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先驱―吴崇筠,历经风雨,矢志不渝。
文/祖志歌
1962年6月2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大庆接见油田主要干部和专家。大家排着队,周总理一一同大家握手,十分亲切。周总理询问每个人的家乡和年纪。站在一旁的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介绍每个人的名字和所干的工作。当问到吴崇筠时,她回答说:“我是四川江津人。”周总理笑着说:“那是聂帅的同乡了。”周总理又问她年纪,吴崇筠回答道:“41岁了。”“我不信你有41岁,起码年轻10岁。”周总理风趣的一句话,逗得大伙儿笑了。
点石定心
萨1井喷出了高产油流,巨大的推力一夜之间改变了松辽石油会战的突击方向,千里迢迢赶来参加石油会战的队伍,浩浩荡荡由大同镇转向萨尔图重新集结。石油地质专家虽然异口同声地肯定了松辽石油勘探的总体形势大好,且越来越好。但是还没认识清楚地下油藏的分布状态。甩开勘探的三个构造,当时只有萨尔图打出了一口喷油井,侦察杏树岗和喇嘛甸的钻井队已经就位,能不能打出油来还不一定。
“萨尔图一口井喷油,不等于整个构造都含油。一时高产,还不能肯定找到了石油蕴藏的富集区。”石油部部长余秋里的心里七上八下,急需找学问大的石油地质专家讨要一颗定心丸。焦虑之中,一位让人钦佩的女学者出现在余秋里的眼前。这个人就是北京石油学院的岩石学专家、副教授、勘探系岩矿教研室主任吴崇筠。这位了不起的女学者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1947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质学就学,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1950年又转入北方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她响应祖国号召,放弃攻读学位机会,1950年毅然和丈夫朱康福回归祖国。
更让余秋里感动的是吴崇筠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刚一回到祖国住处还没有安顿下来,她就和丈夫朱康福一起把多年积蓄的2000美元捐献出来,支援志愿军抗美援朝,没给自己和将要出生的孩子留下一美元。然后又自愿要求到生活艰苦的大西北去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决意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她和丈夫朱康福放弃了在美国拥有汽车、别墅、高薪的优渥生活,回到祖国不在大城市定居,穿上粗布工作服,骑上骆驼去野外风餐露宿勘探石油。忠贞不渝的赤子情怀令人起敬。
带着满腹悬疑来到安达的余秋里,听说吴崇筠也来了,便立即让秘书请她给自己讲一堂岩心课:“有位留苏学生带回几块高加索油田的含油石英砂岩的岩心。我听人说,石英砂岩的储油物性最好。而大庆油田的储油层是长石砂岩,储油物性到底如何,对今后注水开发有何影响,我放心不下。” 1960年3月31日,在一间简单的办公室里,余秋里以学生的姿态,坐在小木桌前听吴崇筠讲课,边听边记。
吴崇筠给余秋里细致地讲解了松辽盆地和周围地区的地质背景以及油层形成条件,说明这里的长石砂岩的储油物性是好的。她拿出带来的显微镜,把砂岩薄片放在镜下让余秋里观看,并给余秋里剖析砂岩的结构和物性。余秋里听了吴崇筠的阐述,又看了岩心分析资料,明白了大庆长石砂岩的结构是好的,颗粒均匀,强度较大,渗透率、饱和度都比较高,储油、出油性能很好。因此,对储层问题就比较放心了。
听了吴崇筠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的一堂课,余秋里的心病好了一多半。他甩动着那只没有胳膊的空袖管,镇定从容地催促麾下的石油大军向新确定的战役突破口火速运动。放手大干一场的筹划,余秋里虽然当时还不敢说胸有成竹,却是信心满满。
灼热基石
石破天惊的松基三井1959年秋天喷油,牵动了吴崇筠的心。这一年的8月19日她刚生下第三个孩子,12月就陪同苏联地质专家萨尔基相到了天寒地冻的大庆,搜集资料,观察岩心,为应届毕业的学生们安排现场实习和撰写论文的题目。她与苏联专家都认为勘探重点应向萨尔图方向移动。
萨尔图构造的首钻井萨1井喷出更高产的油流,让吴崇筠那颗为石油跳到的心再也不能在远离油田的地方收缩扩张。1960年3月,她再次把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托付给自己掏腰包聘请的保姆(其中最小的孩子才7个月,还没有断奶),毅然带领教师和学生们参加松辽石油会战。熟知吴崇筠业务专长的康世恩,点名让吴崇筠在安达组建地质实验室。
吴崇筠1960年7月调到前线指挥部下属的对比大队,任岩心队队长,专搞钻井岩心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这是“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种数据”的重要一环。钻井取心既麻烦又影响钻进进度,当时井队不太重视。为了提高取心率和保证岩心质量,她带领队员到井队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宣讲取心工作的重要性。
