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连平:10个方面阐述中国宏观经济新格局

时间:2017-11-04 15:13:19

2017年11月4日,亿信伟业联合招商证券(600999,股吧)(600999,股吧)于在上海半岛酒店举办第四届金亿峰会暨第二届私募基金“金亿奖”颁奖典礼,共谋私募行业的发展。和讯期货参与全程直播。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会上发表了《宏观经济新格局》的主题演讲。连平表示,《十九大报告》在总任务、战略布局、发展方向等等各个方面,尤其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描述等等很多方面都使我们看到未来的经济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的新的气象。连平主要从10个方面来深度阐述了中长期宏观经济新格局。

以下为演讲实录:

会议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叫《宏观经济新格局》,说实话我琢磨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这个题目并不好讲,好在十九大召开了,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蓝图。《十九大报告》又是一份纲领性发展的宣言和文件,从这中间我们可以得出许多非常重要的判断和趋势上的看法。我想在这里主要是从几个大的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刚才孟诚也说了对明年的经济发展、政策、框架等等,我想从几个大的方面跟大家简单梳理一下。

首先还是对中长期的发展谈一点我的看法。《十九大报告》在总任务、战略布局、发展方向等等各个方面,尤其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描述等等很多方面都使我们看到未来的经济发展会出现一系列的新的气象。我大致梳理了一下是10个方面,可能这10个方面比较突出一点,或者也是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是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这个我们长期一直在说,怎么样从粗放型增长发展到集约型、精细化的发展。这次报告中间讲的非常清楚的就是要“质量第一 效益优先”,未来在这一方面的发展会有大踏步的前进,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式的发展到集约型的。

第二就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要能够形成。过去长期以来主要是投资在经济增长中间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为止我们把GDP构成的内容来看一下还是以投资为主,而且规模比起前些年来更大。所以我们在未来,如何能够使得经济增长动能从投资逐渐真正转向到消费、转向到一系列新的领域,比如说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所联系的、所融合的这些新的领域中间去,这未来肯定是我们发展的趋势。

第三是创新型国家的确立。这一点对于大国来说,对于一个经过几十年发展要成为世界第一的强国来说,世界第一的说法是我在这里加上去的。强国来说毫无疑问,科技水平不走在全国最前列是做不到的,最近这些年来国家已经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了许多的政策资源,在很多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和推动,包括在前一阵子对GDP统计方法的改变、完善中把研究开发这一块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列进去,其实很重要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构成方式的转变推动各个地方政府能够在地方的科技发展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带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第四是经济结构得到合理优化。我们长期发展增速很快,但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持续存在,而且在许多方面还有进一步的发展,比如说产业结构的问题、工业结构的问题、城乡结构的问题、所有制结构的问题等等很多方面。在这次《十九大报告》中间对于未来这一系列方面结构的转变,其实指引了许多非常明确的方向。

第五就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在《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现代化经济体系中间专门有一大段讨论了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东部地区发展比较快,可以说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通常一般的水平,但是中部、西部和东北这些发展差距还是比较大,因此区域经济未来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既是目前的短板也是未来可以得到拓展非常重要的空间。

第六是金融体系的稳健开放。这里面其实是两点:第一个是稳健。我们看到全球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生过不少危机,但是经济领域的危机基本上都是金融危机,再也没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前所发生的那种典型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现在要么不出问题,出问题就是金融问题。所以金融稳健运行对实体经济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支持实体经济。还有你不能因为金融体系有问题所以“祸害”实体经济,所以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保持长期能够平稳的运作,控制好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这是未来长期发展中间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同时金融业要能够提升水平、提高竞争力必须还要开放;稳健运行和开放这两个方面,可以说是金融业极其重要或者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从稳健运行角度去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现在开始往后金融监管宏观审慎的管理来说,治理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在金融体系中间发生的许多问题刚才孟诚也提到了有些乱象有好多问题,这些问题未来在治理方面加大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住金融体系风险的蔓延和发展,使得金融能够稳健运行。

还有就是房地产市场要回归本位。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间把房地产市场的定位非常清晰地写在中间,那就意味着接下来会为房地产市场向本位回归会推出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当然其中主要就是我们长期一直在说的长效机制在未来会加快速度逐步落地。

