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解码港股做空机构产业链:一旦沽空成功 利润可观

时间:2017-05-26 07:52:34

空袭港股

主要是A股的创业板指数持续下滑,相比来看港股同类板块的中资股票则显得估值过高,投资者正好处于是否获利卖出的犹豫阶段。海外机构对时点拿捏不错,点燃引火索,恰逢港股没有跌停限制,踩踏效应因此出现。

今年以来,港股多家中资企业成为境外机构的“空袭”对象,股价大幅下滑,这让市场再度回想起2011年中概股被海外机构狙击的场景。

尽管在成熟市场中,空方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制约上市公司造假行为,但部分过度渲染公司问题的“掠食”行径,或也改变了这个做空产业链的成色。

  空袭时机点

港股多家中资企业被沽空机构“盯上”。尤其进入5月,做空报告发布更为密集。5月10日匿名分析(Anonymous Analytics)发布了针对中国港股上市公司中国信贷科技公司(8207.HK)的第二份做空报告。公司股价平稳未受影响。

5月11日、18日沽空机构哥谭市研究(Gotham City Research)陆续对瑞声科技发布两轮做空报告,指控关联交易推高利润,11-18日期间公司累计跌幅达28.24%。5月22日,另一家做空机构烽火研究则发布关于科通芯城的做空报告。

早在2月28日艾默生(Emerson Analytics)发表报告称,中国宏桥自2011年在香港上市后虚报生产成本,并从关联方以极低的价格买入电力与铝原料。3月1日股价下跌8.33%。4月25日美国做空机构格劳克斯(Glaucus)发出的做空报告称,丰盛控股(00607.HK)股价虚高,得不到业绩的支撑。当日跌幅达11.89%。

截至5月25日,中国宏桥、瑞声科技、科通芯城仍处于停牌中。

多名港股投资机构人士表示,最近两次案例中,空方选择时机较好。“以瑞声科技为例,公司估值已经偏高,做空机构选择这个时点较好。”一名投资港股的私募基金投资经理5月24日向记者谈到。

香港一名私募基金人士5月24日亦有相似的看法,“主要是A股的创业板指数持续下滑,相比来看港股同类板块的中资股票则显得估值过高,投资者正好处于是否获利卖出的犹豫阶段。海外机构对时点拿捏不错,点燃引火索,恰逢港股没有跌停限制,踩踏效应因此出现。”

  做空已形成产业链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在境外资本市场中,“沽空”已然形成产业链。一旦沽空成功,利润可观。这条产业链包含了第三方研究机构、对冲基金,甚至是律师事务所。

北京一家对冲基金人士5月24日介绍称,有些公司之所以被做空,有两种可能性,一方面是研究机构通过调研发现;另一方面则是对冲基金掌握公司情报后联合多家机构一同做空。

对于第二种情况,他解释称,“有的对冲基金曾经是该标的股东,或者对冲基金合伙人曾经是该标的内部高管,他们对公司的业务有更清晰的了解,掌握内部信息。他们抱团分享消息,互相通气做空。在香港,这类做空的圈子并不是少数。”

据其介绍,对冲基金也可能将相关情况提供给第三方研究机构,让对方通过实地调研发布分析报告,调查多采用查询工商及税务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主要了解,信息披露和财务报表是否有漏洞。等时机一到,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正式做空报告,这时机构投资者便完成做空。

“港股做空方式有很多,比如牛熊证、期权。对于蓝筹一般使用牛熊证、权证等方式;借券沽空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前述香港私募基金人士表示。

参差不齐的看空者

多家沽空机构自成立时便称,行动旨在伸张正义,打击造假上市企业,鼓励信息透明化。

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沽空报告的专业性参差不齐,容易误伤上市企业,甚至有部分可能存在“为沽空而沽空”的情况。

前述香港私募基金人士向记者谈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据我了解,这类研究机构在国内进行企业实地调查时往往人手不够,让大学金融系学生进行调查,这有可能影响到专业性。”

他还表示,另一种情况是中资企业的会计处理方式和海外情况不同,这给境外做空机构钻了“信息差”的空子。“国内企业做账方式与境外标准不一样,做账手段比较灵活,这种信息差往往会带来做空空间。”

深圳一家投资港股的私募人士5月23日向记者谈到,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虽然部分公司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部分沽空机构把小问题渲染严重的话,难免或扩大投资者的恐慌。

“沽空报告质量有存在质量差异的情况,有的写出来让人感觉到对方不够了解公司。”香港一家对冲基金人士24日向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若公司基本面不差,市场仍然会理性地给予“看好”。

  • 上一篇:港股猎杀季背后:南下资金的新课题 50亿以下做空机构看不上
  • 下一篇:内地银行大额存单上浮42%揽客 资金价格半年上涨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