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拍卖理性“降温” 新陈玉米成交分化

时间:2017-06-06 21:20:15
截至目前,临储玉米拍卖周度成交量维持在500万吨水平,累计成交量突破2100万吨。其中,黑龙江分贷分还、中储粮包干玉米成交率均偏低,仅定价较低的定向销售玉米维持近100%成交率,进而折射出现货市场对于玉米品质、性价比的敏感度。与此同时,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在拍卖降温、进口谷物到货等因素影响下表现疲软。

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日趋理性

据统计,截至6月2日的一周,临储玉米周度计划销售量为715.16万吨,比上周下降9.38万吨;实际成交543.8164万吨,比上周下降34.93万吨;成交率76%,比上周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定向销售玉米成交16.2538万吨,分贷分还玉米成交459.2702万吨,中储粮包干玉米成交68.2924万吨。

临储玉米拍卖5周以来,累计投放量达2574万吨,累计成交量达2130万吨,成为临储玉米拍卖以来月内成交的“高地”。不过,正如笔者此前预期,多数地区高成交率得以维系,但高溢价现象已不多见,拍卖日趋理性。

6月2日一周,临储定向竞价销售的玉米投放17.51万吨,成交16.25万吨,成交率92.8%,成交均价1235元/吨。其中,2013年产囤玉米是今年首次投放,计划销售16.22万吨,全部 成交,成交均价1235元/吨。目前2012年及以前产和囤的定向销售玉米仅剩少量,其中跨省移库玉米几乎售罄,仅剩云南的159吨2012年产玉米和四川的1.24万吨进口美国玉米,上周继续流拍。东北地区定向销售玉米主要为2013年产囤玉米,三等玉米起拍价仅1000元/吨,比分贷分还玉米低250~300元/吨,买方抢购激烈。

当周,分贷分还玉米投放576.59万吨,比前一周下降123.29万吨;成交459.27万吨,比前一周下降96.11万吨;成交率79.6%,比前一周提高0.3个百分点;成交均价1368元/吨,比前一周下降10元/吨。其中吉林地区占比最大,计划销售玉米441.82万吨,成交395.72万吨,成交率59.6%,成交均价1375元/吨。该周临储玉米成交均价继续下降,吉林下降23元/吨,辽宁下降8元/吨,黑龙江下降28元/吨,内蒙古下降31元/吨。

当周,中储粮首次委托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竞价销售其包干的2013年产统贷统还玉米,计划销售总量121.06万吨,成交68.29万吨,成交率56.4%,成交均价1302元/吨。其中,吉林计划销售20.88万吨,成交18.52万吨,成交率88.7%,成交均价1368元/吨;黑龙江计划销售100.18万吨,成交49.77万吨,成交率49.7%,成交均价1277元/吨。中储粮包干销售的玉米成交率偏低主要是由于黑龙江玉米占比较高所致。短短5周竞拍,临储玉米成交总量已达2130万吨,创下临储玉米拍卖以来的纪录。伴随着临储玉米大量成交,客观存在的“出库难”问题再现。一方面,在高成交率之下,不同粮库的出库能力遭遇挑战;另一方面,在各种利益纠缠下,不乏拖延时间、短斤少两等不规范的现象(部分地区矛盾突出)。

至此,业内评估临储玉米出库率仅20%~30%,换而言之,成交的超过2000万吨临储玉米实际流向市场的数量仅有400万~600万吨,也为近期连盘玉米价格反弹提供了“支撑”。

鉴于此,后期买方采购热情或将降低。此外,临储玉米持续高频率、高数量投放,市场对后市判断趋于理性,成交溢价逐渐降低,成交价将逐渐向拍卖底价靠拢,这也将影响前期高溢价买方的积极性,后期临储玉米成交或“量价齐跌”。

