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糖市走势回顾1.1 外糖走势回顾2016年12月底新年度的产销数据和各项预期不断出炉,主产国产量不及预期,供需前景有所改善的预期不断影响市场情绪,加上买盘资金的支持,美糖快速反弹至20美分之上,并在高位震荡调整了1个月。2月下旬开始巴西增产前景明确且制糖比例提高,印度不进口预期增强,其他主要食糖国家增产和出口预期不断调高,供需过剩预期增强,且远期预期更加悲观,熊市榨季来临的预测较为一致,加上巴西政局动荡,美国加息,雷亚尔疲软,投资资金平仓离场,美糖从20美分之上快速回调,6月底13美分成本支撑跌破,下方最低跌至12.53美分的16个月低点。此后成本支撑效果开始显现,巴西高制糖比也开始出现回调迹象,加上天气对产区生产和出口的影响,美糖开始回调,7月初就快速的站上14美分关键成本支撑区间,但基本面的供需环境并没有根本缓解,增产预期下的供应压力和空头资金压力依旧是糖市长期都难以摆脱的困局,此后美糖在长期压力和短期支撑的作用下维持14美分震荡整理至今。1.2 郑糖走势回顾郑糖2006年1月6日上市以来已走过完整的11个年度,期间经历了三次牛熊周期,“三年熊市,三年牛市”周期规律仍在续写。开始上市至2007/08榨季结束,三年熊市郑糖下跌3716点,跌幅60%。2008/09榨季至2010/11榨季末期,三年牛市郑糖大涨5464点,涨幅220%。2011/12榨季至2013/14榨季结束,三年熊市郑糖下跌4116点,跌幅107%;第四波牛市从2014/15榨季开始至2016/17榨季牛市已经结束,本轮牛市周期高点较上一轮熊市就是上个榨季的低点4163已经上涨了3151点,涨幅76%。牛市三年时间已经完结,熊市周期来临。2016/17榨季开始后郑糖维持强势,反弹持续至2016年11月29日,最高冲至7314点,较榨季初期上涨了1637点,涨幅28.84%。之后随着美糖疲软、热钱退场、抛储和消费淡季的影响,此轮反弹结束,郑糖逐渐震荡回落至7月底,7月31日跌破6000元整数关口,最低跌至5992元/吨,此后消费旺季逐渐开启,现货挺价,市场对需求的预期一度较为乐观,但真实消费和备货都较为清淡,进口受限但无法统计的非合法贸易冲击较大,郑糖短暂反弹了一个月后再度进入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的格局,加上抛储的影响,郑糖主力围绕6200一线弱势整理至今。2. 全球糖市供需格局17/18榨季国际糖市基本面供过于求已成定局,预计17/18供应过剩量为500万吨。其中,巴西产量持稳或略增,预计为3550万吨。印度增产20%至2400万吨,泰国增产25%至1200万吨,欧盟2030万吨。中国增产13%至1050万吨。整体上,食糖产量预期乐观,各机构不断上调未来过剩值,但消费端缺乏亮点,最大的两个消费国,我国和印度,一个限制进口,一个声称不再进口。出口方面,除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出口预期有小幅减少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出口量都有不同程度上调,随着下榨季的临近,供需矛盾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时间成本对对头较为不利。尤其今年10月份开始,欧盟将放开白糖出口,全球市场白糖供应增加,走私来源和成本将更加便利,供应充裕的大环境将是本榨季全球食糖市场的主基调。2.1 巴西巴西这个全球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时刻牵动着全球糖市的神经,巴西的最终产量将对国际糖市本榨季和下榨季供需平衡状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巴西产量占全世界的比重约为23%,是世界食糖市场上主要的供应来源,平衡了全球的食糖供求关系。1.巴西食糖产量决定巴西食糖产量的因素主要就是甘蔗入榨量、糖份和食糖生产比例。入榨量方面,本榨季开始至今巴西全国和代表性的中南部以及代表城市圣保罗的甘蔗入榨量长期低于上榨季的水平,但总量依然处于近十年较高水平,尤其从今年7月开始,入榨量与上个榨季的差距逐渐缩窄,随着生产高峰的推进,后期入榨量维持高位的概率较高,将继续助推食糖产量的增加。