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思
记者日前从上海期货交易所获悉,由其发起的2018年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截至7月底,已有20个项目正式启动。其中,由申银万国期货公司与中国人保上海及临沧分公司合作实施的项目第一期已顺利完成,云南省临沧市国家级贫困县1738户投保的胶农将获得650万元赔付,上半年天然橡胶价格下跌过程中割胶收入得到有效保障。
首单赔付650万元
据了解,天然橡胶是我国的战略物资,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云南和海南,多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橡胶种植是大部分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当地实现脱贫摘帽的希望所在,“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广大普通胶农找到规避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风险的有效途径,成为脱贫摘帽的有力抓手。
在上期所和云南省临沧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申银万国期货公司获批开展临沧市5000吨、5.5万亩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覆盖了国家级贫困县永德县的橡胶总产量,惠及1738户胶农,其中建档立卡户1415户、少数民族579户。项目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期实施。
申银万国期货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在申万宏源(000166,股吧)证券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申银万国期货公司党总支以“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为抓手,积极发挥期货及衍生品专业优势,探索服务“三农”、保障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根据上期所2018年试点项目的指导意见,申银万国期货公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一方面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创新“保险+期货”方案中的期权结构,致力于提升赔付概率和保障程度;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天然橡胶产业链基本面,选择合适的入场和对冲时机;同时,将期货价格保险与收益保障进行有机结合,在履行价格保险的同时,也为农户提供最低收益保障。
记者了解到,2018年上半年由于橡胶行业总体供给仍然处于高位、下游需求和宏观经济指标未出现明显上行,橡胶价格不断震荡下行。项目第一期于5月29日入场交易,以RU1809期货合约价格为保险标的,执行价格12015元/吨。6月5日,标的合约移动均价与执行价格相比跌破300元/吨,按照申银万国期货的创新期权结构设计和保险条款约定,当天为投保农户已经锁定了最低150万元的赔付额。随后天胶标的合约价格继续下跌,到7月27日项目第一期运作结束时,保险结算价为10715元/吨,总计为投保农户赔付650万元,上期所支持的项目首期保险费为225万元,赔付率高达288%。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向《上海金融报》记者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人保上海及临沧分公司积极对接临沧市政府与县政府相关部门,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和宣传培训,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胶农的大力支持,申银万国期货公司与申万智富子公司对试点项目包括前期调研、产品设计、启动立项、培训指导和过程跟踪、后期实施等各个环节都指派了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全流程对接,测试了各种情景和模型,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创新设计了两期锁定亚式期权结构,实现了项目覆盖面、赔付率与保障程度三者的兼顾。目前首期保险的赔付流程已经启动。
探索可复制可推广保障之路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三年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为贯彻中央精神,上期所2018年天胶“保险+期货”试点在各个方面相比2017年都有所扩大,今年总计32家会员单位的试点方案通过评审,覆盖海南省、云南省21个贫困区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17个,涉及天然橡胶现货产量8万吨。上期所拿出72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支持项目开展,在持续完善试点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橡胶价格风险管理新路径。
在风控合规的基础上,今年的参与机构被赋予了更长的项目周期和更灵活的操作空间。截至7月31日,共有20个项目已签约启动,覆盖13个贫困地区,涉及天然橡胶现货3.76万吨。为了提高基层干部和胶农对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模式的认知,上期所还于近期陆续组织开展近30场基层培训,邀请橡胶产业专家、期货和保险机构负责人,从多个角度对“保险+期货”试点进行宣传和讲解,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充分调动胶农割胶积极性,提升橡胶生产效率打下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2017年的试点,以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这一新型价格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精准扶贫”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其中,在国家级贫困县――海南省白沙黎族苗族自治县的试点工作,得到了海南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据悉,今年,在上期所和白沙县政府支持下,白沙县有两个“保险+期货”项目全面开展,分别挂钩天然橡胶1.1万吨和0.57万吨,基本实现了对当地民营橡胶产量的全覆盖,为白沙县贫困胶农提供了全面有力的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