企业家和工匠精神得到弘扬,这跟我们说经济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如果说没有非常好的企业家精神,都是一些粗制滥造的人在做企业、在生产产品,我想质量第一是做不到的,一定要有一批人在工业领域中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从事生产活动,那么我们的经济才能做到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第九就是就业和收入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主要是民生问题中间极其关键的,从就业的数量来看现在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量问题,我们每年的就业基本上都完成了目标,而且往往是超额完成。但是就业的领域、层次不高,收入水平也不高,这需要在未来就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但是就业结构的调整其实也就是意味着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本身要向中高端发展。如果一直是处在低端的话,他所需要的劳动力、就业也肯定是低水平的。

收入分配的问题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长期发展以后我们发现问题还是明显存在的。国际上有一个很明确的数据就是基尼系数通常认为是在0.3-0.4的范围内是合理的,太低了没有差距也不好、太高了社会矛盾会进一步激化,对社会稳定不利、对经济发展也不利。现在我们的数据是多少呢?是长期运行在0.46以上,高的时候接近0.5,这两年经过一系列措施的推进有所改善,但是水平还是偏高。我们说0.4以下0.3以上是比较合理的,现在还是在0.46以上,这对未来来说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缩小到合理的水平恐怕需要较长的过程。

最后一个就是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友好。最近这几年已经有了提倡,未来我认为政策落实、推进会加快速度。这是我梳理的,如果说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话我们认为它有些什么样的特征?我的看法就是这十个方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的特征,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些,但是这些是最为重要的,其实也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做的一些梳理和判断。这是我想说的第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从近期来看宏观经济的格局我们还要讨论几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因素或者是方面,首先当然是房地产。我们一直有一个说法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但是从客观层面来说,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作为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国家、作为人均GDP水平还只是处在8000美元以下的国家,毫无疑问住房需求是持续不断的在增长。这个过程中间,在某些地方出现一些区域性的问题,比如说一线城市和部分的二线城市现在还有少数的三线城市房价出现了快速的上涨,全国总体政策之间有问题地区性的政策之间也有问题,并不是说房地产本身就不应该发展,它的发展是符合需求增长的需要。

2000年以后中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我们观察了一下这个图也有含义在中间,就是往往出现小周期,三年一个小周期,两年向下一年向上。小周期里面主要指的是什么呢?销售、价格、投资以及资金到位的情况。大家看这里,这张图里面有三个小周期,差不多就是三年。小周期怎么会形成?其实很重要的一条也是大家比较诟病的一条,也就是说当经济出现问题时、出现下行压力的时候政策就趋于松动,松动之后房价出现明显上涨、大幅度上升出现了许多问题,局部有了明显的泡沫,这时候政策又开始持续大幅度的收紧。这样一来周期就形成了,很有意思,就是差不多三年。现在大家问目前是处在周期中间的什么阶段呢?是后阶段,是处在向上之后现在掉头向下,无论是成交逐步的收缩、房价也在趋于下降、投资增速有所放缓等等都是朝这个方向。但是最近的特点跟前几次有明显不同,趋缓了、幅度小了,最低投资增速跌到1%以后反弹也没有超过10%,过去大家看这条蓝线波动幅度非常大,现在趋稳了,什么原因?是因为市场出现了多元发展的状态。有些地方供不应求、有些地方供大于求、有些地方要迅速增加库存、有些地方还需要去库存,那么这个市场就开始出现趋向平稳的方向转化。