糖份方面,巴西甘蔗糖份长期处于近7个榨季以来的较高水平,糖份至今依然维持稳定提升的状态,尤其7月中旬开始,甘蔗含糖量开始超过去年同期,目前甘蔗糖份并未达到高峰,后期增长的趋势依然明显。食糖生产比例方面,可与今年食糖生产比例媲美的也仅有2011/12榨季食糖价格达到历史高位的阶段。当前食糖生产比例是否会维持高位受到市场质疑,后续制糖比例继续小幅的回调的概率较高,但即使回调,今年的制糖比例也远高于上个榨季的水平。对最终食糖产量的贡献也会只多不减,制糖比例的小幅回调无法改变整体制糖比例同比大幅提高的背景,也无力改变食糖增产的前景和趋势。综上,本榨季开始至今甘蔗入榨量同比依然低于上个榨季,但差距在缩减,加上糖份同比增加,制糖比例大幅增长,7月开始本榨季食糖产量已经超越上榨季的水平,截止10月1日,巴西中南部食糖产量达到了2923.5万吨,同比提高了4.85%。当前正处于巴西食糖压榨生产的高峰,短期天气依然干燥为主,未来即使出现异常天气对甘蔗糖份的影响也较为有限,而食糖生产比例依然维持在高位,还未出现大幅调低的迹象,所以在生产高峰期内巴西食糖产量超过上个榨季并继续增长的趋势依然较大,并有望再度创造历史高产记录。2.巴西食糖出口巴西食糖出口量方面,随着生产高峰的推进,巴西食糖出口或将创记录,待运量也不断增加,但港口货运能力和不时爆发的罢工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巴西食糖出口的时间和数量,由此导致产量创记录下的出口供应的压力不断后移,如果与新榨季的增产预期压力叠加,那么对短期压力的减少将在新榨季共振带来更多的压力,当前的10月合约来自巴西方面的压力将有所缓解,但明年的3月合约压力将逐渐增加。3.货币雷亚尔巴西食糖出口以美元计价,国内以雷亚尔计价。雷亚尔贬值将直接导致巴西制糖成本下降,但出口利润增加,所以贬值期间通常巴西生产商将加快生产,增加国际食糖供应,这将对国际糖价走势不利。巴西货币持稳,有利于糖价回暖,如果美元贬值,雷亚尔被动升值,将会对短期糖价走势带来更多支撑。当前巴西境内支柱性行业乙醇和食糖均受到较大冲击,经济已经连续衰退两年且有继续恶化趋势,当前雷亚尔对美元维持在3.2一线附近,且仍然有继续贬值的趋势,巴西货币维持弱势,将刺激食糖出口,将对国际市场原糖供需矛盾的化解带来更多不利因素。短期美元指数走低,支撑雷亚尔汇率暂时稳定并小幅上涨,长期看,随着巴西经济的复苏,巴西雷亚尔远期预期将会逐步走强。货币因素对中短期糖价有支撑。4.巴西企业套保需求截止8月中旬巴西糖厂已在原糖期货上套保约270万吨下榨季即将生产的糖,较上年同期减少15%。Archer预计套保均价为0.53雷亚尔/磅(16美分),去年同期的套保均价为0.64雷亚尔/磅。当前套保比例低于去年同期,一方面,如果是糖厂认为当前价格偏低,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套保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如果随着生产和出口的进行,后期追加套保,那么对糖价将带来更多压力。目前来看,空头资金继续大幅增加的积极性不高,反而出现了阶段性离场的迹象,对短期价格有支撑,糖厂套保积极性也不高,但仅限于短期支撑,空头资金依然占据绝对主动。综上,巴西生产高峰月度过之后单月产量开始降低,但总产量依旧会继续增加,并有赶超上个榨季,大概率刷新历史的趋势。出口因需求方和港口自身的原因,有短期继续缩减的趋势,但创记录的出口预期依然会释放至国际市场,短期的减缓压力会后移至下个榨季,至于货币和空头资金方面短期持稳迹象明显,长期依然是压力偏大。由此,中短期内巴西方面的压力有减少的迹象,对国际糖价企稳有利,而长期看,随着供应和出口压力的后移,在其他主要国家新糖逐渐上市流通后,压力或将引起共振。综上,巴西方面的因素对中短期的糖价有支撑,新糖陆续上市后,增产预期兑现,美糖压力增加,中长期走势不乐观。2.2 印度印度是全球第一大食糖消费国和第二大食糖生产国,其国内的产销状况直接决定了其在国际市场上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这将对国际市场的供需格局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相对于其他主要食糖国家印度食糖投入成本较高,基础设施落后,其食糖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准,市场竞争力较弱。