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开雄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煤炭、钢铁两大行业转型发展见到成效,企业利润增加,行业供需保持平衡。
正在深圳举行的“2017年中国煤钢焦产业大会”上,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受益于经济企稳向好的带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煤钢产业利润渐好。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帮助企业利用期货市场避险经营的“风险管家”。
煤炭:改革推动供需两旺
自2012年开始,我国煤炭产业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煤炭企业经营陷入低谷。为着力解决煤炭行业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将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介绍,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已经退出煤炭产能超过4亿吨,完成了“十三五”目标任务的50%。通过持续开展淘汰落后、治理违法违规和煤矿安全体检以及超层越界开采整治联合行动,煤炭生产秩序进一步规范。此外,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浮动比例的定价机制,为保障煤炭有效供给和价格平稳奠定了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需求端出现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7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3个百分点。这也带动了煤炭需求回暖。
姜智敏指出,煤炭行业未来发展应该坚持问题导向、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地推动行业改革发展。今后一个时期煤炭行业将向结构优化、相关产业融合、商业模式创新转变,新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全行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钢铁:严打“地条钢”改善行业生态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钢铁行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改革。随着经济企稳向好,钢铁行业从2016年底开始低位反弹,全行业利润明显增长。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中钢协会员企业累计销售收入是1.75万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利润532亿元,比上年增加406亿元。今年上半年协会会员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是3.04%,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供需两方面的改善。在供给方面主要是严打“地条钢”之后,全行业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在需求方面,主要是今年1―7月份,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等都呈上升态势,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此外,下游用钢工业都保持增长态势,这带动了钢材需求。
王颖生指出,从生产供需的情况看,现在仍是产能供大于求。“可能是个别时段、个别地区、个别品种会有一些供应的紧张,但总体供应稳定。”
“2017年是钢铁去产能的攻坚年。”王颖生表示,钢铁企业目前面临财务成本高、行业集中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都是未来行业工作的重点。
中间商转型为企业“风险管家”
煤钢行业加速转型的同时,一批风险管理公司也利用期货市场帮助企业规避市场价格风险,扮演企业“风险管家”的角色。
浙江热联中邦总经理劳洪波认为,供销两端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是限制黑色产业链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主要障碍。
“很多企业在应对市场波动风险时,仍采取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不熟悉、不参与衍生品工具。”劳洪波表示,原有风险管理方式已无法应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要运用衍生品工具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的竞争力和风控水平。
与会的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专业风险公司开始帮助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这有助于正在经历转型的煤钢企业专心于生产经营管理,一批“风险管家”就此为煤钢企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力。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介绍,从2016年开始,大商所支持相关期货公司开展了14个场外期权试点项目,其中5个涉及煤焦矿品种。大批企业积极参与,助推企业锁定成本,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今年1至7月,大商所市场持仓量同比增加12%。其中,单位客户成为市场亮点,参与交易的单位客户数同比增长22%,持仓量增长17%,两者增速均远高于个人客户。单位客户的持仓占比达46%,较去年同期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创新模式不仅可以降成本,还可以锁利润。”劳洪波表示,通过这些“风险管家”的服务,供需企业制定生产经营策略更加从容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