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5日,港股四大上市险企均已披露了今年前5个月的业绩数据,其中,中国人寿(02628)以2985亿元的原保费收入坐稳龙头,中国平安(02318)以33.82%的同比增幅实现增速最快。
前5个月,四大险企原保费收入合计7831.55亿元,同比增长21.69%。然而在业绩上涨的情况下,整个内险板块却一扫之前的上涨姿态,陷入回落行情。
人寿挣最多,平安涨最快
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人寿(02628)、中国平安(02318)、中国太保(601601,股吧)(02601)原保费均保持在19%以上的增速,新华保险(601336,股吧)(01336)由于处于转型期仍负增长。总体来看,前5个月,四大上市险企原保费收入合计7831.55亿元,同比增长21.69%。
从四大保险股前5个月的业绩来看,中国人寿在原保费收入上依然稳坐龙头。公司今年前5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2985亿元,同比增长19.30%。
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中国太平洋(601099,股吧)财产保险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937.46亿元、431.41亿元,合计1368.87亿元,同比增长24.28%。
四大内险企中,中国平安前5月增幅最大。今年前5个月,控股子公司平安财险原保费收入约为864.41亿元,平安人寿原保费收入约为2017.48亿元,平安养老险原保费收入约为86.04亿元,平安健康险原保费收入约为8.21亿元。综合以上,中国平安前5月原保费收入共2976.14亿,同比增长33.82%。
新华保险(01336)前5月原保费收入501.54亿元,同比减少17.54%,在四大险企中唯一实现负增长。
为什么大家都去买新华保险?
自2016年高调宣布转型以来,新华保险频频传出收入下跌、净利下滑的消息,公司管理层称业绩下滑因“业务转型需求“。尽管如此,市场方面仍倾向于看好公司转型结果。从4月20日始至6月9日收盘,新华保险在H股市场累计上涨14.79%。
新华保险日K图,数据源自雪球去年12月,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在深圳举办的公司开放日上表示,新华保险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是“做强”。为达成这一任务目标,要分为两步走:2016-2017年为转型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调整业务结构、改善发展基础,公司将主动放弃趸交(一次性缴清全部保费)业务,聚焦期交保费;2018-2020年为发展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新的发展态势。
据证券市场周刊援引招商证券(600999,股吧)的测算,在个险期交新单方面,前4个月,新华保险的新单保费同比增速45%;在银保期交新单方面,前4个月,新华保险的期交新单保费同比增速50%。招商证券表示,新华保险转型效果显著,已经完全甩掉了银保趸交的包袱,且个险期交新单每个月都保持了高速稳健的增长。
根据估算,前4个月,新华保险的简单计算的标准保费(APE,期交新单+趸交新单/10)同比增速25%。由于太保、新华和国寿的新业务边际有显著改善,推动前4个月的NBV增速超过标准保费的增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单期限进一步拉长和健康险占比进一步提升,新华保险新业务利润率提升和NBV的增长或将超预期。
内险股现回落态势
智通财经注意到,内险股近期一扫之前的强势上涨行情,开始出现回落态势。
截至6月16日之前一个星期,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股价分别跌5.50%、3.27%、4.50%、6.15%,内险股整体板块跌4.09%。港股内险板块走势,数据源自富途牛牛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内险股回落有几方面原因。其一,由于近期个别事件影响,市场忧虑或与内险业监管有关。其二,前期内险涨势凶猛,而目前大市向下,亦加深相关板块的调整。
内险股的向好逻辑还有效吗?
在内险股的前一波上涨行情中,不少机构和投资者纷纷给出内险股的向好逻辑,如今遭遇回落,其向好逻辑还会有效吗?
大行的答案是肯定的。
瑞信在6月12日发表研究报告表示,内险股股价年初至今表现强劲,平均升27%,然而,中国10年期债息收益率停滞在3.67%,接近该行预测的3.75%,部分香港和内地的投资者已开始获利,因此该行预计短期债券收益率升势有限。该行尝试探索更多长远基本增长动力,包括居民生活模式升级,财富重新分配,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增加,以及人口老化问题。
而且,瑞信预计,在中国偿二代制度下,出售长期保障产品有助建立剩余边际利润,改善资本状况。此外,最近监管规定为行业带来良性竞争环境,该行上调2017至2019年新业务价值增长预测4个百分点,内险股目标价升3%至7%。基于短期债券收益率升势有限,建议投资者着重内险股的基本面。行业首选中国平安,其次是中国太保,因其业务强劲,股价较为落后。该行分别给予两者目标价63元及41.5元,评级均为“跑赢大市”。
智通财经预计,金融去杠杆下避险情绪陡增,利率上行和转型彻底两个因素导致上市险企的投资价值凸现。随着未来险企逐步改善盈利结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将其作为价值改善型板块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