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饮料新品“瘦身”上市变相涨价

时间:2017-05-12 22:00:30

本报4月28日讯(记者苑菲菲)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饮料大战,许多品牌接连推出新品或者更换新包装。然而细心的市民却发现,虽然新品价格未变化,但不是包装换了,就是容量少了。 28日,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变化在饮料市场悄然上演,铁罐成了铝罐、塑料瓶装变薄、容量“缩水”……而变化的背后,是厂家将原料涨价的成本变相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结果。

“饮料瓶子越来越不值钱了。”家住天山小区的刘女士卖掉攒了很久的各种饮料瓶,本以为王老吉的罐装饮料瓶还是0.9元每斤,可废品回收人员踩扁了几个瓶子后告诉她,这些都是铝的,只按5分钱一个回收。“现在铁价越来越贵了,最近王老吉这个包装都慢慢换成铝的了。”回收废品的师傅说,饮料瓶子近来变化挺大,除了铁换铝,一些厚塑料瓶也大都变薄了。

28日,记者调查发现,饮料市场不少刚亮相的新品包装都悄然发生着变化,部分饮料在悄然“瘦身”。宁夏路某大型超市内,夹杂在一排600毫升装可乐中的雪碧冰茶味饮料颇为引人注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可口可乐旗下新推出的产品。记者看到,虽然饮料的价格仍是2.5元,却比传统600毫升的雪碧饮料少了100毫升,若没有数字标识从外包装根本无法辨别。而这种小变化在饮料新生代身上并非个例,娃哈哈集团新出的几款果味饮料都是350毫升装,虽然销售价都在3元左右,但比起其他果汁容量少了很多。另外统一果汁换装后也由500毫升降到450毫升,而雀巢的“原叶”系列茶饮料都成了480毫升。

“光图新鲜了,真没注意这个容量问题。”一位正在选购饮料的女士说,平日只关心饮料的价格而对规格却并不敏感。而其他随机接受采访的市民也都表示,大都不注意饮料容量的变化。“现在都搞这些名堂,牛奶换包装后变少了,现在连饮料也这样。”很多市民认为,饮料若加容量就会在包装上大肆宣传,而减少却不做任何说明,这实际是一种变相涨价。

对此,相关人士认为,这是企业将上涨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带来的结果。据了解,近来铁和石油等资源产品的价格有所上升,而饮料包装作为这些产品的附属品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消费者是价格习惯型,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远远高于对外包装和净含量的敏感,在现在饮料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方式较直接涨价易被接受。”

  • 上一篇:中国乳业:下一个十年的竞争力在哪里?
  • 下一篇:乳品新国标发布 以科学的标准规范乳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