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从市场表现来看,随着拍卖日渐理性,玉米行情开始回升。盘面上,09合约上周收盘价1674元,成为玉米拍卖以来盘面上表现最好的一周。从节奏来看,玉米的集中投放选择在市场供应相对短缺的档口,拍卖量水平由高至低逐渐减少,传闻中的14年玉米的可能拍卖价格又要比13年有所提高,显然拍卖工作并不想给市场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保持玉米市场的“稳定发展”的意图明显。正如不少分析所言,拍卖底价将给玉米市场构筑基础和支撑。
目前阶段,国内玉米的供给比较宽松,但从期货价格的“回暖”以及华北地区玉米现货总体“坚挺”格局下,市场对未来玉米价格已经表现出一定“信心”。随着国内各机构的春播调研工作结束,种植结构调整以及东北部分产区的干旱状况话题也再次成为左右玉米行情的重要题材。从市场反馈的一些调研结果来看,2017年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幅度总体上符合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目标,在无其它因素的影响下,2.1亿吨出头是比较容易推算出的产量指标。从最近的供需预测上来看,市场对2017年我国玉米的实际消费量水平预期为1.8亿吨,比去年提高一千多万吨。虽然目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情况不错,也有消息显示我国玉米饲用需求也将出现增长,有分析认为未来我国玉米有产不足需的可能,不过若从供需平衡的数字来看,加入“去库存”的玉米数量,市场的供给端应该还将比较充足。
再看天气素材以及玉米的减产预期分析,在国内玉米供需结构总体宽松的根据下,天气无疑是推升玉米行情上涨的最好题材。随着内蒙、黑龙江以及辽宁地区的干旱消息不断发酵,以及实地调研的反馈,东北地区玉米受旱减产的预期也在所难免。干旱究竟能给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带来多少影响,不妨从以下角度予以思考。
2014年,辽宁、吉林一带出现严重干旱,也是近年来辽宁地区受旱最为严重的一年。当年辽宁玉米产量大幅减少,以权威数据为参考,2014年辽宁玉米单产从2013年的464公斤/亩下降至334公斤/亩,撇开面积变动因素,玉米单产下降带来的减产数量约430万吨。以内蒙古为例,回顾多年来的生产状况,2009年东北地区的干旱对内蒙的玉米产量影响也最为严重,其单产能力从2008年的401公斤/亩下降至364公斤/亩,减幅约10%。考虑到玉米品种改良及其它因素带动的单产提升效果,近年内蒙玉米平均单产在440公斤左右,假使2017年内蒙古干旱形势严重,仍以10%的幅度作为玉米的单产减少预期,在不考虑年际间种植面积的变动下,预计玉米产量水平减少约200万吨。以此类推,吉林、黑龙江均以受旱最严重年份为样板,那么仅单产下降带来的产量短缺分别在180万吨和160万吨。从目前总体的旱情来看,我国东北地区干旱还未到全面发展且极端干旱的局面,假使未来旱情等级向中等偏重水平发展,那么东北地区玉米因受旱所带来的减产预期或在600万吨~800万吨。
尽管如此,2017年我国玉米在种植结构调整、干旱的双重作用下,其宏观的生产预期也有2.05亿吨,加上2016年玉米比较“庞大”的库存结余,我国玉米的总供给量依然相对宽松,恐怕还难以从总得供给结构上形成产不足需的局面。未来玉米价值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还将寄托玉米品质水平的提升变化上。
从国家气象机构发布的天气预报来看,20号以后我国东北地区将出现一段时期的降水天气,虽然从降水量和影响区域来看,还难以从根本上解除干旱的现状,但必然将起到比较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还将避免在一段时期内旱情继续蔓延放大的可能,这对玉米的未来产量显然有所帮助,但对玉米行情而言,无疑是新的压力。一定时间内,玉米行情恐怕还将面临比较大的上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