今年5月之前印度干旱情况较为严重,二季度中后有效降雨增多,旱情缓解。当前且种植甘蔗的收益高于其他农作物,预计下榨季甘蔗将有明显恢复。17/18榨季,预计印度的种植面积将增加20万公顷至470万公顷,单产增加6吨至70吨/公顷,预计产量为2580万吨,同比增加390万吨,消费略增加至2600万吨,进口量预计为50万吨。库存预计将略有增加至640万吨。印度糖厂协会预计17/18榨季印度食糖产量为2510万吨,低于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虽然17/18榨季产量有一定恢复,但依然难以满足其2600万吨的消费需求和库存需求,17/18榨季印度依然是一个食糖进口国,主要进口来源将是巴西糖。印度减产预期和进口预期一度成为糖价反弹的主要支撑之一,但目前看,虽然减产超过预期,但其国内库存充裕,加上政策限制,依托印度进口支撑糖价的预期落空。2.3 泰国泰国是全球第二大食糖出口国,其出口量的多寡对全球食糖贸易结构有重要影响,尤其近年原油价格走低,运费成本大幅缩减,加上泰国较巴西距离亚洲国家运输周期更短,成本缩减50%以上,导致泰国食糖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食糖贸易结构中的角色越发重要,尤其近两年,泰国的食糖一度成我国走私糖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与印度情况相同,近两个榨季印度甘蔗生长期泰国同样遭遇严重干旱,导致甘蔗产量将下降1%,但出糖率提高,国内消费稳中有升,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去库存进展明显。17/18榨季开始,连续两年的干旱缓解,且生长期间天气较好,甘蔗产量将有明显恢复,预计产量将增加至1120万吨。民用和工业用食糖需求增加,预计17/18榨季泰国的食糖消费增速将达到3%约为280万吨左右,在生产的带动下出口也将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17/18榨季出口将增长40万吨达到840万吨的水平。消费和出口增加,其库存将有所降低,预计这两个榨季的库存都将降低至453.1万吨。15/16榨季泰国开始减产,这也是国际糖价反弹的重要支撑之一,上榨季开始泰国食糖产量不减反增超预期,去库存进展明显,可供其出口到国际市场上的食糖也出现恢复性增长,对当前和未来糖价的糖价走势不利。2.4 欧盟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白糖进口国,第三大生产国,第二大白糖消费国,欧盟食糖市场受政府高度管制,因其配额制度,2007年以来对国际糖市的影响有限,2017年10月,即17/18榨季开始,欧盟终结了施行了50年的食糖生产配额制度,食糖生产进一步转移至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整个产业也将得到一定的巩固和提高,随着甜菜基因改良、规模经济和加工水平提升等措施带来的成本降低的推广,欧盟后续食糖产量有望继续增加,对国际糖市的影响力也将逐渐增强。欧盟现行生产配额体制终结后,对食糖竟增力较强的法国、荷兰和德国等国家的食糖增产将有较大促进,预计欧盟食糖总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以上,法国已经有产糖商表示其产能会提高20%以上。预计17/18榨季欧盟产量将增加210万吨至1860万吨,消费略有减少为1865万吨,产销基本平衡,进口将进一步减少至200万吨,原因主要是各种定向进口、优惠税率进口和从欠发达国家进口数量的降低,出口预计将增加70万吨至220万吨,2005年以来首次成为净出口地区。本榨季开始,欧盟境内的食糖生产效率将有明显的改善,其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将在国际糖市中谋得更多话语权,而增产的食糖将有机会投放到国际市场,这无疑对未来糖价的恢复将更为不利。2.5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三大食糖出口国,其每年约有70%-75%的食糖以散装方式被出口至国际市场,澳大利亚的产销和出口量对国际市场的贸易结构的影响越发重要,澳大利亚开榨时间为每年的7月至12月中旬,95%的原糖产自昆士兰州,其余部分产期新南威尔士州,澳大利亚的甘蔗主要种植在降雨充沛且灌溉条件较好的2100公里的东海岸沿线平原和河谷地带,其所处位置决定了甘蔗主产地较容易遭受飓风、洪涝和干旱等恶劣天气的侵袭,其境内的恶劣天气状况也经常为国际糖市提供炒作素材。