当年大庆会战的条件极其艰苦,吴崇筠带领全队人员自己动手拼装活动板房建起实验室,对岩心精心保管、分析,根据岩心资料和其他数据建成了第一座大庆油田“生产实验区地宫”。这期间,吴崇筠夜以继日在实验室岩矿组指导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工人的支持下,大幅度提高了取心率,在关键井位上的取心率与岩心质量都达到标准要求。“筒式取心法”在会战中广泛推广,为专家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吴崇筠亲自带队敲锣打鼓地到1275钻井队祝贺,向他们表示感谢。1275队因此被评为标杆队。之后才有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1961年1月17日,经会战领导小组决定成立地质指挥所,在萨尔图“一号院”办公。
到秋天,北部试采成功,可以肯定找到了大油田。眼见严冬将至,指挥部决定疏散一些人员,首先让有孩子的女同志各回原单位。按说吴崇筠可以回京,但她认为工作正处于紧张阶段不愿离开。指挥部特别给她和丈夫朱康福分了一间屋子。这房子原先是个牛棚,中间隔成一大间办公室,周围隔出三间小卧室。吴崇筠和丈夫朱康福住了一间。这间小屋放不下炉子,无法取暖,严冬的夜里室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以下,她俩穿着厚厚的衣服,头戴狗皮帽子才能入睡。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年底才回京。
吴崇筠1963年怀第四个孩子时,胜利油田在东营地区打出高产油流,勘探进入关键时刻。石油部在济南组织专门研究,指明让她前往。当时吴崇筠已在孕妊后期,却不顾连续几天紧张的会议与旅途的颠簸,始终坚持工作。她带着一个铁饭盒,里面放着一把用蒸锅消过毒的剪刀和几块纱布。这是她以备万一在去胜利油田的路途中早产用的。她不愿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耽误工作。有些同志为她担心,但她一直平安无事。孩子出生时,丈夫朱康福正在外地出差,住在同一个楼的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主任张更帮助叫了车,大儿子朱小平送她去了医院。
大庆油田开发期间,吴崇筠先后6次去大庆工作,被石油部授予“红旗手”称号。1964年,她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吴崇筠为主要参与者。
耕耘希望
大庆会战后,吴崇筠重又投入教学工作,并结合野外踏勘调查和工作实践经验整理教材,先后编写了《结晶矿物学》《光性矿物学》《普通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参考教材》等教材。其中,《沉积岩石学》1962年由中国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成为国内第一本这门学科大学教科书。1963年,她组织各石油厂矿专家与北京石油学院岩矿教研室的合作,花了3年时间编写了54万字的专著《沉积岩》。之后几经修改重编,于1977年由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公开出版的第一本沉积岩石学专著。这些书现已成为各石油大学的专业教材。
被称为我国石油高校沉积岩石学教学和教材建设先驱的吴崇筠,后来被任命为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地质师,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她所从事的都是石油工业最基础的工作,她致力研究的《湖相沉积分类和含油气的关系》课题,也是石油地质学最基础的课题。
吴崇筠1986年开始担纲《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一书的主编,当她全身心地投入写作的时候,发现患有鼻咽癌。为了抓紧时间写书,她拒绝住院,连接受放射治疗时也没有丢下工作。她整日来去匆匆,脸上画着为放疗用的紫红色道道,引起许多人奇怪的目光。为她治疗的大夫着急地问道,你到底是要命还是要书?
该书1989年底终于完成了,石油地质界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是国内外第一本系统地介绍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学专著,发展了陆相沉积学理论,有创见,为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了重要沉积学的根据,居国内外先进水平。该书获1993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崇筠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付出了极大代价。1993年,她因鼻咽癌晚期扩散和脑梗塞进一步恶化,再次住进了医院。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期间,北京西单科普画廊展出杰出女科技工作者专题画廊。石油石化科技女杰、著名沉积学家吴崇筠就在其中。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杂志,整理报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石油石化。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