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随着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东北地区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进一步增加,产区交割需求将随之提升。为满足交割需求,今年上半年,国产大豆――黄大豆1号期货品种在产区共设有指定交割仓库8家,实现了交割区域对东北地区三省一区的全覆盖。
“我们将继续完善产区交割仓库布局,进一步提升黄大豆1号期货市场服务范围,提高产业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产区交割需求。”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负责人近日在“第二届中国大豆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上表示。
1993年大豆期货上市以来,交割仓库一直设在大连。从2012年开始,交易所着手研究在东北地区增设交割仓库;2013年2月,在充分调研黑龙江大豆主产区仓储条件的基础上,首次在黑龙江设立交割仓库;2015年底,在吉林敦化设立交割仓库,将黄大豆1号交割区域扩展至吉林省,同时增加黑龙江海伦为交割地点。今年2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设立交割仓库。至此,黄大豆1号在产区共设有指定交割仓库8家,实现了交割区域对东北三省一区的全覆盖。
上述负责人介绍,自黄大豆1号期货在产区设立交割库以来,产区交割稳定,交割量占比逐年增加。数据显示,2013年黑龙江设库以来,产区仓单注册量累计6.83万手,占该品种仓单注册总量的52.98%;产区交割量累计2.26万手,占黄大豆1号交割总量的33.56%。今年1~7月,黄大豆1号产区交割量占比为33.85%,比去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整体看,产区的交割量逐年增加。
大商所农业品事业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结合近年来现货市场的变化,与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开展调研和课题合作,全面了解国产大豆在食用及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包括各类食品豆消费量、质量要求等,研究论证调整黄大豆1号交割质量标准的可行性。
近年来,国产大豆用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的比例逐年提升。据统计,2015年,国产大豆消费总量为1370万吨,其中用于压榨的国产大豆仅为230万吨,用于食用及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达到114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82.21%。
此外,对于转基因大豆――黄大豆2号品种功能建设,大商所也根据现货贸易格局的变化,于今年5月修改了黄大豆2号合约和规则,调整交割质量标准,将南北美大豆均纳入标准品,并根据进口大豆现货储存的实际情况,对部分质量指标设置了不同的出入库标准。同时,引入厂库交割制度,优化期转现和滚动交割制度,并扩大交割区域,将全国主要进口大豆口岸设为交割地点。新的合约和规则制度已在1805合约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