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基金销售牌照价值凸显 银行受益第三方迎洗牌

时间:2018-01-22 15:52:15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芬

去年11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下称“资管新规”),新规对金融机构的智能投顾业务提出纲领性要求,金融机构开展智能投顾业务应当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并取得相应的投资顾问资质。

对此,开展智能投顾业务的机构将迎分水岭,此前在市场上已发展智能投顾的金融机构具有最先获得智能投顾资质的优势;而推出智能投顾的第三方销售等非金融机构将遭洗牌,业内人士表示已有基金销售牌照的机构或将获得一定业务发展空间,无牌照无资质的平台将退出智能投顾。

新规强调智能投顾从业资质

资管新规出台近3个月以来,业内最为关注开展智能投顾业务的资质,没有资质,意味着业务无法开展。当前除了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开展智能投顾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资质要求,不少开展智能投顾的创业机构及第三方平台并没有获得资管的相关牌照。对于规定要求的金融监督管理部分许可,到底是牌照还是相关批文?目前业内普遍在猜测中。

北京一数字化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负责人认为,当前最合规的是基金销售牌照,有了牌照可以合法获取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用户信息;《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规定可以向用户做推介行为,基金销售牌照又给了推荐销售组合的一定权限。投顾牌照反而不可以,相对比较尴尬。该人士也表示,如果监管层届时真有所动作的话,对持有基金销售牌照的平台应该是个利好。

另一方面,随着资管新规推出,基金销售牌照在转让市场的交易价格也越来越高。据了解2017年12月,上海一平台转让基金销售牌照的实际成交价达6000多万元。随后不久,某机构报价8000万收购基金销售牌照。业内人士表示,收购基金销售牌照,或许是出于监管对智能投顾资质的要求。

银行受益

第三方将遭大洗牌

资管新规出台对智能投顾的要求后,业内多数声音表示利好银行,一是银行具有先天的资质优势,牌照齐全;二是从2016年起,不少商业银行已布局智能投顾,若干银行还取得了一定成就。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底,招商银行(600036,股吧)推出“摩羯智投”,浦发银行(600000,股吧)推出“财智机器人(300024,股吧)”;2017年5月,兴业银行(601166,股吧)上线“兴业智投”;2017年6月,光大银行(601818,股吧)推出“光云智投”;2017年11月,工行宣布上线“AI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摩羯智投的规模已突破80亿元。

某银行研究人士认为,监管细则出台有利于商业银行智能投顾业务发展。已出台的资管新规认为资产管理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必须获得相应资质。因此,诸多不合规平台将被限制进入智能投顾领域,随着监管细则出台,商业银行将成为开展智能投顾的中坚力量。

除了资质优势,银行在智能投顾业务上也有诸多盈利优势。一位给中小银行提供智能基金服务的平台负责人表示,随着监管对余额宝类产品的限制,银行客户的闲散资金将可能流向智能投顾形式的基金组合,客户在银行购买智能基金组合将给银行销售手续费、资金沉淀等方面的收入。

资管新规出台智能投顾的相关要求后,最紧张的莫过于第三方平台及以智能投顾为核心业务的创业平台,届时没有牌照将寸步难行。对于后续业务的开展,多位第三方人士表示新规对智能投顾的影响挺大,待监管细则出台后,再根据细则要求调整。

对于第三方智能投顾业务的后续发展,上述数字化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负责人表示要看具体的平台,在当前的监管及未来可能遇到的监管政策环境下,面向机构服务的第三方将有一定发展空间,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自身有开发智能投顾的实力。如果面向个人服务的平台,则要等风口,比如打破刚兑、接受净值型产品的客户增长等外部因素。

此外,第三方平台与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合作也是一种出路。据了解,已有蓝海智投成为包商银行智能投顾的方案解决方。

  • 上一篇:借贷业务遭禁 私募基金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 下一篇:公募FOF季报首秀 较大仓位配置货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