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欧美股市大跌,原油大幅下滑,化工品持续探底,烯烃企业亏损降负、停车,商品联动增强,宏观氛围及产业方面偏弱,多因素共振下,我国甲醇市场跌至近18个月以来的低点。其中,据监测,太仓暴跌36.6%至2550元/吨附近,西北(内蒙古)跌幅达1150元/吨。而进入今年1月,虽然油价反弹26个百分点,且甲醇下游企业进入春节前备货周期,但受高库存影响,我国甲醇市场维持低位整理运行。
主产区产量增加
进入冬季以来,虽然受“限工业保民用”等政策影响,我国天然气制甲醇企业开工率降低相对明显,其中西南地区周度产量降至3万吨附近,但天然气制甲醇企业产能占我国总产能的比例仅在12%左右,这对我国甲醇市场供应面的影响有限。而受陕西神木、蒲城等主产区部分主要甲醇装置重启影响,自去年12月以来,西北地区产量持续增加。据监测,平均每周累计达到75万吨附近,较前期增加5万吨左右,内地供应提升明显。
外盘套利窗口重新开启
自去年3月下旬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我国人民币持续贬值,加之部分国外装置检修刺激,CFR中国价格持续高位,进口货倒挂现象严重。但2018年11月,美国重启对伊朗(能源类)进行制裁,随后2019年1月9日,因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欧美亦宣布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甲醇外销欧洲等地受限,企业库存增加,加之伊朗Marjan新建165万吨/年装置投产运营,当地供应充裕,为此伊朗货价格于去年11月开始持续下滑,12月初我国甲醇进口货开始盈利,外盘利润恢复,进口货开始增加。
下游少量采购为主
从上游来看,自去年10月初起,内地多数甲醇企业开始进入累库阶段,其间最高超35万吨。虽然近一个月以来有所排库,但依旧维持高位,即30万吨附近,库存天数在7天左右,整体出货相对缓慢。据悉,前期多数厂家依托于下游企业备货,库存有所缓和。而近期虽然基差持续扩大,期货盘面几无风险套利机会增多,但基于运输等方面的制约,实际可操作性相对有限。
从下游来看,受去年12月下旬以来油价持续反弹的影响,国内多数甲醇下游企业春节前备货周期提前,为此其原料库存近一个多月以来多维持高位,近期多数在22万吨上下(样本企业总数量)。而受物流逐步减少、停运等方面影响,临近节前最后两个交易周,下游企业多以按需少量采购为主,原料库存方面暂无明显变化。
从港口方面来看,自去年12月以来,除内蒙古与港口存在微薄套利之外,内地其余地区与之窗口多数关闭,但外盘价格持续下滑至成本位置,进口货增加相对明显,加之浙江兴兴MTO装置停车,对原料需求有限,为此港口库存持续攀升至高位。据监测,截至1月23日,华东库存超70万吨,较去年10月中旬增加近23万吨,华南达到12万吨以上,港口总库存破80万吨,创2017年9月以来新高。
多空因素交织
近期,基本面多空因素交织。据悉,伊朗Marjan石化165万吨/年甲醇装置计划2月底附近恢复,当地新建165万―395万吨装置投产时间需继续跟踪;山东和青海某企业目前继续外销甲醇中,配套烯烃装置投产及开车情况暂无明确时间;受天然气供应充裕影响,西南地区近四成气头企业春节附近或恢复生产。与此同时,大连恒力新建50万吨/年甲醇装置投产时间继续推迟;据悉浙江某烯烃企业春节前后或计划恢复。
笔者认为,春节前我国甲醇现货市场或以窄幅整理为主。而原油或已触底反弹,化工品阶段性底部亦形成,短期内甲醇再次回到2300元/吨附近难度较大。虽然2019年上半年内蒙古、宁夏、山东、安徽及江苏地区涉及5套共计240万吨MTO装置计划投产、恢复,但今年为“十三五”最关键的一年,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楼市防范大起大落,宏观面“稳定”是主基调,同时原油波动或趋于收窄,故建议节后谨慎操作,注意控制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