17/18榨季预计产量在天气的影响下将下降6%至480万吨,消费维持120万吨的水平,食糖出口下降8%,缩减30万吨至370万吨,目前澳大利亚的港口食糖储备能力超过200万吨,全年均可出口。澳大利亚食糖产销和出口方面发展相对稳定,对国际食糖市场的供需格局影响有限,更多影响是体现在天气炒作和心理预期方面,新的榨季如果天气状况不出现异常,澳大利亚增产和出口预期将继续小幅增长,后期仍需重点关注甘蔗生长期内澳大利亚的天气状况对市场情绪波动的影响。俄罗斯当前的国产甜菜糖尚不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仍有小部分需要通过进口填补。17/18榨季虽然预计面积将继续增长1个点,但天气不佳,单产下降7%,产量将降低至575万吨,相当于满足俄罗斯93%的消费,进口继续减少至35万吨,消费620万吨,库存降低至21万吨。综上,全球头号产糖国巴西产量预期依然非常乐观,对应的出口预期也将增加。同时,国内经济疲软,政局动荡,雷亚尔走势对价格压力依旧。印度增产预期强烈,基本可实现自给自足,进口量较低,并且有望再度由进口国成为净出口国。泰国增产和增加出口概率较高,但幅度有限。欧盟增产和增加出口概率较高。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天气状况不利,小幅减产,但因数量基数较小,对市场影响力有限。国大多将实现增产,消费和出口维持稳中有升的主基调,货币等宏观因素对糖价多为不利。长期看糖市处于偏空的市场格局,空头基金占据主动性优势,当前糖价除了成本支撑和天气因素外较难找到有效支持。但中短期看,空头资金仓位过高,长期利空程度有待观察,食糖绝对价格过低,短期有企稳迹象。由此,缺少了热钱推动的糖市基本面中短期支撑较弱,缺乏上涨动力,长期压力渐显。3.我国糖市热点解读白糖三年周期规律仍在延续,本轮牛市周期已经结束,熊市周期时间上已经开启,而供需结构上看,即使不抛储,我国白糖市场依旧呈现“不缺糖”的状态,供应宽松的熊市周期已然开启,而价格在去年底就已经从榨季高点开始回落至今。在熊市周期的大环境下国内糖价走势主要由阶段性的供需环境决定,当前我国境内市场的食糖供应主要来自于国产糖、进口糖(包括走私部分)和国储糖,三种糖源的供需数量和价格成本将决定本榨季糖价的走势,而其中数量的多寡则取决于市场的供需缺口大小,即新榨季产销量。3.1产销:产量小幅增加,销量持稳,定价作用有限供应方面的决定因素就是产量、进口、走私和抛储。产量方面,今年的甘蔗收购价提高,糖价也有恢复,甘蔗产区种植面积增加,甜菜利润较好,以内蒙古为代表的甜菜产区产量和产能都有明显提升,而且天气配合,甘蔗涨势达到历年最好状态,甘蔗产量增加趋势越发明显,预计下榨季广西产量可以达到610-630万吨,云南195万吨,广东90万吨,海南25万吨,甜菜糖125万吨,综上预计17/18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可以恢复到1050万吨左右。消费方面,继续维持平稳或小幅增长的趋势,恢复性上涨较为困难,一方面是替代品的价格优势促使很多大型的用糖企业改用淀粉糖,而小型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价格优惠的走私糖。另一方面,整体经济环境的疲软,加上健康饮食概念的推广,食糖终端消费受限,而且不断有新型食糖的替代品被研发出来,含糖食品的配方也不断调低糖份的比例。食糖消费可以维持目前的水平也已困难。上榨季的消费预期1492万吨,本榨季预估为维持在该水平上下。3.2 国储:数量和时间决定糖价走势节奏16/17榨季之前根据历次收抛储统计,国储净库存434.36万吨,其中并未包括每年固定从古巴进口直接流入国库的40万吨原糖,算上古巴糖,保守估计国储糖有680万吨之多。可以说,我国的国储糖吸收了国内甚至全球大部分过剩食糖,且不算仓储费用和损耗,国储糖收储价均高于6100元/吨,过期的食糖加工成本约为300元/吨。供给侧改革主导下,抛储将成为17/18榨季的常态,2016/17榨季开始以后,国储糖和地方储备共9次,共计抛储165万吨(含为全部成交部分),底价6000元/吨。目前来看17/18榨季已经可以确定的储备糖供应部包括广西的32.67万吨和古巴40万吨一共72.67万吨。