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2017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论坛”专题分论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上,券商、基金和风险管理公司等机构就产融结合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人士表示,金融各行业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各金融机构应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开辟衍生品业务蓝海,促进产融结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过去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包括企业贷款、股权投资、债转股等,现在,除上述传统融资等服务外,银行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和服务,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兴业银行(601166,股吧)总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吴若曼表示,拿仓单融资来说,标准仓单抵押最多能够获得70%比例的贷款,农产品(000061,股吧)抵押难度更大。“为此,我们不断与期货公司探讨,推出了‘套保动产+仓单质押融资’的方式,贷款折现率可达90%,形成了当天质押当天放款、当天还款当天解押的模式。”吴若曼说。
浙江热联中邦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劳洪波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和企业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实体企业有很多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大部分实体企业自己不具备参与期货市场的能力,“我们扮演的就是交易服务商的角色,利用对期货市场的专业理解和把握能力,为实体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实体企业?“首先要对相关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对相关品种上下游产业有清晰认识,要弄清楚产业企业的痛点在哪,进而找到企业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然后利用我们的专业能力,为企业设计可行的方案。”劳洪波说,“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小的个体力量很薄弱,银行、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应该共同合作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帮助实体企业有效解决其遇到的难题。”
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胜喜表示,经过4年的摸索,风险管理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做市方面,我们不仅是豆粕期权、白糖期权的做市商,也是动力煤期货的做市商。”刘胜喜说,做市的主要目的是让不活跃的合约活跃起来,让交易不连续的品种连续活跃起来,为产业企业、相关机构提供具有流动性的市场。衍生品业务方面,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公司发现标准化的期货工具并不适合广大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更需要的是定制化的场外衍生工具。场外期权近两年发展迅速,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期现业务上,公司始终围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开展。
作为产业机构的一员,北京旭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黑色系品种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柏秋说,大商所2011年推出焦炭期货,旭阳集团2013年开展首笔仓单业务,这也是旭阳集团现货经营变革的标志。近5年来,各类金融工具已成为旭阳集团稳定现货经营不可或缺的手段。
“我们借助各类金融工具,在价格发现、库存管理、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控制风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王柏秋说,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旭阳集团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产融结合发展路径,即以实体为依托,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工具,在黑色产业链推出基差交易。在大商所的支持下,旭阳集团2016年至2017年推出基差点价和场外期权试点业务,目前正在和上下游的企业合作推动这两项业务。
除风险管理公司、银行外,不少证券公司也在大宗商品及衍生品领域进行了相关尝试。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在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上做了一系列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两个问题:第一,相比传统证券行业,大宗商品领域的企业需求庞大且迫切,但有关市场建设还不够成熟,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也参差不齐;第二,从国际化程度看,T+0、杠杆交易等制度与国际接轨,但现货市场发展滞后。”中信证券大宗商品业务线负责人裴晓明说。
裴晓明直言,对券商来说,开展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还是很辛苦的。从最初和客户签订协议,到中后台流程审核,再到衍生交易对净资本、流动性指标的占用,券商开展衍生品业务面临着多重约束。另外,不少标的物很难纳入券商的白名单。
“越标准化的东西越好做,如铝、铜、黄金等,但铁矿石、氧化铝等相对复杂,这些对我们券商来说是有挑战的。”裴晓明表示,希望银行、基金、信托、期货等机构加强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将金融市场和产业市场结合起来,使产业市场具备金融属性,与资本市场更好地对接。券商可在中间环节起到桥梁作用,为市场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手段。
一直以来,因界定模糊,风险管理公司授信普遍不高。对此,吴若曼说,风险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兴业银行在内部就授信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银行面临的问题是,相关法律对贷款有严格且明确规定,不同的企业类型有不同的准则,而风险管理公司不是简单的贸易企业或金融机构,“我们最后采取了金融机构同业授信的模式来给风险管理公司授信”。
“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意识形态不一样。金融企业不愿意去做现货,因为他们认为现货风险比较大。很多实体企业也不愿意参与金融。如果双方的意识形态有所转变,合作可能会快一些。”王柏秋认为,除意识形态外,衍生品行业严重缺乏人才特别是基差交易人才。
劳洪波补充说,实体企业对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的需求在快速增长,“我们培养的人才远远不够,期货公司稍微成熟一些的专业人才都被实体企业挖走了,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人才储备,就根本就谈不上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未来要继续加大期货人才培养”。
“许多中小企业不具备直接入市的能力。风险管理公司这种专业服务机构代表中小企业进场,可能是未来国内中小企业、实体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好方式。”刘胜喜表示,希望交易所给予风险管理公司在仓位、套期保值申请上更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