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丰收已经成为事实,全球大豆供应较为充足,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豆粕等商品的供应。然而我国企业对进口美国大豆保持谨慎态度,而南美大豆供应日益减少,未来几个月国内豆粕存在供应缺口。非洲猪瘟等疫情虽然仍零星出现,但对豆粕的影响较为有限,国内豆粕偏强走势短期仍将延续。
美国大豆丰收已成定局
过去一周,美国中西部作物产区受到早霜影响,大豆收割只完成38%,低于去年同期的47%,以及五年均值53%,但今年美国大豆的优良率仍处于66%,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61%,因而美国大豆丰收已经成为定局。USDA最新的供需报告预估显示,美国今年大豆产量将在46.9亿蒲式耳,较去年的44.11亿蒲式耳增长了6.33%。
目前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也开始播种,其中巴西今年大豆的种植收益良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增加3%―4%,市场普遍预计巴西2019年的大豆产量将在1.19亿―1.20亿吨。国际大豆供应在未来将非常充裕,这将对大豆及油粕等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制作用。
进口大豆成本处于高位
由于我国大豆进口转向南美,巴西大豆价格持续走高。虽然美国大豆处于上市周期,价格不高,但我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关税处于较高水平,导致我国进口美国大豆成本处于较高水平。截至10月20日,我国进口10―12月船期的巴西大豆的理论到港成本在3680―3720元/吨,进口美国大豆的理论到港成本在3670―3750元/吨。
当前,我国进口大豆较中秋节前的3400―3500元/吨提高150―200元/吨,导致我国山东、江苏等地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降低到91―146元/吨,这使得国内油厂对豆粕的挺价意愿有所增强。
国内豆粕供应存在缺口
随着秋冬季到来,各地生猪等养殖将进入旺季,而我国企业对进口美国大豆心存忧虑,市场普遍预期今年11月至明年2月我国豆粕市场存在一定的供应缺口。统计显示,今年11月至明年2月我国已经从巴西采购了850万吨大豆,巴西剩余可供出口给中国的大豆数量在300万―400万吨,加拿大、俄罗斯、乌拉圭、印度等国家可供出口至中国的大豆在900万―1000万吨,除此之外,我国临时储备、商业库存、其他商品替代等可供给800万吨左右。然而上一年度11―2月我国进口大豆总量在3200万吨,即便以上进口、储备拍卖、替代全部实现,大豆和豆粕的供应仍存在缺口,因而国内豆粕行情必然受到企业和贸易商的支持。
图为豆粕指数走势
虽然国内出现31起非洲猪瘟疫情病例,但毕竟后续进入元旦春节需求高峰,各地豆粕交易活跃,国内油厂的豆粕库存自一周前的94万吨,降低到目前的89万吨。由于原料供应逐渐偏紧,油厂开工率将降低,这将在趋势上继续支持国内豆粕市场。 (作者单位:神凯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