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交易所(HKex)刊发了两份文件,一份交易设立创新板,一份检讨创业板。
很快新闻又刷遍了朋友圈,很多券商从业人员纷纷开始感慨国内曾被基于厚望的新三板市场却改革停滞不前,似乎近两年以来都是只打雷不下雨,当然最近好了点,打雷也不怎么打了,呵呵。
面对港股的截胡,新三板市场感慨一声: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当然更有某些不靠谱中介开始蠢蠢欲动,觉得大干一票的机会来了,又可以忽悠一些被新三板市场所深深伤害的中小企业主们去体验一把高大上国际范的香港创业板市场了!
且慢!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资本市场从业人员,我希望创业不易的中小企业老板们先冷静下!
关于港股市场性感的地方我就不多说了,相信有太多的中介已经给你们洗脑一百遍了,至于上市的流程什么的也不是今天的重点。
我今天就专门来讲讲它其实不怎么性感的地方:
一、不怎么性感的换手率
到香港市场上市,最大的问题其实跟新三板市场是一样的,就是流动性弱,换手率不高。香港市场近年来的年化换手率大概也就是100%左右,不仅远低于换手率雄冠全球的沪深两个交易所,甚至还比不上同样是成熟资产本场的纳斯达克和东京交易所。
更麻烦的是,香港市场的总交易量虽然很高,但两极分化非常严重,香港市场的“二八定律”,不是20%的股票创造了80%的交易量,而是近20%的交易量集中在“腾讯控股”这一只股票上!
除了腾讯之外,以“两桶油”、“三大电信运营商”、“四大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央企红筹股,则贡献了超过半数的交易量。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大陆的普通中小企业,即使在香港市场顺利上市,恐怕也很难期望获得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所能获得的流动性溢价。
二、不怎么性感的估值
由于港股是一个完全市场化运行的证券市场,企业能否顺利上市,主要取决于能否以投融资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将股票发行出去。由于在新股的供给量上,不存在类似大陆证券市场的行政控制,因此港股在总体上是一个买方市场,在香港市场发行融资和上市交易,能够获得的估值一般而言,低于在沪深交易所的上市融资。
对港股估值逻辑与大陆证券市场存在系统性差异的最好注脚就是A+H两地上市的企业,特别是整体同步上市的几家大银行,其H股的交易价格与A股之间,长期存在10%左右的折价率,并且这一折价率在已经实现沪港通的时代,仍然不能完全消除。
此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说明了在香港市场融资并非易事。
香港市场的股票发行融资操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寻找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的增信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股票发行的成功。
但是,近年来上市的红筹股,其基石投资者越来越集中到同样是中资背景的机构群体中,而且认购的发行比例越来越高,去年上市的几家大盘金融股和资源股,基石投资者的认购比例创纪录地达到了公开发行股份数的近90%,港股上市似乎正变为“国家资本”之间自娱自乐,这显然不是试图赴港上市的民营中小企业所希望的状态。(本文来源:“K先生工作室”微信公众号-ID:i-ksir)
三、做空机制的存在
由于香港市场允许做空机制,因此海外对冲基金做空港股,不仅不会被认定成“境外势力”的“恶意做空”,相反最近还得到港交所的发生力挺,被认为是具有净化市场环境的重要意义。
前段时间,辽宁奶制品企业辉山乳业,就是因为被著名的中概股“做空杀手”浑水基金盯上,怀疑其财务造假而进行做空,导致其股价暴跌,甚至引起连锁债务危机。
近期,国际上不少对冲基金先后发表研究报告,认为港股市场存在系统性的高估而带来的做空机会,这对于有赴港上市意愿的中小企业,也是一大风险。
四、高昂的发行成本和维持费用
香港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证券市场,在香港市场发行股票的一大优势,正是可以通过国际大型投资银行的全球客户网络,面向全球投资者进行发售;反过来,香港市场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由于其外汇自由港的地位,也是国际投资者全球配置资源的重要市场。
但是,这样一个在全球范围对接投融资的金融生态系统,其中介机构等服务费用,恐怕会令大陆多数中小企业无福消受。
除了发行费用,企业在上市以后,需要每年持续负担的维护费用,也远高于在大陆证券市场上市。
(图为某港股上市服务机构开出的费用清单)
总的来讲,不管是港交所设立创新板,还是改革创业板,对于其增强自身吸引力,聚集上市企业资源,都是大有裨益,但是对于大陆的多数中小微企业而言,香港市场的法律和商业环境,估值体系和市场结构,恐怕很难称得上“量体裁衣”。
当然,如果贵司恰好是有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基金的规划或者吸引国外专业人员加盟的想法,确实可以考虑去港股上市,这些可都是港股市场的特有优势哟。
说了这么多,最后必须还得给我们的港交所点个赞!就凭下面这段话:
在过去十年,香港的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全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我们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对成功想当然。我们必须保持竞争力,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继续提升市场质素,我们今天的咨询正是为了这些目标而努力。我们欢迎各界人士在公众咨询期内就建议文件发表意见,为香港的明天贡献智慧。”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编辑:肖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