客观的讲,抛储的目的无非就是抑制价格过快上涨或者补充消费需求。如果年均消费按照1500万吨来算,3-4个月的储备就是375-500万吨,相当于一个用糖大国的正常储备量,那么国储糖剩余的150吨左右就是可供抛储的量,所以预计下个榨季可供抛储的糖一共有190-220万吨。实际抛出量会根据流拍情况的严重而出现减少的预估。当前国储糖面临食糖保质期、资金和库容的压力,抛储需求非常高,而且抛储更是打击走私糖补充国内产需缺口的重要手段。未来国储抛储的数量和时间将直接决定当前糖价的走势节奏。预计随着糖价的回暖,国储和地方储备糖的抛储将成为市场常态,糖价对此的免疫力将逐渐提高,而且每次抛储的数量不高,对糖价的压制作用有限,但国储库存依旧是当前国内食糖价格未来反弹高度的一大限制因素。3.3 进口和走私:政策严格,进口地量,走私依然难控2016/17榨季我国食糖进口许可证数量从前一年的210万吨缩减至100万吨,加上古巴的40万吨,再加上配额内进口的量,预计2016/17榨季进口量为230万吨,而明年许可证预计有望恢复至210万吨,则下榨季全年的进口量预计为300万吨。当前进口量大幅缩减,沿海地区原糖加工企业年产能可以达到800万吨以上,相对于产量来讲,产能严重过剩,糖源缺乏,尤其优质糖源更加匮乏,企业生存困难。随着进口加税政策的实施,配额外进口利润窗口较低,投机性进口需求降低,加上政策的限制,未来有序进口、按需进口将成为进口糖流入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正规进口糖增加后,不仅可以满足国内产不足需的缺口、增加税收,更可以缓解加工企业的生存困境,抑制走私糖的需求空间。走私方面,前年开始打私力度空前加大,但走私利润过高,每吨接近3000元,在暴利的诱惑下,走私糖屡禁不止已有规模化趋势,不断有新的走私路径和方法被曝光,在打击走私加压下走私量短期会呈现阶段性明显减少的现象,但只要有需求、有利润就有市场,去年预计有260万吨的走私量,201/17榨季预计有小幅减少,本文维持中等偏高的预估200万吨,17/18榨季维持200万吨的预估。2017年5月22日商务部发布对进口食糖采取保障措施的公告 保障措施采取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的方式,实施期限为3年,自2017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实施期间措施逐步放宽。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45%;2018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40%;2019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35%。关税政策是出于对国内进口贸易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未来进口量的抑制作用将非常明显,进口加税45%后,配额外进口虽然有利润空间,但政策限制后进口商更加谨慎。未来进口控制政策延续,进口糖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渐弱化,进口被限制后,走私将更加有利可图,而且不在加税范围内的国家进口糖来源的证明开具问题也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4.阶段性供需预估今年10月开始新榨季生产将陆续开始,11月后甘蔗糖也将开启压榨高峰,12月和1月份也是全年的销售高峰,所以10月份的糖价的影响因素主要就是甜菜糖生产进展,11月份的影响因素就是甜菜和甘蔗糖的产量,而12月和1月份的生产销售高峰期间的产销数据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国储的出库量和时间在此阶段也将成为影响市场动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全年的供需基础以及06/07榨季至今的历史数值对截止至明年1月份市场的供需形势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其中的产销和库存可以依据历史数据推算,不确定的因素主要包括抛储、走私和进口。