这里大家更关心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房地产市场如果未来继续向下走的话,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的话还有没有可能再次启动他们?将有关调控房地产的一系列政策都收掉再度放松,就像2014年四季度政策所做的决定一样,四季度松动一次、2015年一季度又松动一次,于是大家看市场就开始向上。过去就更加明显,2014年以后松动背景是很清晰的,经济运行在2014年周期大概是二季度以后很明显下行压力非常大,各项数据都往下走而且幅度还非常明显,这时候很自然的就涉及到一个问题,经济增速还要保,要增速采取什么措施?第一个问题没得讨论还是要增速、还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水平,因为翻两番是有目标的,翻两番所谓五年规划的第一年就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增长维持不住那后年目标就泡汤了,第一个目标没必要多讨论,是需要的,接下来采取什么政策?大家出了很多很好的思路,其中没有一个人不提房地产政策可以放松,都认为房地产放松对经济运行能就起到支撑作用的,果然在2015年以后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策尤其是在2016年以后我们看到在国内跟房地产有关的,由于房地产市场政策松动这些状况都发生了改变。接下来大家关心的就是有没有可能再次运行这个政策,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会很小很小,除非发生巨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已经不会再去当经济下行有压力的时候我就去松动房地产政策,我个人认为已经不会有了,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这次已经非常明确了,房地产不是用来炒的是用来住的,住房是用来住的,这个定位要非常明确。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一线、二线城市供求关系有了很大的问题,房价控制不住涨幅过大局部出现泡沫,这些状况不管怎么行?最大的问题是重要的一线和二线城市还有一部分三线城市,主要是一线和二线城市这十几个重要的城市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脊梁,它的科技水平、国际竞争力都是在全国所有城市里面排在最高的。如果这些地方的成本持续不断地上升,你想想看它还有什么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这些城市所有的成本都会成为全球最高的,到那个时候你的经济压力就非常大,甚至于会出现比较大的风险,这种事情在过去像日本和其他国家都出现过。当城市的成本明显高于周围地区所有成本的话高出一大截,那你的问题就来了,差不多你就要倒台了。

我们控制住一线二线城市的房价,使它处在比较平稳的水平上。未来我们不能保证它不再上涨,但是控制住它使上涨的幅度明显减少、趋于比较稳的状态,我认为这是未来最重要的一项任务之一。所以我觉得在未来,当经济有一定的下行压力再来启动房地产政策,让它作为工具拖住经济下行压力的话我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还是处在这次反弹以后的高位,反弹也是姗姗来迟,但是逐步的回落压力也并不大,说明什么呢?房地产市场由于多元化的状况加上今年以来供地政策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一线和二线城市房价涨的比较快的地方,按照国家4月份所出的政策你的库存6个月都不到,你的库存12个月不到那么土地供给要加快速度。土地供给加快速度,开发商有的是钱。前两年卖掉了这么多的房子到现在还在卖,所以买地是没有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不会像以前出现如此大幅度持续的回落,这样的话对经济下行压力就不会很大。应该说市场上本来是有些比较担忧的预期,认为2017年四季度到明年初可能经济下行压力会比较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这个理由,房地产投资会下来,现在看来它并不急于下来,它还是维持在相对高点,未来可能会有所下行,就是我刚才所讲的由于现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持续大幅度的回落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对经济运行压力就比较小,所以我们说在这点上未来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它再也不会作为拖住GDP增长的工具、一项政策加以使用了,政策也要回归它的本源。

中国的城镇化还在进一步发展,我们可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思路要有些改变。继续用原来的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分析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可能和实际情况会有脱节,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中国已经明显确定了城市群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如果说过去城镇化战略是不分大小区别的,所有的城市都在搞城镇化,将来重点就是这12个城市群。12个城市群中间又可能出现一部分是发达的城市群,还有一部分是在追赶的城市群,但不见得一定会成功,所以在未来我们观察房地产市场、观察房价走势再用一线、二线、三线、四线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不太符合将来的情况。现在我们看的是你在哪个城市群,比如说长三角城市群最近这两年就是这种状况,这个城市群之间的三线和四线城市也是大涨,你别看是三四线,最后这种情况还会在其他快速发展的城市群中间体现出来,未来我们在关注市场和房价走势的时候要换一下角度,这是房地产的问题。

说到宏观经济的特征不谈外部的因素也是不行的,美国毕竟是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的政策尤其美元是主要的国际货币,对全球的影响比较大,我们确实也是有必要来看一看美国下一步动作以及对我们的影响。美国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出现明显好转或者说在持续复苏的状况下,已经正在朝着收紧的方向在走。当然我不是太愿意用欧美经济复苏的说法,复苏的说法其实应该打一个很大的问号,2008-2009年危机采取了许多措施,当时初期阶段可以认为是一种复苏,8年过去了经济还是在复苏吗?是不是现在运行情况并不是复苏,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只不过是没有像以前那么典型的特征,复苏然后走向高涨,可能没有高涨,它的经济运行也可能就是这个态势。

