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28日)上午,在中钢协三楼的会议室内,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国内钢铁企业可以和三大矿山公司就铁矿石问题进行分别接触。有分析认为,罗冰生的这一表态,意味着中钢协已经放弃了此前一直强调的“在中钢协的组织协调下统一行动”原则,这也基本宣告了2010年铁矿石谈判已经结束。
铁矿石谈判“曲未终人已散”
声音:部分钢企沉不住气私订协议 矿商和钢企撕破脸
3月底,中钢协曾做出最后一次反制,在了解到国内钢企当时铁矿石库存量能够支撑两个月后,号召国内钢企未来两个月不再进口铁矿石,以抵制三大矿山的垄断行为。但仅一个月后,部分国内钢企已沉不住气,私下和三大矿山接触或签订购买协议。对此,中钢协只好允许中国钢企可与三大矿山签约。
而此前一直坚持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的中钢协昨日也改口承认出现供不应求。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指出,去年,除中国保持上升外,全球其他铁矿石进口大国均呈需求下滑态势。而今年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一季度,不仅中国粗钢产量增加了24.52%,全球其他国家粗钢总产量也增长33.03%,其中,日本增长50.7 %、欧盟增长37%、韩国增长29.1%,中国台湾地区更增长51.5%。也就是说,今年全球钢铁大幅增产造成了铁矿石供不应求局面。
全球铁矿石供不应求以及三大矿山在供给端的垄断地位,使得三大矿山在谈判中毫不让步。“现在的铁矿石谈判已经不是谈判了,而是三大矿山采用最后通牒的方式给钢企发涨价通知,还要让钢企限期答复,不接受就拿停止供货相威胁。”罗冰生稍显激动地说。他进一步指出,三大矿山现在由金融资本控制,其特点是千方百计追求当前的最高利润,而不考虑企业发展的长期利益。根本抛弃了长期以来铁矿石供需关系和铁矿石谈判的双赢基本原则。“本来矿商和钢企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现在双方已经撕破脸了。” 详细>>>
中钢协放弃“组织协调下统一行动”原则
声音:暂时还无力改变铁矿石季度合约这一游戏规则
很多业内人士将罗冰生的这一表态理解为中钢协实际上已经放弃了此前一直强调的“在中钢协的组织协调下统一行动”原则。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院张琳认为,中国短时期内,还 无力改变铁矿石季度合约这一游戏规则,现在能做到的只有适应它:
铁矿石谈判2009年季度合约从当前来说,只有三个月的短期定价体系,打乱了钢铁产业链上各行业沿袭已久的商业模式。不过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来否定它、排斥它,因为季度合约是个过渡阶段;未来,铁矿石肯定走向指数定价。对于我们中国来说,短时期内,还无力改变这一游戏规则,能做到的只有适应它。在目前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认为,中国应该积极发展我们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大宗原材料期货市场建设,来应对目前铁矿石的定价危机。
声音:中钢协对手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首先,最直接的对手就是三大矿山,掌握了全球海运铁矿石70%份额的三大矿山在谈判桌上强硬且强势,并通过“断供”和操纵海运市场等方式在场外进行逼宫。中钢协不是钢企托拉斯,只是一个比较松散的行业协会,既无法让所辖企业做到步调一致,也无法形成市场意义上的筹码。
其次,三大矿山背后站着的是有“门口的野蛮人”之称的国际投行,后者持股三大矿山并派驻董事,在谈判中对处于下游的钢企“狮子大开口”。投行一方面对市场预期施加有利于矿山的影响;另一方面推动铁矿石定价的金融化,以图从买空卖空中获取收益。也许就如郎咸平所言,“那是一群坏人”。回过头不难发现,中钢协关于市场供求关系的预测和分析,往往都湮没在投行的各种“科学报告”中。
第三,中钢协管不了铁矿石贸易商。在月初的行业闭门会议上,中钢协就按捺不住,指责贸易商的炒作推高了铁矿石价格,与代表贸易商利益的五矿商会“打了一架”。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此前表示过,就是那些中字头、国字头的企业进矿最多。在名义上,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只有112家,但中钢协在本月初表示“至少有200家”,业界更是有人表示,算上从事倒矿的中小贸易商,“没有1000家也差不多”。这显然不是中钢协所能应付的,无论是从职权上,还是从监管成本上。
第四,中钢协代表的是国内大钢厂的利益,不代表数量众多的中小钢厂,中小钢厂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对中钢协的各种“三令五申”基本上是虚与委蛇。去年的铁矿石谈判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小钢厂集体“倒戈”,从而让三大矿山在最困难时期缓过了这口气。
最后,体制的羁绊让中钢协更是无力回天。进口铁矿石价格“双轨制”这一极具计划色彩的制度为寻租者提供了套利空间,提供了囤矿、炒矿的温床,因此进口铁矿石量远远超出实际需求。面对倒矿高达100%的利润,中钢协规定的3%代理费难免不落得个一纸空文的下场。虽然也表示对违规会高举大棒,但吓得住苍蝇,吓不了老虎。显然,只掌握着“核发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中钢协无力协调这些矛盾,因此在昨日呼吁铁矿石谈判应作为战略问题提高至国家层面解决。其实,铁矿石谈判已经深嵌于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经关系中,不在体制上有所触动,不在行业格局上有所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还要继续下去。 详细>>>
聚焦:从关注原料采购策略转移到结构调整问题上
声音:中国钢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唯一出路只有调整产品结构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院张琳指出当前中国钢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唯一出路只有调整产品结构:
大家目前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三大铁矿石提出的定价体系转变带来的原料采购策略的问题上,往往忽略了这种结构调整的问题。虽然对当前来说,供需状况还算比较合理,但是结构优化仍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粗钢产量上生,但是吨钢利润逐年下降这样的一个局面建议我们的钢铁企业不断的通过技术的提升把结构优化注入大量的科研开发还有资金的投入来提高我们整个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另外我们钢铁企业也需要加强自己的风险意识,积极地采取减少库存、降低成本,通过资金保值期货这种工具来实现规避价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