港口新陈玉米价差有所放大

5月末6月初,北方港口玉米陈粮集港量持续增加。同时,临储拍卖成本将逐渐降低,加之进口谷物到货影响,北方港口玉米价格持续下行。截至目前,锦州港(600190,股吧)(行情600190,诊股)15%水分以内、霉变2%以内的新玉米贸易商主流收购价1650元/吨,理论平舱价1700~1710元/吨,较5月末下跌30元/吨;广东港口辽吉新玉米主流报价1780~1800元/吨,较5月末下跌50元/吨。

从船期预报来看,6月上中旬广东港口国产玉米到货量在50万吨左右,而5月同期到货量仅20余万吨,预计后期港口国产玉米库存将持续增长。

此外,预计国内6月份进口玉米、高粱和大麦数量分别可达20万吨、50万吨和50万吨,其中50%左右到达广东港口。由于国产玉米及进口饲料粮大量到港,6月广东港口饲料粮库存将继续增长,玉米价格将继续弱势运行。

此外,临储玉米竞拍1个月以来,港口陈粮自行集港逐步取代了新粮集港,市场报价也呈现双轨制特征。同时,南方不少饲料企业因陈粮脂肪酸值过高弃用、少用2013年为主的临储玉米,各地新、陈粮之间价差有所扩大。以两广地区为例,目前当地新、陈粮之间价差由前期30~50元/吨再度扩大至50~80元/吨,广东地区集装箱新玉米报价可达到1820~1840元/吨,陈粮则仅1750元/吨,且若按照吉林二等玉米理论拍卖底价1340元/吨来看,后续还有下降空间。除此以外,华北、华东部分地区饲料企业开始使用部分河北新粮,并表示少用2013年临储玉米甚至不用。

定向销售玉米“福利”继续释放

6月伊始,国内淀粉价格持稳,玉米副产品价格局部回调,但伴随着临储拍卖降温,企业盈亏相对稳定。其中,山东省每吨淀粉理论亏损维持在155元/吨,吉林每吨淀粉加工盈利维持在300元(含每吨玉米200元补贴),黑龙江每吨酒精盈利维持在1030元(含每吨玉米300元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分贷分还玉米成交表现不佳,但定向销售玉米以精准定位(1000~1200元/吨)保持近乎满额的成交率,同时,上周吉林开始投放定向销售玉米,成交价为1150~1350元/吨,明显低于吉林分贷分还玉米的成交价1300~1410元/吨。

秋粮上市前成交或破5000万吨

与上年不同,今年我国临储玉米拍卖开局良好,第一个月累计成交量超过2000万吨,平均每周成交500万吨以上(去年国产临储玉米总成交量仅2147万吨)。按此频率推算,9月份以前,我国临储玉米成交量有望逼近或突破5000万吨大关。同时,去年拍卖中期和末期的低成交率现象恐难以再现,或给参与拍卖人士一定的信心。

同时,在我国东北玉米市场化收购的第一年,临储拍卖也正逐步向市场靠拢,无论从拍卖底价还是从投放量来看均是如此。可以期待的是,今年华北小麦长势良好,大量降等替代玉米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去年小麦收获期间降雨,替代饲用玉米数量高达1000万吨;饲料消费同比增长以及进口谷物(尤其是DDGS)输华受限,因此,今年临储玉米成交量达到甚至超过5000万吨并非不可能。至于2014年玉米何时投放市场,还需关注后期1000多万吨2013年粮源拍卖成交情况,相信不会太遥远。

综合分析,在经历临储玉米拍卖前三轮“高成交率、高溢价率”巅峰过后,此时拍卖理性“降温”及玉米价格区域疲软均在情理之中。同时,由于我国市场供应主体逐步转向临储拍卖陈粮,新陈掺兑现象普遍,前期饲料企业新粮库存不断消耗中,市场间多空博弈只是刚刚开始,6月玉米市场风险与商机并存,而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情况可能是最易观测的风向标。此外,进口谷物到货以及5月以来区域饲料消费表现疲软,均成为玉米行情走强的透明天花板,国内玉米市场震荡行情或将继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上一篇:新麦收购市场价高或将制约托市收购量
  • 下一篇:河南省启动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