第二个也可能不见得存在现在市场上有人说到的,他说全球金融危机10年来一次,也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是这样吗?全球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爆发过很多危机,真正属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不过是那么一两次,亚洲金融危机是亚洲的危机,对全球经济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大,是一个区域性规模的。受重创的不是美国不是欧洲,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以及其他的潜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一些亚洲地区的国家,所以也不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都太简单化了。

我们在观察当前运行态势的时候不受这些因素影响,我们还是要看美国经济发生了什么。总的来看从今年以来总体运行还是不错的,总的状况消费也好、就业也好好多数据总体情况是平稳的在运行,正是因为有这个基本面所以美联储才开始进行收缩,已经加息了现在刚刚推出缩表,10月份推出缩表,这两项措施其实都是很明显的紧缩效应,当然过去是比较宽松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已经到了一个点,美联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钱撒下去再说,现在看来不向正常化的方向发展是不行的,未来会带来许多问题,必须走到正常化的水平,利率水平正常化、货币供给正常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要正常化,现在正在朝这个方向走。还有就是减税,现在看起来实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从参阅来说要拿到三分之二是很困难的,但是借助了预算相对规则,通过这个规则之后将来再参阅只需要简单多数就可以通过。如果是那样的话,对美国经济刺激至少短期内是很大的,至于在这之后是不是能够真正带来美国的财政预算状况改善这又是后话,可能要两年以后再来做,但至少在当前的情况下对于美国经济会有较大的刺激,这样的话美国经济可能又会更强一些,这样的背景使得资本进一步流向美国,美元进一步走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美元在2017年以来走弱了一段时间,欧元比较强。美元本身是因为2015-2016年比较强,特朗普上台以后觉得美元如此强势对美国经济不利,主要是他在上台之前提了两条:第一要改善美国的贸易利差和缩小贸易利差;第二要缩小美国的制造业。他上来以后因为美元强势这两点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恶化了,所以他急了上台后不久2017年初就提了美元不应该如此强势,我也不是马后炮,在2016年底美元比较强势的时候我当时就提出了,我说不可能这样强势,现在这个强势是违背特朗普的想法,果然他上来以后马上就表态,这样一来加上欧元强势美元就是走弱,但是最近欧元出现急剧下跌,很明显美元开始走强了,所以美元走强会有阶段性的过程。问题是它会对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在考虑美国经济问题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另外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就是美国政坛能不能继续这样相对平稳地走下去。最近在搞共和党团队,当时竞选团队中间的一些人现在作为“通俄门”已经进行调查了,这个调查所掏的是特朗普的心窝子,所以未来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非常难讲。虽然是政治问题是美国的政坛,但是对经济的影响肯定不回销,等于是投了炸弹,当然现在我们要看进展的状况。如果说还比较平稳的话,毫无疑问美元是会走强的,资本流向美国还会有推动力,但是我个人认为恐怕不会再有像美元在这之前2014年以后开始走强的效应,因为在这之后所形成的效应已经递减了。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是,其实我们能不能被它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怎么样,辩证法有一个说法,就是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其实我们前一阵子的情况也是这样,因为我们自身有着贬值的压力、资本流出的压力、经济下行的压力,压力还不小,所以这种情况下美元一旦走强我们就显得特别弱,再加上当时有关的政策比如说811(音),比如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过一些很强烈的预期等等,当然还是政策在这方面的管控步伐相对慢一些,没有很好的跟上,所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压力。

未来关键还是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情况怎么样。如果说我们各方面还比较平稳,能够稳得住阵脚那美元和美国资本流动或者政策对我们的影响就大打折扣。

这里一定就要讨论人民币的问题了,这张图里面说到的汇率是美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往下走是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往上走是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我想跟大家简单梳理一下其实人民币的波动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最大: 第一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第二个是中国的国际收支。第三才是美元变动的情况。大家看这张图很清楚,2003年以后中国GDP增速连续5年两位数,走得很强。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两次修改指标,最后公布出来的是14%多一点,很强,所以不得不在那时候采取非常严厉的紧缩措施,就在这个过程开始。因为中国经济非常强、盈利水平非常高,货币政策收紧之后中国人民比的利率水平非常高,这些都带动了资本流入境内,境外大量的外汇进来购买人民币,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那段时间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特别强,第二就带来了大量的资本流动,在外汇市场上形成了强大对人民币的买盘,毫无疑问人民币要升值。不是国家抛出大量的人民币买进大量外汇的话当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更大,再升值一倍都有可能。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到国内经济的因素,尤其是出口产业对中国经济来说是支柱产业。

