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和产业“升”机降临

时间:2010-04-22 00:00:00

“展出面积110000平米,展位超过5000个;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2100多家展商参展,其中15个国家组团参展;超过700种医疗新产品上市;来自100多个国家超过120000人次到场参观。”

对比第6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医博会”),本届医博会官方发布的上述统计数字再次印证了医疗器械产业潜在的发展空间和规模。

与此同时,同期举办的医博会系列论坛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同样令人振奋。基于新医改和新兴战略性产业政策实施的契机,有专家认为,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和产业本身已经具备跃升条件。

一“票”难求

对于参加本届医博会的外地企业代表来讲,一“票”难求成了他们最为直观的感受。

4月17~20日,深圳关内400元以下的酒店标间一房难求。除了房票难求,展位票同样相当紧张。18日是本届医博会正式开幕当天,一位正在深圳会展中心正门口进行大会登录的企业代表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此次医博会展位十分抢手”,他们想买展位但最终也没买到。

本报记者在展会现场注意到,本次医博会不仅有来自国内35个省的医疗器械企业组团参展,还有一些国际企业被中国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所吸引,选择到中国开拓市场。作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最大的贸易、交流平台,医博会正受到越来越高的外商关注。以医博会专业分区中面积最大部分——CMEF Imaging展区为例,这一以医学影像技术融合为主导的展区,GE、西门子、飞利浦、锐珂、岛津、富士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均盛装参展。

此外,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展团组团参展外,今年,澳大利亚、巴西也加入到了国家展团的队伍,这使得国际展团数量达到15个,展商数量达到400余家。

本次展会的主办方国药励展认为,“国际企业的直接参展在提升展览国际化水平的同时,也将国际上的先进医疗技术与最新产品带进国内市场,这将为国内医疗产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新医改良好预期

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医疗器械及相关产品、服务的展览会,医博会一直以来都是这个行业最大的学术展示舞台。本届医博会共举办了16场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会议论坛,这些旨在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高水平会议,今年一个较为突出的特色是,这些会议或多或少都提到了新医改政策对医疗器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新医改环境下,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医院的热点之一。医博会主题论坛之一的第五届国际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高峰论坛暨第二届深台港澳医学与健康科技研讨会,就围绕医疗与健康信息技术新进展展开了“移动健康与远程医疗技术”和“面向社区和家庭医疗的医疗器械与医学集成电路设计”两大方面的研讨。

19日召开的“2010全球医疗器械集团采购高峰论坛”也以医改为切入点,探讨了通过集团购买方式来降低医疗器械采购成本的可行性,该论坛还邀请了国内外有丰富经验的集团采购经理人,来介绍集团采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共同探讨医疗器械集团采购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优势。

产业跃升契机来临

一位出席医博会论坛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专家表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力量积蓄,目前具备了跃升条件,已经基本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医疗器械研究体系。据统计,中国在医疗器械相关领域期刊发表国际论文数在世界排名已经升至第7位,申请的国际医疗器械类专利数在世界也排到了第5位。

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的促进下,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目前,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京津环渤海三大区域已经成为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据悉,以深圳市为例,统计显示,该市目前已有4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其2009年的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超过120亿元,约占广东省的一半。

此外,鉴于“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被政府多次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出台将有望推动医疗器械技术快速发展,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为产业提供了最佳契机。


  • 上一篇:用中药稳定血管内斑块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下一篇:原料药出口开局不利后市反弹也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