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谈起我国粮食改革,一切还得从一度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票证”开始。
本报首席记者 梁文艳报道
谈起我国粮食改革,一切还得从一度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票证”开始。
粮票、肉票、盐票、肥皂票、布票、棉花证等这些有着时代鲜明特征的产物,它是国家在“短缺”时代平衡和稳定供求关系不得已而推出的一种供应政策,曾让几代人记忆犹新,不堪回首。相较于那个时代,我们今天物阜民丰,市场经济发达,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供应充盈。这一切都彰显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记忆中的“票证经济”
1983年,年仅14岁的马东红还在县里的中学读书,一次临行前,马东红的妈妈从一块看起来比较旧且包裹严严实实的碎花布里面取出了28斤粮票递给了他,这些粮票是马东红在学校一个月的伙食费。
“我们那个时候,不论是吃饭,还是穿衣,都得用各种票、证来买。买粮食要凭粮票,买肉要凭肉票,在买粮时还要实行定量,不是说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日子紧巴巴的,大家都是有算计地生活着。”见证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过程的山西京龙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东红,在回忆起他少年时期度过的计划经济年代物资供应紧张的往事时颇有感慨。
作为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一种“票证经济”,它不仅影响了好几代人的生活,更是一种物资短缺时代的见证。
为了保障粮食能够得到合理分配,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1955年8月末,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从政策的内容来看,其规定了居民口粮、工商行业用粮、粮食制成品以及饲料用粮的供应办法。在流通领域,票种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
据资料记载,相应地,粮食定量供应标准也很快制定出来。据《北京粮油商业志》的记载:1955年时,城市人口按特重体力劳动到轻体力劳动、职员及脑力劳动者、学生、居民及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分类,不同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定量,其中,特重体力劳动者每月是57.07市斤,居民是27.86市斤,最少的是3岁以下儿童为9.02市斤。
“我记得,最早的时候,我每个月要交给学校7.5元钱,另外还要交28斤粮票。后来涨到每个月上交9元钱,粮票不变,这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马东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改革开放后,每家每户都分得了土地,他们家种的粮食等收成之后,可以拿着粮食到粮站去换粮票,他记得是一斤粮食换一斤粮票。
在各种“票证”流通的那个贫瘠的年代,人们对物资的需求达到极度渴求。马东红说,计划经济时期,光有钱,没有票一样行不通,出差时如果没带粮票,那么,吃饭就是个大问题。再比如,如果亲戚朋友家里办喜事,就得送粮票,就相当于如今亲朋好友结婚随礼金一样。要是有朋友生病了,也要送上几斤的粮票。
“在改革开放初期很长的一段时期,我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南京农纷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李坡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除对粮食统购统销以外,还对其他农产品(000061,股吧),如生猪、鸡蛋等实施派购,这些产品和粮食一样农民不能自由买卖,价格也由国家统一规定,城乡居民凭国家制作的票证供应。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粮票、肉票、布票等特殊票证的由来。
特殊时代“谢幕”
我国粮食改革,其实是由广东“试水”并发力进而推向全国的。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全国粮食改革,可以说是广东逼出来的,广东的改革,是先从“乌龟王八”开始的。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1979年,广东率先取消了乌龟、王八等水产品的奖售粮,1988年广东就曾设想将粮价全面放开,但未获得中央的同意,不过,广东还是在全国率先放开了食油的价格。1992年,广东又在全国率先放开了粮食购销和价格,取消粮簿,一度引起全国震动。
尤为一提的是,广东“试水”食油变革,无疑是为推进粮食改革而进行的一次“预演”,广东粮改的先行先试进而推动了全国的粮改,真正部署全国粮改还是始自于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9号文件。
据资料显示,1993年2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要积极稳步地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全面放开食油购销价格和经营。从1993年度(系指粮食年度,下同)起,除军供用油外,取消国家食油收购计划和食油定量供应政策,取消食油指令性调拨计划。同年5月11日,北京停止了使用粮票。
同年5月9日,国务院再次下发的《关于调整粮食销售价格的通知》明确,在当年新粮上市提高粮食订购价格后,适当调整粮食销售价格。同时还要求,对议购议销粮食、集贸市场粮食销售价格的管理要严格控制粮食提价的连锁反应等细节。
随着粮食改革不断深入,具有时代意义的“票证经济”也随着改革的“洪流”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姜文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粮票的取消,粮食定价也同时取消,北京的粮店也迎来了企业改制。粮票废弃不用,标志着我国粮食极度短缺时代结束,向供需平衡迈进。
市场经济发力
可以说,1993年是一个有着跨时代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我国不仅取消了在全国使用长达38年的“票证”,实施放开粮食销售及价格方面的改革。这一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也正式写进了《宪法》。
“中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土地改革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提高,极大地释放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粮食产量快速提高。” 李坡表示,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农副产品也大幅度增长。这时,农民对取消统购统销的呼声越来越大,在这种供过于求的状况下,国家已经不再需要对粮食进行统购。
市场经济也由此发力。据媒体报道称,自由市场的粮食摊档又平添几分色彩:黑紫米、黄米、江米、银粘、绿豆、红小豆……甚至有泰国香米和广东丝苗米。小庄农贸集市的老板赵师傅说:“头些年是‘两白一黄’打遍全城,现在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流动米贩依然走街串巷,“提篮小卖”,他们的米面随磨随售,十分新鲜,态度也更为殷勤。
1998年5月,国务院又一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即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挂账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
“粮食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从1994年到2018年,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系列的改革与措施相继推出。”姜文来说,1994-1997年,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是双轨制,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提高粮食定购价格。从1998年开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进入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阶段。
“对于粮食方面的改革,中央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和一系列的管理,可以说,政府市场两手发力。”姜文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完善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快建设利益补偿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在短短的40年间里,中国从最初的上世纪70年代粮食等资源极度匮乏到如今国人们“米袋子”、“菜篮子”、日用品等应有尽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诚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粮食从计划着吃到变化着吃,民众从只求吃饱到追求吃出健康、吃出特色、吃出品位,从饭碗就可看出改革开放这40年的巨大变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