根据历史12年的数据和明年的预测数据推算,在增产的前提下,不计算抛储,截止明年1月份国内白糖产销和库存都会高于本榨季的数值,预计截止到明年1月份累计产量可以达到516.77万吨,累计工业销量预计为214.71万的,1月的工业库存预计为294.9万吨,累计产量和库存均高于上榨季,加上本榨季广西储备糖已经确定的抛储32.67万吨,届时工业库存可达327.57万吨,库存压力历史第四,仅次于13/14榨季的历史最高库存378.8万吨,与07-09年增产期间的高库存水平相当。2008/09榨季糖价达到至今为止的历史最低2789元/吨,13/14年榨季糖价一度跌至4163元/吨,而明年1月的库存压力与上述两个历史价格最低的年份相当。策依然会持续,明年5月22日之后配额外进口关税会从95%降低至90%,按照美糖14美分/磅计算进口成本可降低150元/吨。在许可控制的前提下,总量依旧会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加关税之前的水平,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截止明年1月进口量约为80万吨。综上,根据前文分析,17/18榨季截止至明年1月份的供需预测如上表所示,即使1月份之前不再出现新的国储糖和地方储备抛售,库存压力依然高于去年同期,在我国和全球都进入熊市周期的大环境下,1月合约未来压力较大。而且,目前来看,年前继续抛储的概率较高,库存压力或将比预估的更大。5.行情展望5.1 国际市场17/18榨季国际糖市基本面供过于求已成定局,预计17/18供应过剩量为500万吨。食糖产量预期乐观,各机构不断上调未来过剩值,但消费端缺乏亮点,最大的两个消费国,我国和印度,一个限制进口,一个声称不再进口。出口方面,除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出口预期有小幅减少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出口量都有不同程度上调,随着下榨季的临近,供需矛盾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时间成本对对头较为不利,增产预期下的供应压力是当前市场的空头砝码。尤其今年10月份开始,欧盟将放开白糖出口,全球市场白糖供应增加,走私来源和成本将更加便利,供应充裕的大环境下,偏悲观的美糖无力提振国内糖价。中短期内,市场焦点集中在泰国、印度和巴西的天气和进出口,随着消费和出口正常推进,巴西食糖生产比例逐渐减少,且10月开始巴西进入雨季,对生产将有一定影响,巴西方面的压力有缓解趋势对中短期价格有支撑,但糖厂套保比例偏低,后期套保资金进入市场将对糖价有明显压力。巴西半月报显示制糖比继续小幅调低,但糖份和食糖产量继续提高。其次,印度和泰国未来的降雨预期也将成为市场中短期行情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另外,欧盟食糖政策解禁后白糖增产和出口预期增加,对国际白糖市场贸易格局将有较大影响,美糖中短期有支撑,但偏弱,弱势整理格局依旧。5.2 国内市场
长期看,本榨季进入增产周期,当前新榨季生产陆续开始,抛储和新榨季产量预期逐渐成为左右中长期市场的主要因素。中长期来看,供应充裕的前景令空头依然占主动,近强远弱持续,逢高布局空单为主,下方支撑参考产区成本线,维持环比降低,同比增长的趋势。
综上,进口限制政策延续下,内外糖影响弱化,疲软的美糖对郑糖的影响也更加悲观。国内方面本榨季将进入增产周期和抛储周期,增产、抛储、消费不给力、替代品增加和走私等方面的预估对糖价走势均较为不利,1801对应消费高峰、生产高峰和抛储确定性的基本面,历史上除11/12榨季的大幅波动和上榨季的强势上行外,其他期间糖价在9月至第二年1月期间的波动幅度均较小,根据前文分析1月合约第四季度震荡走低概率较高。 第四季度因国储拍卖令本不缺糖的市场销售压力增加,国储糖价格压力不大,成交情况成价格走势关键,目前来看抛储成交低于预期。新榨季开始,新糖上市后短期新糖现货价格挺价意愿较强,基差偏高,期货上行修补基差的需求较高。但当前国内市场整体呈现不缺糖的状态,抛储和现货成交都较为一般,郑糖缺乏有力支撑, 6000支撑暂时较强。套利方面,1801和1805合约因为未来预期越发悲观,正套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