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平安证券发表研报称,2017年上半年,流动性成为影响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国内出于金融防风险、去杠杆的政策需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和不断趋严的金融监管,使得资金面持续偏紧;而海外美联储加息持续推进,缩表亦即将开启,在我国资本账户管制加强的情况下,依然带来了一定的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内外部因素交织导致上半年金融市场流动性持续偏紧,金融市场利率大幅抬升。
2017年上半年广义和狭义宏观流动性偏紧
狭义流动性主要指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衡量它的数量型指标主要是超储率,价格型指标则是Shibor、R007、DR007等货币市场利率;2017年上半年,平安证券估算的超储率走势回落,以及货币市场利率的抬升,都意味着银行体系内流动性的紧缩。
广义宏观流动性主要可使用M2作为观测指标,并进一步通过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进行分析。2017年上半年以来M2增速的持续下行,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基础货币增速的回落快于货币乘数的攀升;其中,上半年货币乘数的攀升受到房贷和企业债券融资转向信贷的支撑,但在地产调控加码和发债成本缓解的情况下,货币乘数的持续上涨可能难以持续,M2增速的下行更加难以扭转。货币政策重点防风险,价格调控主导地位提升
以2012年为起点的本轮金融业扩张,带来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和楼市泡沫的膨胀;同时,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体系内部规模扩张和加杠杆行为,使得M2等数量型中介指标越来越难以体现真实的信用创造情况,货币政策从数量型为主的调控方式向价格型逐步转变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中国陆续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结构性新型货币政策的推出、利率走廊的建立等工作,价格型调控工具在货币政策中的主导地位提升。
2016年2月以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出现转向的迹象:一是货币政策从中性偏松转向偏紧,二是房地产政策全面收紧。
下半年货币政策易紧难松,在实体经济表现稳健,金融防风险,国企去杠杆的情况之下,央行难以复制2013年钱荒之后连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操作。
1)中美利差的再度走阔使得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内溢"效应将显著减弱。
2)上半年宏观经济表现超出市场预期,下半年以地产、汽车、基建等为代表的需求侧动力将减弱,但在出口和制造业投资的支撑下,经济仍将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其下行压力远远小于钱荒后2014年的状况,货币政策不存在大规模刺激的必要。
3)尽管金融市场利率处于高位,且大概率将带来实体贷款利率的上行;但当前较高的PPI水平使得企业面临的实际利率并不高,市场利率上升对实体融资成本的负面影响可能也较为有限。
因此,平安证券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中性姿态,不过考虑到当前利率水平已经较高且十九大前存在维稳市场的需求,货币政策亦难进一步大幅收紧,且不排除类似6月呵护流动性的操作出现。资金面紧平衡现状将延续,流动性维持紧而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