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香港金融业有哪些“特色语言”?

时间:2017-08-01 09:41:47

本文选自“广发证券(000776,股吧)香港经纪公司”微信公众号。

香港语言有中文与英文,但在商务与财经领域中,英语还是被广泛使用。香港本地的广东话土洋夹杂,不断地变化演绎,并产生了许多现代的表达方式。

香港有一部叫做《茶煲世家》的电视连续剧,剧名中的“茶煲”,意即由英语Trouble而来,比喻“麻烦之人”。 这种情况其实在金融财经领域表现同样突出。

比如“百分比”,香港本地说成是“巴仙”并出现在正式的书报文章之中。实际上它就是英语Percent的音译。股票价格在一毛钱以下的被称作“仙股”(即英语Cent)。

其实许多词汇两地差异很大。再举例来说:

内地市场通常叫的“做多和做空”,在香港则叫“做好与做淡”;

内地所说的“多方和空方”,香港称“好友与淡友”;

内地的“跳空”到了香港变成了“裂口”;

内地的“下单”,香港变“落盘”;

内地上网时使用“登陆与退出”等词,香港就成了“登入和登出”;

货币单位“分”,香港则统统称“仙”;

税前盈利,香港说成“税前溢利”。

另外,还有一些“香港特造”。比如,红筹股、国企股(即H股)、毫股(股价低于一元港币的股票)、“鱼市”(喻股票上下跳动幅度很大如同鱼在水中上下跳动)、“金鱼缸”(喻香港中央交易所,交易大厅有一看台,隔玻璃可以看到穿金红色背心的交易员跑来跑去,如同金鱼在游来游去。

因此,香港有媒体还专门开发出“缸边新闻”栏目,“鳄鱼潭”(喻凶险的股市)、“大闸蟹”(股市大跌,中小散户如同阳澄湖到港的“大闸蟹”,手脚被捆得牢牢的,股票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不死不活,以比喻小股民的惨状) 。(编辑:姜禹)

  • 上一篇:中国环保能源张睿思和周珏退任独董 姚道华刘量源接任
  • 下一篇:信义玻璃(00868)业绩会实录:17年资本开支30亿 2020年产能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