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一张图看懂中国啤酒势力分布:五大巨头瓜分全球最大啤酒市场

时间:2017-06-27 09:00:49

本文来自“斑马消费”,作者杨伟。

夏至已至,热浪滚滚。又到了一年中啤酒消费量最大的时间。你们那里什么啤酒卖得最好?

殊不知,你在烧烤店、超市、夜场的每一次主动或被动选择,都是啤酒厂商们明争暗斗的结果。

全国的啤酒势力范围到底如何划分?华润雪花在全国范围“全面开花”,并与百威在东北、华东、华南地区展开三大战役,青岛啤酒强势占据山东市场,与燕京啤酒(000729,股吧)在华北和华中地区“短兵相接”,嘉士伯则在不经意间,收编了整个西部的啤酒大军,正准备向东进军。总之,地方小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

雪花的“全面战争”

拥有全球排名第一的雪花啤酒,华润啤酒(00291.HK)自然稳坐中国啤酒市场的头把交椅。2016年,华润啤酒销量1170万吨,营业收入286.96亿元。

截至2016年,华润啤酒在中国拥有136间啤酒厂。这些啤酒厂的区域分布,基本代表了华润雪花在全国的势力分布情况。

毕竟,啤酒是最典型的市场指向型产业,生产场地和消费场地的区域重合度较高。

中国大陆,除了重庆、江西、云南、青海、新疆,其他地区都有华润雪花的啤酒厂。即使有些省份没有设厂,还是能通过邻省覆盖,比如说华润雪花在西藏和青海交界的昌都设厂,就是为了同时覆盖两省。

当然了,全面铺开的同时,华润雪花也有自己的强势区域,四川、安徽、辽宁等。这其中,拥有13间啤酒厂的四川成为华润雪花的重中之重。

斑马消费统计发现,整个四川的啤酒产能约为450万吨,其中重庆啤酒(600132,股吧)(600132.SH)有75万吨,青岛啤酒50万吨,燕京啤酒30万吨,百威25万吨,总部在河南的金星啤酒30万吨,华润雪花占了约240万吨,超过一半。

在华润雪花强攻四川市场的过程中,地方品牌“要么被收购、要么被打死”的铁血定律被强势复制,蓝剑、金威被收编,奥威啤酒、能力啤酒消声灭迹。

昨天特意问了好几个四川的朋友,都说,现在四川基本上都是喝雪花啤酒。这跟伟哥去四川看到的情况相吻合。

对于华润雪花来说,有些更重要的市场,并不能像在四川这样领先,只好处处点火,引发“全面战争”。

在东北,和哈啤拼;在长三角,面对的是哈啤和大富豪;在华南,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珠江。这三家背后,其实都是百威。也对,目前中国市场有能力和华润雪花竞争的,只有百威了。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雪花第三层级的布局,更多的是为了“存在感”。比如说,在青岛占据绝对市场份额的山东落子3个厂,这些布局估计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证明华润雪花中国啤酒老大的地位。

啤酒市场烽烟四起

也许正是因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和全国的竞争对手拼市场份额,华润雪花没什么精力去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在中国的几大啤酒巨头中,雪花的毛利率是最低的。

2016年,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002461,股吧)(002461.SZ)的毛利率分别为37.8%、40.9%、39.4%、39.9%,而华润啤酒的毛利率为33.7%。

区域型巨头常年深耕某一个市场,往往能把资源配置发挥到最佳状态,尽管全国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和市场份额不如全国型巨头,但是在单个区域内的状态最好。

2016年,青岛啤酒(600600.SH)在山东省内的营业收入为136亿元,这是任何巨头、任何区域都不可能再有的事情。

以山东为根据地,青岛啤酒还和燕京啤酒(000729.SZ)共同辐射了华北和中部若干省份的市场,比如说,青岛在陕西称霸,而湖南,则是燕京的天下。

百威通过收购哈尔滨啤酒、雪津啤酒、大富豪啤酒,参股珠江啤酒,强势布局东北、华东和华南,但是,这几块肥肉华润雪花盯了很多年。

如果说雪花和百威的兼并争夺战属于“明争”,那么嘉士伯在中国西部市场的崛起则属于“暗战”。

雪花VS百威,以及青啤和燕京,这些厂商多集中在东部。西部的啤酒厂们远离硝烟小日子过得挺爽,嘉士伯抓住了这个空档,大旗一招,西北啤酒区域巨头们纷纷归顺,重庆啤酒、西藏发展(000752,股吧)(000752.SZ)、大理啤酒、兰州黄河(000929,股吧)(000929.SZ)、宁夏啤酒、乌苏啤酒、青海嘉酿,嘉士伯很快控制了中国西部的啤酒产业。

在西部立足之后,有消息称嘉士伯近期准备竞购朝日啤酒持有的青岛啤酒20%的股份,如果这一交易最终达成,百威和雪花的双雄争霸,又会变成百威、雪花和嘉士伯的三国杀。

当然了,除了这几大巨头,中国啤酒市场还存在大量的地方小厂,好一点的卖省内,还有些只在一个市或者一个县卖。

伟哥在黑龙江北部出差时,在好几个县城都看到他们自有的啤酒,还有一家大型农场企业,旗下也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啤酒品牌,自产自销。

但是,随着中国啤酒市场格局从“大鱼吃小鱼”转变为“大鱼吃大鱼”,以及啤酒市场的整体下滑,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地方小品牌们的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编辑:曹柳萍)

  • 上一篇:MSCI高管:A股纳入MSCI不排除两步并一步
  • 下一篇:4月液晶模组出货量排行榜:信利(00732)排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