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市场看,金融期货对于现货市场的作用主要有以下:
提高现货市场稳定性,平滑急剧波动
欧美发达市场经验来看,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汇率、利率的频繁、大幅波动,全面加剧了股市、债市在内的现货市场的内在风险,客观上规避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及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风险的需求攀升。
金融期货具有化解和转移风险的功能,具有把远期交易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当前确定性特点,交易者可以通过买卖金融期货合约,对冲持有现货的风险敞口。在现货市场急剧上涨过程中,由于“羊群效应”,投资者会出现大量跟风买盘,放大现货市场波动,而金融期货可以分担部分买入的资金,通过保证金的杠杆效应,降低现货市场过度投机的压力;在现货市场出现恐慌式急剧下跌过程中,同样由于“羊群效应”,市场可能会出现大量跟风的抛盘,如果投资者在风险爆发前提前做了卖出套保,以及在恐慌性抛售过程中通过卖出期货合约对冲现货下跌风险,可以缓和部分现货市场抛压,以时间换空间来缓和市场恐慌。
股指期货市场以期货交易的方式复制了现货交易,使股市风险变得可表征、可分割、可转移和可管理。有了这样的市场,就犹如给原本单轨运行的股票市场又铺了条轨道,有助于股市更加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金融期货一度备受质疑,主要是它的做空机制。然而,海外市场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没有发现实证的证据表明推出或者实行做空机制能够减小市场的波动,但发现越是限制做空的市场,它的信息效率越低,同时市场出现大幅下跌,超过单年之内30%的下跌事件发生的概率更高。
提高现货市场的有效性
金融期货市场具有高效的价格发现能力,提升现货市场的有效性。加拿大衍生产品和风险管理教授John C.Hull(1999)研究发现,在有效市场上,金融期货价格是期望的未来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金融期货市场所形成的远期价格能够为其他相关市场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这有助于减少信息搜寻成本和谈判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利用蛛网模型提出的价格波动抑制效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经过期货市场调节,现货市场价格和产量还会围绕均衡点发生蛛网的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趋于逐渐缩小。这主要是期货交易作为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参与者为了获利会自发对未来产品价格做出理性的估计,改善价格信息质量,为蛛网波动提供一种不断发挥作用的收敛机制,使价格和产量收敛到合理的范围之内。当然,蛛网模型本身也具有局限性,但是尽管如此,借助大量的交易,期货市场可以形成权威性的价格信号,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增加现货市场的稳定性,提高市场的有效性。
改善现货市场投资者结构
80年代初美国推出股指期货以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渐从散户市场变成机构市场。数据表明,50年代初的时候,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大约在2%-3%左右,2007年美国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差不多接近70%。
由于期货的高度专业性,包括股票期现对冲的专业化需求,国债期现对冲的机构参与增多,中国股票现货市场散户居多的投资者结构在金融期货上市之后得到明显的改善,机构客户明显增多。公募基金、成熟的私募或其他机构的资管团队将逐渐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交易群体,个人投资者将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资管产品间接对股票或者债券等金融产品进行理性投资。
丰富衍生品投资工具
近年出现的各类交易策略大部分都离不开金融衍生品。运用股指期货合成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结构化保本型产品、绝对收益型产品、可转移Alpha产品、130/30多空策略产品、挂钩收益产品、创新性ETF等种类繁多、品种丰富的创新金融工具已经成为国内现货机构创新的大方向。多样的交易策略产品能进一步满足广大投资者多样化的风险需求,能增强现货市场的交易活跃性,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财富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