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是大宗商品尤其是黑色金属的“狂欢季”,其中钢铁煤炭企业受益于价格与需求的双重回暖,利润颇丰。然而,近日钢铁股在顶部调整,9月15日以来,资源股更是整体出现大幅回调。对此,海通国际宏观研究部总经理黄少明认为,大宗商品前期走强主要受供给侧改革以及下游强劲需求等两方面因素推动。而大宗商品价格或短期内继续小幅回调,但因基本面仍存在一定支撑,加之三季度业绩向好,在小幅回调之后大宗商品价格将趋于稳定。
两大因素推动大宗商品走强
黄少明表示,大宗商品今年前8个月的急速上涨主要受供给侧改革和下游强劲需求两方面因素推动,其中供给侧改革是主要推动力,下游强劲需求则提供基本面支撑。
“大宗商品整体的回暖走强,从根本上看,是供给侧改革推动下供需双方得到有效改善的结果。”黄少明指出,供给侧改革提出以来,仅在2016年第一年,去产能实际完成情况就远超过既定目标。2017年钢铁去产能目标为5000万吨左右,这一看似随着进展深化而难度增大的目标,随着对“地条钢”的彻底取缔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黄少明认为,大宗商品回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实体经济复苏带来的下游强劲需求。去年年底全球各大投行普遍对2017年中国经济预期较为悲观。然而,2017年前两季度中国GDP都达到了6.9%,各项经济数据也反映出实体经济方面较强的需求与后劲。以钢铁行业为例,钢材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机械设备和汽车等领域。而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1.1%,在调控政策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仍增长8%。
回调释放价格过快上涨风险
进入9月,大宗商品的“狂欢”走势逐渐放缓,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弱于预期,也让市场担忧重现,对应的相关资源股也出现回落。对于大宗商品未来走势,黄少明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未来将在小幅回调之后进入相对稳定状态。
黄少明表示,上半年在第三季度供给侧改革与环保限产双叠加的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已走到高位,部分金属价格甚至已远远脱离基本面。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回调正是对前期价格过快上涨所积累风险的部分释放。
“环保趋严,行政手段加码之后引发的需求收缩可能会抵消供给收缩方面的利好。”黄少明认为,市场普遍预期受采暖季限产影响,未来供给收缩会刺激钢价进一步提升,但这一利好事实上已在8月的股价中有所反应。
黄少明指出,之所以认为大宗商品会在小幅回调之后企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库存仍处低位、企业仍具备一定盈利能力。中国实体经济回暖已成为共识,企业目前新订单状况与开工率都相对乐观,需求面比较稳定。综合来看,大宗商品或在短期内继续小幅回调,但因基本面仍有支撑,加之第三季度业绩向好,总体来看不会出现大幅回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