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宇资讯。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中宇资讯 深度观察
文/马海英
自前周云南冶金新立氯化法钛白粉公布调价函之后,上周河南漯河兴茂钛业宣布:根据目前市场行情,结合公司实际供应情况,经公司价格委员会研究决定,自2017年10月31日起氯化法金红石型钛白粉在原价基础上上调500元/吨,外贸上调80美元/吨。另,已签订生效的合同截至2017年11月3日前付款有效。
目前国内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龙蟒佰利联(002601,股吧)、锦州钛业、云南新立、河南兴茂对外报价主流在20500-21000元/吨,实际成交在2万元/吨左右,较硫酸法钛白粉主流价格高2500-3000元/吨,从质量以及价格上均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相比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氯化法生产的钛白粉光学和化学性能更好。具有生产流程短、连续化操作、单系列装置规模大、“三废”排放少等优势,是未来钛白粉行业生产方法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氯化法钛白粉工艺发展之路坎坷。国外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上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为此还引发了攀钢集团与美国杜邦有名的商业间谍案。钛白粉被许多发达国家列为关键化学品,是生产纸张、涂料和塑料等工业产品的重要成分,无毒无害,作为世界上最白的东西,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甚至可作为食品白色素、防晒品成分。早在2002年,杜邦就计划在山东省东营市建一座年产能达20万吨的氯化法钛白粉工厂,2005年11月与东营市政府正式签订协议,2007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通过环评。最终未能获得国土资源部和发改委等部门的批准而落地。
20世纪80年代中期,锦州铁合金厂投资5亿元,以国际咨询-联合设计的方式上马我国第一个万吨级氯化钛白项目。经过长期的技术摸索和攻关,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锦州钛业终于在2001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台万吨级氯化法钛白粉核心装置――氧化反应器,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并实现连续运行及达产。2012年10月河南佰利联与国外企业钛康顾问合作建成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装置,并支付了过亿的技术转让费用,最终于2015年一季度试车成功。钛康顾问也与云南新立合作建成6万吨的氯化法钛白粉装置,云南新立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投产试料直至2015年5月实现氯化-氧化的联动运行。2014年9月河南兴茂6万吨氯化法钛白粉试生产成功,这是我国对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技术性突破。
目前我国氯化法钛白粉产能仅有24万吨。我国氯化法工艺的占比仅在6%左右,而全球范围内氯化法工艺占比在66%。《2016年国家产业调整目录》中明确提到要重点鼓励发展单线产能3万吨/年及以上、并以二氧化钛含量不小于90%的富钛料(人造金红石、天然金红石、高钛渣)为原料的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可见,我国氯化法钛白粉发展刚起步,在供给侧改革以及十三五规划下,未来氯化法钛白粉发展正当时。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