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夏能源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华夏能源网独家原创,转载须授权
中石油炼化业务转型升级的脚步一直慢了半拍。
近日,中国石油(601857,股吧)新闻中心报道称,11月15日中石油召开董事长办公会议,专题审议《中国石油炼化业务转型升级规划》、有关炼化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四项议案。
该会议原则同意《集团公司炼化业务转型升级规划》和有关炼化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四项议案。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宜林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集团公司炼化业务盈利明显提高,为公司有效应对低油价挑战提供了强力支撑。
王宜林同时强调,随着外部形势变化,炼化业务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依然存在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整体盈利能力不强等问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此举释放出的重要信号是,中石油准备在炼化业务领域发力,补齐自身短板。
但是,这一步来的着实有一些晚。
因为上游资产占比较大,下游炼化能力弱,盈利能力不足,无法对冲上游风险,2015到2016两年间,中石油在持续的低油价冲击下业绩持续低迷,股价受损,吃尽苦头。
上游资产过大,下游炼化能力弱,中石油饱受低油价之苦
受累于国际油价走低,中国石油2015年业绩下滑严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仅为355.17亿元,同比下降66.9%。
根据媒体测算,该净利仅为2014年的三分之一,创下当时中石油上市以来的最低。
2016年,国际油价并未完全走出低迷态势,仍在低位震荡。而中石油却再次打破净利润新低。年报显示,2016年中石油实现净利润78.57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低纪录,同比下降77.9%。
反观中石化,同样受低油价拖累,2015年中石化经营收入为2.0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6%;净利润为324亿元,下降约30.2%。但2016年中石化就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44%。
中石化能够实现扭亏,主要还是源于庞大的中下游产业,中石化炼油板块盈利能力强,成品油销售和化工板块盈利稳步增长,抵御了低油价带来的冲击。中石化2016年年报显示,中石化炼油业务全年实现经营收益56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8.5%,实现历史最好业绩,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针对2016年业绩,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明确表示,中石化业绩增长得益于一体化的优势,更展示了未来发展潜力。
对比之下,中石油虽然在下游炼化领域也有布局,但上游资产占比较大,对油价敏感,受国际油价低位震荡等因素影响较大,无法有效抵御和对冲低油价风险。
以2017半年报为例,两家公司在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板块的营收比差距显著,反应出两家公司不同的业务重点和方向。2017年上半年,中石油在勘探与生产板块的营收为人民币 2,426 亿元,炼油与化工板块营收为人民币3,317亿元;而中石化勘探及开发事业部营收为741亿元,炼油事业部营收4,882亿元,化工事业部营收2,084亿元。
而中石油和中石化在炼厂数量、原油加工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公开资料显示,中石油拥有25座炼厂,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达1.95亿吨,占全国炼油能力的25%;中石化拥有35座炼厂,原油年一次加工能力达2.6亿吨,占全国炼油能力的34.5%。
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军备赛,中石油已然落后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要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推进炼化一体化,推动绿色和石化产业的高效发展。
2015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这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包括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601008,股吧)、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这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堪称世界级的炼化基地,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单个炼厂的平均炼油规模在1500至2000万吨/年的级别。预计到2025年,七大石化基地的炼油产能将占全国总产能的40%。
所谓“炼化一体化”是是指炼油和石脑油裂解生产化学品相结合的一体化生产模式,是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石油资源,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特别在我国,“炼化一体化”的化工产品芳烃和烯烃较为稀缺,尚需进口,附加值更高。
另外,多种产成品可以丰富产品结构,“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 形成炼油和化工品的对冲,增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关资料显示,单纯生产油品的炼油厂的利润率约为20%,炼油与乙烯一体化企业的利润率为29%―30%。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及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炼油/石化联合企业的利润一般高于单独炼厂。
一体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是当前全球炼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炼油行业升级与发展的方向,而国家规划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的各项目先后上马,给当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两桶油” 造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炼化产业的升级迫在眉睫。
对中石油而言,更是如此。尽管中石油炼油能力占全国的25%,在国内仅次于中石化,但炼化业务竞争力与整体规模并不匹配。
中石油在以规模化、炼化一体化为代表的炼化转型升级中已经处于落后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15 年底,中石油炼厂规模达到 726 万吨/年,中国石化(600028,股吧)达 761 万吨 /年。虽然炼厂平均规模差别不大,但是中石油在千万吨级别以上的炼厂数量远远小于中石化。隆众石化2016年数据显示,我国千万吨级以上的炼油企业均为主营炼油单位,共23家,中石油仅占其中7座,中石化占其中13座。
不仅如此,中石油旗下生产化工产品的一体化炼厂数量更少。
公开资料显示,中石化旗下规模以上的一体化炼厂有11座,中石油旗下规模以上的一体化炼厂仅有6座。
不仅如此,中石油的炼厂大多位于大型油田周围,70%以上的炼油能力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而其中又有50%的炼油能力集中在东北,产销地距离远,运输成本高企。
中石油炼化新布局
针对炼化板块的转型升级,中石油重点规划了五个重点项目,其中云南石化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于今年8月份正式投产,主要加工来自中缅石油管道的原油。该项目虽然拥有芳烃和烯烃的生产能力,但是产品仍然以成品油为主。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表示,中石油云南石化采用的是常减压-渣油加氢脱硫-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全加氢加工流程,出于区域功能性及市场定位的考量,云南炼厂是一座完全的燃料型炼厂,其配套装置的产能设计都是以最大限度地生产成品油而减少中副产品为目的。
除此之外,中石油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升级改造项目计划于2018年内投产。该项目将华北石化原有的500万吨/年产能扩建到1000万吨/年。
而另外三个项目,中俄东方石化(天津)1600万吨/年炼油项目、大连石化长兴岛(一期)1500万吨/年炼化项目、中委广东石化2000万吨/年重油加工工程目前仍处于规划阶段。
在这场以七大炼化基地为代表的炼化产业升级的竞速赛中,中石油已经是姗姗来迟,能否弯道超车,补足炼化短板,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夏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