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价飙涨,相关上市公司在该行业处于怎样的地位?手中握有的镍资源情况怎样?作为“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龙头,格林美(002340)在去年9月就率先布局了印尼镍资源项目,此次镍价飙涨,无疑体现了其产业链布局的前瞻性与战略性。值得一提的是,格林美同时也是我国镍资源回收的龙头企业,年回收镍资源达1万吨。
率先奠基印尼镍项目
众所周知,镍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金属品种,市场体量达到200亿美元。主要供应端为不锈钢和镀膜产业,每年对原生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吨。与此相对,电动车市场目前对镍需求为7万吨,市场占比仅3%,体量虽小,但对镍的市场供应构成的压力却与日俱增。
一方面,动力电池高比容量的发展趋势下,三元电池配方中镍的比重将不断提升,2017年电池材料体系以3:2:5为主,2018年6:2:2体系会成为主流,2020年则将更新至8:1:1体系,单体电池镍的使用量以年均50%的以上的速度在攀升。
另一方面,三元电池成为主流后,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截止到目前,三元电池的出货量已超越磷酸铁锂,三元电池市场占比的推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镍的需求增量也将呈几何增长。
也因此,去年9月,格林美下属公司荆门格林美与新展国际、广东邦普、印度尼西亚IMIP园区、阪和兴业签署了《关于建设印尼红土镍矿生产电池级镍化学品(硫酸镍晶体)(5万吨镍/年)项目的合资协议》,并于今年1月11日成功举行奠基典礼。
根据规划,上述项目预计初期目标为建成不低于5万吨镍金属湿法生产冶炼能力,4000吨钴金属湿法冶炼能力,产出5万吨氢氧化镍中间品、15万吨电池级硫酸镍晶体、2万吨电池级硫酸钴晶体、3万吨电池级硫酸锰晶体,将来依据全球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与扩大生产规模。
在业内人士看来,谁能够率先大规模应用811型电池,谁就能在未来占有更多市场。而量产811的最大前提是将足够的原材料握在手中,因此,格林美率先布局并奠基的印尼镍项目无疑领先行业,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原料自给率扩大成本优势,有效打通“红土镍矿――三元电池原材料――三元动力电池”镍资源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产业体系,同时也增强其在镍资源+技术+材料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在此轮镍价飙涨时更是率先受益。
稳坐三元前驱体行业龙头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镍资源稀缺的国家,开采量不足10万吨,但国内需求量却高达50万吨,这也使得国内对镍资源长期以来进口,尤其是印尼、菲律宾等国家。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从印度尼西亚进口3000万吨镍矿(约50万吨镍),这就意味着,一旦印度尼西亚禁止出口镍矿(计划2022年),镍价将会快速上涨,这也使得镍资源回收利用成为王道。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对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将镍、钴、锰、锂等贵金属进行提取进行循环再利用,是规避上游原材料稀缺和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途径,不光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发展,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而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三元电池镍钴锰回收率已经达99%以上。
事实上,在布局镍资源回收利用上,格林美早已打造出一条“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先后与140多家车企、电池企业签订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协议,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走向从“绿色到绿色”的全生命周期绿色模式。
格林美提出的目标是:致力在2020年打造一个循环利用电池包达30万套以上的动力电池包回收与梯级利用中心。
早前,格林美还发布公告称,其与宁德市政府、福安市政府、青拓集团签署协议,建设动力电池材料与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总投资约18.5亿元,签约项目内容为:建设年产5万吨动力三元材料用前驱体原料和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
这其中,格林美的三元前驱业务,为其2018年总营收贡献了79.64亿元,占比近60%。今年一季度也是收获满满当当的订单,包括与容百锂电2.93万吨的采购协议、与厦钨3.3万吨战略协议、与邦普循环4.5万吨合作协议等,这些订单充分保证了格林美产销量的快速增长。
据悉,目前,国内实际具备2-3万吨三元前驱体产能的企业并不多,而格林美在2018年的出货量就已达40000吨,2019年计划出货量70000吨以上,力争80000吨。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统计数据,近两年来,格林美三元前驱体出货总量排名均位列前茅,占据市场的优势。
事实上,不管是率先奠基的印尼镍项目,还是打造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在三元前驱体领域的迅速成长,格林美的发展轨迹也向外界证明了一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高质量化,只有拥有核心技术、高质量产品,并且供应链稳定的企业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做强做大。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