2008年有一个蓝色的柱状图特别高,就是中国经常向下的顺差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这个水平占到GDP比重达到8%-9%,大大超过国际上大家所公认可以接受4%的水平。后来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把大幅度的顺差压下来,才安抚了国际上很多国家,否则他们都在攻击你,这么大的顺差毫无疑问是通过占了我的地盘、损害了我的就业获得的,这不能接受。尤其是你的指标超过了4%,后来我们打到4%以下以后状况就改善了,国际上抨击的声音至少没依据了。

第二个阶段大家看,在2009年以后全球危机爆发,美、欧、日好多发展中国家全是负增长,我们那时候由于政策推动,2009年GDP增速依然匪夷所思地达到了9%多一点,2010年再爬上两位数的增长,这些又带来了资本的流入,中国经济很热、走得非常好,全球贡献达到了50%以上,因为这些国家都是负增长。基本面造就了人民币强势的基本环境。

第二个就是跟这个有关的国际收支,大家看最近为什么贬值?前一轮很明显的贬值大概13%-14%,这个过程很明显,大家看资本和金融账户出现了大规模的逆差,我们在这之前十来年中国基本上国际收支都是双顺差,结果就这两年出现了逆差,我在这里也说一句,我在2014年的时候就发表文章指出了这个现象,将来有可能出现迅速贬值资本大规模流动相互推动的现象,这篇文章在2015年年初出版的书里面也收进去了,不幸的是2015年8月11日以后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所幸在这之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都还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而且非常有力。一个是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大规模进行外汇储备的出售、改善市场的供求关系。之后我们又用了控制资本流动的办法,双向的鼓励流进现金对不合理不规范的流出进行了限制,除了这个以外就是中间价格机制也进行了调整,加上逆周期调整因素,这三大举措出来以后市场逐步趋向于平稳。大家看2017年以来这个数据只是2017年一季度的数据,现在情况更好,比它各方面状况来得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说两大因素。一个是增长的基本因素,第二个是国际收支总体状况来看的话,在未来得不出结论说未来会出现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但是恐怕也很难得出一个结论说人民币会出现大幅度的升值,因为总体来看我们的增长速度在未来逐渐的继续有所放缓可能性非常大,不是进一步往上走,这跟中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并不是说我们不行了、不是说我们撑不住了,我们还是平稳运行只是增长速度从中概经济结构的因素来看逐步放缓,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还有就是国际收支,企业对外投资需求很大,“一带一路”有很多资本要走出去,再加上个人财富多了以后也要增加外汇的配置,所以从国际收支角度来看未来也不是有持续强有力的因素推动人民币升值,而是略有贬值的压力,对外需求还是较大,基本方面我觉得还是要看得清楚。刚才讲了,非常庆幸的是管控能力比较强,中国金融体系审慎程度可以说还是很不错的。在出现较大冲击的时候,我们最终还是能够稳得住阵脚。2013-2016年出现了这么多风险事件,如果发生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话我看差不多就酿成了金融风险,但是在我们来说本身经济体金融比较审慎,比如短期外债还有好多,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多说了。在未来,总体还是能够比较平稳的。

这是汇率,围绕着市场汇率、围绕着均衡汇率上下波动,这是一个大趋势,所以偏离了均衡汇率之后市场汇率会回来靠近均衡汇率。

最后简单说两句,《十九大报告》中间提到“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问题,“双支柱”一个指的是货币政策,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长期以来货币政策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方方面面对货币政策都很关注。第二个就是这次提出来的宏观审慎政策,其实也不是很新的东西,当然了在《十九大报告》中间把它放在里面提出来,当然是非常重视的,未来可能会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持续不断落地。

