给企业减轻税赋的大背景下,提升中国养老第二支柱的可能性不大,其潜力远远不及第三支柱。加之中国居民的储蓄倾向较高,未来养老第三支柱的占比可能会非常可观。预计FOF等资产配置类产品将成为未来第三支柱的主要方向,公募基金在这一领域将大有可为。
06
分级基金新规施行 全年规模萎缩近千亿份
今年5月1日,《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以下简称“分级基金新规”)正式实施。根据规定,参与分级基金子份额的买入和基础份额分拆的个人投资者及一般机构投资者,必须满足“前20个交易日其名下日均证券类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并在营业部现场以书面方式签署《分级基金投资风险揭示书》”的要求,否则仅能卖出,无法买入。
分级基金新规将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挡在分级基金门外,受此影响,分级基金场内活跃度降低,加快了分级产品的优胜劣汰。
截至今年11月,分级基金新规实施已有7个月时间,在这7个月时间里,分级基金规模逐月下降。新规实施当天,分级基金总份额为1578.66亿份,6月、7月分别降至1264.97亿份、1122.13亿份。8月份以后分级基金总份额跌破千亿份关口,8月~10月3个月份,分级基金总份额降至996.29亿份、933.21亿份、909.07亿份;11月份以来,分级基金规模再度下行并跌破900亿份关口,11月、12月规模为864.54亿份、826.52亿份。截至12月1日,全市场分级基金规模826.52亿份,比5月1日新规实施初期规模减少752.14亿份,总份额萎缩47.64%;若与今年年初的数据相比,总份额缩水984亿份,降幅达54.36%。
07
部分基金销售火热 权益基金赚钱效应明显
2017年以来,A股市场监管趋严,投资理念趋向成熟,同时伴随市场的日益国际化,价值投资理念逐渐回归A股市场。
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股市风格分化明显,“大象起舞”成为今年市场的一大亮点,以贵州茅台(600519,股吧)、格力电器(000651,股吧)等为代表的优质大盘股股价屡创新高,并引领市场震荡向上。
在年初“漂亮50”带动下,市场热点逐渐扩散,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健的蓝筹股进入连续上涨通道,价值股迎来春天,这也让一批价值和蓝筹风格的权益基金净值收获颇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超过八成的权益类基金获得正收益,而获得正收益的股票占比只有三成左右,基金产品比个股体现出更明显的赚钱效应。
随着绩优基金赚钱效应的逐步释放,今年9月下旬开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销售情况明显好转,热点频现,出现了股灾以来最密集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申购景象。一批绩优基金规模在今年迎来大幅增长,有的去年还是“迷你基金”,今年规模就出现了几十倍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权益类基金新发市场可以用“赢家通吃”来概括,有业绩支撑的东方红、中欧等少数基金公司接连出现“爆款”产品,东方红睿丰、中欧恒利等基金受到投资者热捧:今年三季度末,东方红睿丰基金封转开,一日申购金额达到百亿元;由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曹名长管理的中欧恒利基金发行一日认购超过74亿元即宣布结束募集;嘉实价值精选三天募集规模也达到了66.1亿元。数据显示,中欧恒利三年定开等十几只基金的首募规模便占到权益类基金发行总额的57%。
08
委外基金新政 规范机构定制基金
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末,国内108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9.16万亿元,其中委外定制基金633只,资产总规模约10753.5亿元,债券基金占比达八成。2016年底,债券市场巨震,货币基金频现巨额赎回,给基金市场的稳定造成巨大隐患,出台政策约束公募基金委外业务势在必行。
今年3月17日,证监会发布《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对公募基金提出了四项要求:公募基金不能沦为特定委托人的通道;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50%时,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续存产品要审慎确认大额申购;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出现达到或超过20%的产品,应当定期报告产品特有风险。
按照委外基金新规,单一机构持有人新设基金,拟允许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者超过50%有五大要求:一是封闭运作或定期开放运作(周期不低于三个月);二是采用发起式基金形式;三是予以充分披露及标识;四是不得向个人投资者公开发售;五是承诺拥有完全、独立的投资决策权。
随后,委外基金新规细则出台:发起式基金要满足单一持有人份额不超过50%规定,委外基金必须采取最低三个月定期开放式基金或封闭式基金的发起式基金模式;3月17日为新老划断界限;重申新老基金产品都要持续保持单一客户持有占比低于50%。这一规定实施后,委外资金增长速度受到遏制,一些委外资金逐步撤出。
09
迷你基金加速处置 全年清盘基金超百只
在委外资金和其他资金陆续撤离、迷你基金监管趋严以及“先发后清”曲线去库存模式下,今年基金公司对迷你基金的处置大幅加速:统计显示,今年已清盘和拟清盘的基金数量超过100只,不仅是历史上清盘基金数量最多的一年,而且超过了过去多年清盘数的总和。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基金拟清盘数量只有19只,但是从下半年开始,拟清盘基金明显增多,尤其是四季度以来,更是进入加速状态,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公告拟清盘的基金数量便接近50只。
对于旗下迷你基金较多的基金公司,证监会于11月底提出新举措,“原则上对其上报的产品适用6个月的注册审查期限”,而目前注册一个常规类型的新基金一般只需要20个工作日。为了不影响公司新基金注册节奏,不少基金公司加快了对迷你基金的清盘处置。
从清盘基金类型上看,这些已清盘和拟清盘的基金以债券型、混合型和保本型居多,其中债券型基金占半数以上。有30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需要清盘,其中拟清盘数量在3只以上的占一半比例,有的基金公司年内拟清盘数量甚至多达10只,另有5家基金公司拟清盘基金数量在5只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清盘的基金中,有相当数量的基金从成立到清盘的间隔时间不到1年,时间最短的甚至只有几个月。
10
到期保本基金退场
今年1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避免投资者形成对保本基金产品绝对保本的“刚性兑付”预期,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并相应取消了连带责任担保机制。《指导意见》限制较多,比如限制投资范围、对保本基金规模进行控制以及担保机制的改变等,因此,多数保本基金到期后纷纷转型成其他类型基金或直接清盘。
2015年、2016年两年都是保本基金发行的大年,加上今年3年所发行的保本基金规模合计占2003年以来发行产品总规模的78%;2016年成立的保本基金数量多达94只。今年下半年21只到期的保本基金中,大部分选择了转型,有3只选择到期清盘。
2018年全年将有71只保本基金陆续到期,迎来一个到期高峰。2019年则将有46只保本基金到期,汇添富保鑫保本将是最后一只到期的保本基金,到期日为2019年9月30日。
(本版文章摘自今日出版的《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