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张一鸣
起步比钢铁电商早,发展却比钢铁电商慢,煤炭电商的发展潜力似乎不如钢铁电商,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既有一些与钢铁电商的类似之处,又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之处与煤炭行业的特性密切相关,也让煤炭电商的商业模式创新越发迫切。
目前煤炭电商市场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电商平台――以煤炭企业为主打造的电商平台、以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为代表打造的电商平台以及以贸易商为背景打造的电商平台。此前煤炭电商中也曾出现过由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打造的电商平台,但这些平台目前大多已销声匿迹。
与以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为背景打造的电商平台相比,既不具备上游煤炭资源优势,也没有地方政府背书的贸易商电商平台,需要想方设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相对比较靠前。
目前煤炭电商平台中,除去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背景,排名比较靠前的电商平台有找煤网、易煤网和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其中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起步较早,易煤网、找煤网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但发展较快。目前三家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已经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以供应链金融作为主要赢利点,易煤网和找煤网都偏重自营,通过自营支撑起平台当前的主要利润。
由于自营贡献了煤炭电商绝大多数利润,这种商业模式导致在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中,煤炭电商的贸易商属性高于平台属性。
以自营作为盈利模式,面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在想方设法减少煤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比如缩短交易时间、采购坑口煤,通过配煤寻找盈利空间等。
还有企业试图拓展新的盈利渠道,比如,找煤网要在物流环节发力,希望未来能够不断增强物流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支撑力,但即便如此,找煤网的CEO崔耸向记者表示,未来在物流环节发力的同时,也要保持之前的自营比例。
一些煤炭电商曾经在商业模式上尝试第三方电商平台。
2016年之前,包括易煤网在内的一些电商平台曾试图通过提供补贴运输车队、服务中间贸易商的方式,谋求做第三方电商平台,但在尝试一段时间后以失败告终,一方面运输环节中的车队大多有自己的固定客户,很难主动转移到电商平台上来,另一方面贸易商的运作模式相对成熟,不会轻易因补贴而转向电商平台,能吸引贸易商的核心点在于是否能够提供资金链的融资服务。
前期的尝试失利后,煤炭电商最终又回到二方平台道路上,这与煤炭行业具有传统产业的特性密不可分。
业内已有共识:煤炭行业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电商平台发展的因素,比如煤炭产业链很长需要先开采、再运输,最后到电厂,所以目前大部分企业都采取集中采购,中间的贸易商环节非常少,买卖双方相对集中,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产业集中度越来越强,交易双方的规模越来越大,已成为大势所趋。
受到上述因素影响,煤炭电商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受到自营的限制比钢铁电商更大,自营扮演重要角色,但发展至今自营模式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煤炭电商的上游和下游用户,大多都是大型用户,特别是下游客户电厂占比较高,因此大部分下游客户都被上游煤炭企业的电商平台所垄断,贸易商背景的煤炭电商能够服务的客户,多以中小型的煤炭用户为主,这也使得贸易商背景的电商平台容易遇到自营的天花板。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推进煤炭去产能,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加速,中小企业的数量不断减少,客观上将进一步缩减贸易类煤炭电商的自营空间,尽快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加快原有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将影响到煤炭电商的发展前景。
电商平台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吸引买卖双方到平台上交易,对于煤炭电商,通过自营汇聚大量资源,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捷径,找到规模化扩张的转折点,在继续保持平台交易量同时,再来破解电商平台早期发展时无法实现的运输、金融等供应链服务。
梳理煤炭电商的商业模式演变历程,贸易商背景的煤炭电商平台最具有代表性,一些企业逐渐找到新的商业模式,比如,以自营为主要赢利点的商业模式,以服务供应链金融为主的商业模式,但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钢铁电商依然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要么侧重于服务供应链为买卖双方提供融资服务,要么依靠自营赚取差价,这些商业模式与钢铁电商一致。
突破平台交易量的临界点后,一些煤炭电商平台也在尝试寻找与煤炭行业相匹配的其他盈利模式,比如对物流环节的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但从目前的进展看,依然有待观察。
由于煤炭市场的特殊性,和钢铁电商相比,在贸易商背景的电商平台之外,还有一些煤炭企业搭建的二方平台,以及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搭建的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如果这些电商平台,能够逐渐摆脱现有的制约因素,比如,煤炭企业的二方平台发力成为第三方平台,后发的优势将优于贸易商类的电商平台。
煤炭电商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推进,未来将走向何方,仍是未知数,一些先行企业的探索,将为后来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但从当前的进展看,煤炭电商的商业模式创新之路,面临的阻力或将大于钢铁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