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蔓延的非洲猪瘟:猪周期将在2019年前后提前反转? | 国泰君安重磅报告

时间:2018-10-25 18:19:36
作者:国泰君安农业团队 钟凯锋,鲁家瑞,授权对冲研投发布。本文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非洲猪瘟:撬动周期的底,挑动众人的心》。

鹰眼快讯 10月23日,农业农村部门通报湖南省首次发现非洲猪瘟(ASF)疫情。至此,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省级行政区已报告发现猪瘟疫情。

截至10月23日

全国12个省区市报告发现猪瘟疫情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制图: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当前正常猪周期处于下行通道当中,但是非洲猪瘟在国内出现首例后有向全国蔓延之趋势,市场出现了观望态度。

在此之际,国泰君安农业团队从猪周期框架和非洲猪瘟疫情本身出发分析,试图演绎出非洲猪瘟是否会影响猪周期的整体节奏。

01

什么是猪周期

猪周期是农产品(000061,股吧)当中最重要的周期,以猪价大幅波动为特征。

猪价主要取决于猪肉的供需关系,猪肉被认为是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因此猪价主要取决于供给。猪肉供给的演绎模型主要基于经典蛛网模型理论,形成围绕以二元母猪(猪的品种之一:长白猪与大白猪杂交所产生的猪,体型大,瘦肉率高)为核心的产能周期。

生猪从产能延伸到供给有1年左右的时滞,在价格高企&利润丰厚的诱惑下,市场整体难以抑制产能投放,形成周期。

另外,即便是规模化程度已经很高的美国(美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占比90%以上),猪周期也没有消失的迹象,4年一周期,高点低点相差超一倍。

在中国,自2006年至今,市场经历三轮完整的猪周期,一轮完整猪周期运行长度为3-4年。

历史猪价符合周期规律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蛛网模型

某些商品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引起规律性循环变动的理论,蛛网模型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

当t-1期猪价上涨,养殖户扩张产能,则t期供给增加、猪价下降;随后养殖户收缩产能,则t+1期供给下降、猪价上升,形成周期波动。

蛛网模型理论更适合解释散养户行为,即年出栏在500头以下的养殖户,特点在于会根据市场价格快速进入或退出市场。

近年来国内散养户在环保等因素影响下,出栏占比虽有下滑,但依然高达50%。我们认为猪价的波动更多是受散养户进入或退出市场造成的产能扰动影响,集团化养猪企业虽然也会顺周期扩产能,但在周期底部并不减产;当前时间点,散户效应才是猪价走势的决定者,集团化养猪企业只是猪价的接受者。

历史上,我国生猪发生大规模的疫情主要是2011年以前,分别为2006年的蓝耳病、猪瘟以及2010年前后爆发的口蹄疫和变异伪狂犬疫情。2011年之后,由于整个疫情防控体系的提升,国内再也没有发生大的疫情。

通过分析疫情与猪价走势我们得出两个结论:

周期底部:疫情爆发会是周期拐点的催化剂

2006年夏季高致病性蓝耳疫情爆发,猪周期顺势见底反转;2010年口蹄疫大规模爆发,叠加行业进入亏损期,产能加速出清,周期于2010年年中猪周期见底反转。

我们认为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疫情仅是之前两轮周期底部的催化剂,不是决定作用,疫情对于周期底部来讲应该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而决定周期见底的还是蛛网模型理论下散养户的二元母猪产能周期。

在周期上行与下行通道中:疫情爆发只会助涨助跌

2009年上半年、2010年7月、2012年8月2013年7月以及2014年7月全国均发生重大疫情,但是疫病并没有导致产能提前出清,改变原有周期通道,反而出现助涨助跌现象。不改变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

国内散户产能占比居高,蛛网模型理论典型,在上行中投机心理强,下行中抱有侥幸心理,只要有利可图或者有资金扛一扛,散户相对难以退出,因此在通道中,即便有疫情,散养户也会选择观望为主。

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疫情均有相应疫苗防控,均属于短期疫情,不存在长时间爆发的基础。

因此,观望的散户只要维持住,疫情就不会继续,猪周期依然会回归正常。助涨助跌的原因在于:上行阶段市场缺猪,疫情造成死猪进一步加大供需缺口;下行阶段,市场多猪,部分养殖户提前出栏,供给短期增多,猪价下滑。

猪周期位置不同,疫情影响不同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 病理:尚无治疗措施,扑杀为唯一手段

非洲猪瘟(以下简称ASF)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100%,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发现百年来均没有发现有效防控的商业化疫苗,扑杀成为防治疫情的唯一手段。

另外,该病毒严重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因此也被称为猪的“艾滋病”。非洲猪瘟病毒可根据毒力的不同可以分为高致病性、中等毒力、低毒力以及感染无临床症状的毒株,临床以高致病性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根据海外疫情借鉴:及时上报扑杀&合理补偿机制是关键。

世界非洲猪瘟爆发地区图

数据来源:OIE

数据来源:OIE

(2) 中国:短期有虞 长期无忧

从8月1日发现第一起ASF疫情开始到现在,官方确认发生24起疫情。目前非洲猪瘟还处于散户点发状态,对周期影响暂并不显著。但我们认为疫情短期蔓延程度或将超预期,全国点状发病为大概率事件,猪周期提前反转的预期强化。

这是因为,高养殖密度及大范围调运生猪的国情决定了非洲猪瘟在国内发病或许要更快:

据USDA统计,2017年全球生猪出栏量预计在12.5亿头,国内生猪年均出栏量接近7亿头;国内以全球1/15的大陆面积,养殖了全球50%以上的生猪

国内养殖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地区,主要养殖区的养殖密度是非常之高的,这对于疫情的防控是不利的。

国内生猪跨省调运总量也是其他国家所不能及的:据农业部统计,国内单周生猪跨省调运量在200万头以上,全年生猪跨省调运在1.2亿头左右,占总产能的20%左右。考虑到国内高养殖密度及大范围调运生猪的国情,我们认为非洲猪瘟在国内发病或许要比其他国家要迅速。

目前,猪肉在CPI中的权重约为2.45,正常周期下,我们预计猪周期有望在2019年前后触底反转,在周期反转前猪肉均将对CPI产生负贡献。

如果假设非洲猪瘟疫情继续扩大,将打乱原本猪周期运行轨迹,周期提前见底反转,猪肉将对CPI由负贡献转为正贡献,催动通胀预期(假设猪周期提前反转,猪价升至20元/公斤计算,与当前13元/公斤相比,价格上涨50%多,CPI贡献1.2个百分点)。

考虑到目前的内外部环境,周期变换、我国有效去库存、油价拉动、成本推动为农产品 CPI 拐点的四大推手。从我国有效去库存来看,托市收购政策正在退出或放缓,库存将会迎来显著下降周期,而我国的去库存将是相应农产品价格,甚至是国际价格上涨有效而直接的推动因素,

综合宏观经济环境来看,ASF潜在风险大,政府重视度高。不过考虑到政府后续防控,长期来看对ASF无需过于担心。在疫情爆发初期,扑杀、限制调运等防治手段是最有效和最快速的。

从病理上看,100%的死亡率意味着该病毒的传染性不会太强。另外,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播是要借助亲密接触的某种介质。因此只要发现及时扑杀,疫情是可以防得住的。只要政府后续出台合理的疫情反馈机制,加以合理的执法强度,长期来看,非洲猪瘟无需担忧。

-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对冲研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霜降已至 新棉市场寒风瑟瑟?
  • 下一篇:产销屠宰能力不均,高价差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