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陕西、新疆和甘肃等西北地区采访专家时了解到,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石油消费量急剧增加,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可由于进口渠道单一,忽略了与我国新疆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亚5个能源丰富的国家以下合称中亚五国,为了保障西北乃至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加强与东亚五国的能源合作已经刻不容缓。
我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石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9年,中国原油消费量由2 .41亿吨上升到3 .88亿吨,年均增长6 .78%,原油净进口量由5969万吨上升至1 .99亿吨,对外依存度也由24 .8%飙升到51 .29%。同时,中国石油进口源和石油运输线相对单一,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风险。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而且中国的原油需求将越来越大,未来在原油进口方面预计会越来越多。”新疆大学经济学教授何伦志说,然而,中国原油生产却呈现下降态势。2009年国内原油产量18949万吨,同比下降0.4%,相对于2004—2008年2.3%的年均增速而言,原油生产明显减缓。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第六位的石油生产国,1992年前一直向日本等国出口石油,从1993年起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大于出口量,中国开始变为石油进口国,1999年包括石油产品在内,中国一共出口1362万吨,进口5743万吨,现在每年进口量超过亿吨。“当然,石油进口增长主要原因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石油的需求也在增加。同时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兰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高新才说。
记者了解到,面对石油需求必将急剧增加的形势,我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主要是加大石油资源的开发。可我国的石油资源有限,到1999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藏200多亿吨,石油剩余可采贮藏仅为20亿吨。最近几年我国的原油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8亿吨左右的水平。现在不仅很难增产,而且有枯竭的可能。同时开采难度逐渐加大,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资源枯竭造成的剩余劳动力的负担也日益加重。
何伦志告诉记者,基于石油能源现状和发展需求,以及应对世界各国战略的需要,迫使中国政府必须考虑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石油能源扩展,这就对优化中国海外石油进口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09年中国进口原油1亿多吨,其中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占比超过70%。由于石油运输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使得中国海外石油一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中亚国家作为中国的邻国,其形势变化、大国在中亚的角逐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地区动荡,都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威胁。
另外,记者了解到,过去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一直占有非常大的比重,1990年为76%,到1999年则降到67%。相反,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1990年为17%,1999年增加到23%。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石油消费量也在急剧增加。石油消费量1999年为2亿吨,而产量只有1.6亿吨,进口量4000多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20%,预计今年我国石油的进口量将比上年还有所增加,净进口原油将超过2亿吨。
“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中国经济将很难长时间维持。必须改变我国原油的进口结构。”何伦志说。
与中亚五国能源合作空间巨大
何伦志说,中亚五国不仅与我国有3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以及多个跨境民族,而且位于全球能源资源地缘政治版图的心脏地带,现在远未成为中国现实的能源基地,必须加强同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确保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中亚五国石化能源储量超过300亿吨油当量,其中哈萨克斯坦石化能源储量达269亿吨油当量,土库曼斯坦石油储量为120亿吨油当量,天然气储量为24 .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不仅拥有丰富的石化能源,其水电潜力也十分巨大,年发电量相当于1400万吨和2730万吨油当量。而中国石油储量极为有限,只有17.2亿吨,目前中国原油进口高达1亿多吨,仅次于美国。由于汽车工业的高速扩张,中国需要大量的液体燃料,以保障交通运输业的正常发展。据国际能源署分析,今年中国石油需求依然会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将有80%依赖进口。
“中国和中亚五国在能源资源上的差异,展示了两者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建立与之相连结的战略通道具有重大意义。”何伦志说。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亚国家越来越把中国看成理想的合作伙伴。2001年6月,中、俄、哈、乌、吉、塔六国签署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任务是推动成员国在安全、经贸、金融信贷、科技、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其中能源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内部的一个重要方