宏观审慎政策有一个调控框架,包括它的目标、工具、治理框架、评估、手段等等一系列的东西构成宏观审慎政策。它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从审慎两个字我们就可以看的出来,第一它要进行逆周期的调整,当金融体系运行出现过度顺周期的话,比如说过热、信贷放的过快、膨胀的过大、杠杆率过高要对它进行调控,这个调控是针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另外金融行业大家知道泛资产管理、跨行业业务发展非常快,跨行业的发展也会带来许多相应的风险,他也可以运用工具进行调控,比如说业务发展速度、业务规模、风险敞口、流动性状况等等都要从跨市场的控制风险角度管理金融行业。他的特点既不像微观审慎管理主要是管某一个金融机构的审慎,一个金融机构一家大银行审慎不审慎、合理不合理、风险程度有多高这是微观金融监管的任务,他是整个金融行业,所以我们说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以及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底线要守住,这就是它的主要功能。

这个功能现在我们观察跟货币政策相互之间是两个不同的政策,一个是宏观审慎政策,主要针对的方向是金融体系。货币政策呢?可能我们长期以来对它虽然很熟悉,但实际上并不是很清楚,它其实是针对金融机构进行很多调整,但是最终它的目标是宏观经济,通胀水平高不高首先是它的目标,第二中国还要兼顾其他的,比如说经济增长、国际收支都要兼顾,这一点央行的周行长(音)大概在10年前在北京做了一个报告,那次我也是听的很清晰,他讲的很清楚。我们的政策四个目标,发达国家主要就是讲币值稳定不稳定就是通胀,对我们现在来说都没变,但是所有工具的调整是针对金融体系的、储备金率、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市场短期供给调节、公开市场操作等等基本上是针对金融机构的,通过金融机构影响整个经济体,这就很难了。这两个政策各有侧重还要注意合理搭配,为什么呢?因为宏观审慎政策在监管金融体系的时候往往也会带来对经济体的紧缩或者放松效应,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里我们列了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表管理、资本水平管理以及杠杆率的管理,比如说最近杠杆率的管理,金融体系杠杆率过高目前已经有所回落,主要是通过宏观审慎政策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其实在2016年宏观审慎政策最重要的工具MPA已经对银行体系实施了,最近出现的杠杆水平回落首先是跟工具严格执行有关系,其次当然也跟货币政策有关系,因为货币政策在今年年初以后也开始有所收紧。利率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流动性状况没有像过去那样充裕和宽松了而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加注意这两个政策同时发力,有可能在收紧或者是放松的时候力度会超出市场实际所需要的。但是宏观审慎政策出来以后给货币政策提供了很好的运用机会,也就是说对金融体系之间出现的许多问题,我着重用的是宏观审慎政策对它进行调控,不必再去用货币政策针对它进行调控。货币政策可以更多的针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过去宏观审慎政策没有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身兼两任,既要管金融体系又要管宏观经济,往往有时候两者之间状况是不一致的,可能是有差异的,一项政策出台之后对这两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可能有一个方面不一定很适合。现在由于“双支柱”框架了,所以货币政策说的再简单明了一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腾出什么,可以更好针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进行实施。我对下一个阶段货币政策的看法我认为不会更紧。

有的人很担心现在货币政策要控杠杆,货币政策不紧怎么行呢?我现在告诉大家,要控杠杆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体系杠杆率过高进行调控,把它逐渐降下来。当然,在这同时货币政策肯定不能向松调整,这是不匹配的,但是也不一定继续向紧的方向调整,再向紧的方向调整我就要问实体经济承受得了吗?实体经济承受得了利率水平进一步上升吗?现在已经明显上升了,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年初上升了,二季度以后银行体系贷款利率水平也上升了,最近长端利率也开始上升了,还要进一步通过加息、流动性收紧把利率水平进一步再抬高吗?目前经济运行明年是继续向上吗?超过7%还是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呢?所以这些我觉得作为货币政策来说必须要把方方面面,尤其是它主要针对的宏观经济运行这是最重要的方面需要加以突出出来,政策思路一定会是比较清晰的。很抱歉我已经超时间了,我就说到这,谢谢大家。

  • 上一篇:塑料期货短期料维持弱势
  • 下一篇:郝丹:全球化配置资产是大势所趋 私募机构走向海外日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