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融慧财经:科网股“看不见”的盈利业务分析

时间:2016-07-25

微软(Microsoft)上周公布业绩,截至今年6月底第四季转亏为盈,经调整后总收入按年升2%,至226亿美元,胜过市场预期的221亿美元,赚31.2亿美元,每股盈利为69美仙,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8美仙。当中,Azure云端业务收入倍增达102%,抵销视窗系统Windows及手机业务的颓势。净利润一改去年同期的亏损局面,为31.22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31.95亿美元。

包括Azure云端平台、伺服器软件等的‘智能云端’(Intelligent Cloud)业务收入升7%,至67亿美元,较分析师预期的66.1亿美元高。微软披露,当中的Azure云端服务销售增长102%,但未有透露Azure的实际收入。

Azure是向企业提供云计算能力及服务,微软行政总裁纳德拉(Satya Nadella)两年前上场后,重点优先发展云端业务,由一次性出售企业软件,转至循环性签订云端合约。包括向企业客户出售计算服务和数据储存服务,希望公司专注在云端和手机业务,以应对传统桌上电脑(PC)销售停滞不前打击视窗业务的问题。

纳德拉表示,微软云产品销售强劲,获得了客户认可,公司将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新机遇。Azure营业收入大增,令微软与行业领先者亚马逊的差距在缩小。微软首席财务总监Amy Hood 表示,集团继续看到企业迁移到云端及订阅软件和服务,迁移到云端将会是结构性趋势。除了Azure,用家要定期付费的Office云端版也有进展,Office普通用家产品和云端服务收入升19%,Office365的订阅量则增至2310万。

然而,微软的云端业务不是全无挑战,‘智能云端’的经营盈利其实跌了17%,至21.9亿美元。微软归咎于高昂的研发、销售和市场推广成本,并需要透过投资和收购来带动云端服务。微软在转型至云端业务时需要付上毛利减少的代价;上季毛利减少,因为透过收取订用费的云端服务的毛利,较一次过收取费用的软件销售低。

微软估计,以最新季度商业云端产品营收数据计算,其年化营收已超过121 亿美元,集团目标有关营收于2018 财年,将达至200亿美元。不过,云端服务销售将削弱集团毛利。过去微软依赖每隔数年收取的传统软件授权费用,利润较云端的按订阅性收费高,事实上,集团期内毛利下跌14%至126.4 亿美元,集团首席财务官Amy Hood 预期,整体毛利于未来数年会持续轻微下跌。

据调研机构Statistica预估,单是公有云的软、硬件市场,至2018年的收入可达1,270亿美元。亚马逊AWS、微软的Azure、IBM的SoftLayer及阿里集团的阿里云近年都受惠于云端服务市场的增长。虽说现时只有两间公司左右到针对企业的云端计算行业,分别是拥有Azure的微软和提供AWS的亚马逊(Amazon),但其他有提供云服务的企业,近期业绩表现不俗。亚马逊4月公布业绩时,AWS表现突出,销售升64%至25.7亿美元(约200亿港元),经营溢利达6.04亿美元(约47.1亿港元)。国际商业机器(IBM)公布今年第二季业绩,季内录盈利按年挫27.5%,报25亿元(美元.下同),每股盈利跌至2.61元;不过,撇除特殊项目,每股盈利2.95元,胜预期。收益方面连续17个季度下滑,上季录收入202.4亿元,按年减少2.8%,但受惠于云服务等高增长业务收入急升,惟收入仍高过预期。德国企业软件供应商SAP第二季盈利按年大升73%至8.16亿欧元,也是受惠云端业务增长和重组成本减少。

在内地,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近期不断拓展,最近更打入日本市场,前景被看好。其他较细型的公司亦希望分一杯。如最近发盈警的金山软件(3888),由于集团对实施移动化、全球化及‘全面投入云’的策略持续作出投资,预期集团上半年除拨备前经营溢利可能受压。展望业务推出后,会为集团贡献收入。

  • 上一篇:发改委:民间投资回落有它一定合理性
  • 下一篇:澳门6月入境旅客按年增4.9% 内地客增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