面。另外,中国西部大开发和“西气东输工程”也成为连结中亚、远东与东北亚的石油大陆桥,这条管道将中亚国家的利益与中国联为一起,是我国积极开拓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改善能源供给,确保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目前中国除了开展中俄原油管道与长期原油贸易之外,还在2009年底建成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每年可获得约7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中国全年的天然气消费总量。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华林4月1日在沪表示,我国的天然气占一次能源利用率仅为3 .8%,远低于发达国家24%的水平,预计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占一次能源利用率将达10%,为此中石油正加快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并积极开展海外合作项目。2009年,中石油油气战略通道和骨干管网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天然气业务持续快速发展。中亚天然气管道A线工程、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同步建成投产,中俄原油管道全面开工建设,国内油气骨干网建设有序推进,西气东输二线东段等管道建设快速推进。预计中亚天然气管道对西气东输二线的供气量在2010年将达到60亿立方米,在随后的3-4年中,将逐步达到300亿立方米的满量供应。
中亚石油成能源大国争夺焦点
何伦志说:“尽管如此,目前中亚还没有成为中国现实的能源基地,中国从中亚获得的能源数量尚未达到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未来的能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中亚与中国近邻,其丰富的能源资源正好可以成为中国能源缺口的补充。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约50%来自中东,约22%多来自非洲,中国对中东和非洲石油的依赖超过70%,这一比重显然过大。考虑到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现实和潜在的不稳定性,中国石油的稳定供应存在很大风险。”
高新才告诉记者,现在对于中亚五国而言,正是处于群雄割据时代,我国现在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广泛发展与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扩大石油进口来源地,拓展石油进口渠道,有利于确保未来中国的石油安全。如果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能够取得突破,使每年从中亚进口石油从目前的不到100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那么届时中亚能源供应也将占中国能源进口的10%以上。在俄罗斯和中亚两个方向获得稳定的能源基地后,中国可保证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风险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分散。这样,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格局将基本形成。
记者了解到,由于全球石油自然分布极为不均衡,尤其是“911事件”后,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上扬并一度突破了每桶100美元,尽管受经济危机影响,价格有所下降,可今年再度上扬,到4月初,每桶已经突破86美元了。面对将来中国对石油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进口量加大,会进一步刺激国际石油价格,有可能导致国际石油市场出现新的混乱。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石油消费主要依赖进口国力也难以允许,同时进口石油还有一个海上运输通道和运油航线安全等问题。
中亚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居世界第三位,故在该地区除俄罗斯的传统影响外,美、日、澳、欧盟等西方发达大国以及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也都以“反恐”、“禁毒”、“合作”等名义,瞄准中亚石油资源。能源使中亚地区已经成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印度等能源消费大国和地区博弈的对象。由于俄罗斯对这些原苏联共和国的影响力将日益减少,中、美等能源消费大国在中亚展开的争夺战已经越来越激烈。目前,哈萨克斯坦同意向受到美国支持的、绕过俄罗斯和伊朗的英国石油公司管道向西方输送石油,使得西方更容易获得里海油田的石油,同时缓解对俄罗斯和中东能源的依赖。
当然,未来中国对外石油依赖程度将处于较高水平,按照目前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缺口约在2.5亿吨以上。上海社科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进口石油的地区所占比例为:中东45%-50%,非洲25%,亚太5%,俄罗斯和中亚20%-25%。除去俄罗斯的部分,从中亚进口的石油约占7%-10%才能满足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但中亚地区国家众多,在石油资源的相互争夺上也相当激烈,再加上俄罗斯、伊朗以及英美等国家的介入,使得该地区的石油开发面临非常复杂的利益分配格局。
多管齐下增加中亚石油获得量
何伦志和高新才等人建议中国应该采取抓住重点攻关战略,加强与中亚产油国间的合作,逐步扩大在中亚石油开发中的话语权,稳步增加中国对中亚石油的获得量。比如加大与主要产油国例如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等发展双边关系,建立良好互信的政治经贸环境,并有重点地建立中亚石油开发桥头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应保持同中亚主要产油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尽量避免陷入到中亚产油国之间的纷争之中。
其次,采取稳步推进战略,在目前年进口中亚石油超过600万吨基础上积极扩大战果。目前国内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都已经成功进军中亚,中国在中亚石油开发中的地位进一步牢固,但考虑到未来中亚石油产量的巨大潜力,中国石油企业除了积极提高对中亚石油的勘探和生产投资外,还应加大对中亚国家的油气勘探、生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以达到在提高中亚国家石油产量的同时提高中国对中亚石油获得量的目标。
总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包括新疆在内的部分省区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仅靠这些有限的能源来源根本满足不了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目前,中国在能源方面除了大力开发国内的能源资源之外,也应像世界其他能源短缺国一样,充分利用周边中亚国家的能源宝库,既能够推动中国同中亚各国的经贸发展,也能够促进新疆、乃至整个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满足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
神华宁煤集团董事长王俭说,为了保障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经济稳步健康的发展,我国还应该加快替代石油及其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石油及其产品的替代品主要是指合成甲醇、二甲醚、煤液化油等。煤炭通过转化可以制成甲醇、二甲醚、合成油品等洁净液体燃料。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充分利用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大力开发以煤代油的技术,增加石油产品供应,多元化降低我国石油风险,及早考虑煤炭供应与消费的多元化已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记者 武勇 毛海峰 赵春晖 连振祥)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