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聚力科技企业成长 陕西发布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

时间:2022-04-21 00:00:00

4月14日,陕西省政府网站发布的《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下称《倍增计划》)提出,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中的规模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即: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0家,力争新增3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上市。“陕西科技资源丰富,这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科技活力得到了很好的释放,随着倍增计划的出台,对于加快陕西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加速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及助推陕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智库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一带一路”国际资本交易中心科研组长单英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真金白银”助推“倍增计划围绕‘登高’‘升规’‘晋位’和‘上市’工程推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举措,为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陕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屈晓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四项工程主要目的是要做大、做强、做优科技型企业。具体来讲,“登高”工程是为推动科技型企业基数倍增;“升规”工程聚焦重点产业链,将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作为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对象入库培育,每年遴选350家左右重点企业,加强帮扶、指导、服务;“晋位”工程是对于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上市”工程是助力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同时,陕西更是拿出“真金白金”进行扶持。对首次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每户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优先支持;对首次认定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每户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经认定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给予20万元-50万元补助支持,发展成效突出的大学科技园给予不超过200万元奖励。此外,为了促进成果专利“高质”产出,陕西通过开展税收服务“春雨润苗”专项行动,鼓励市(区)按照最高不超过研发支出40%的标准(最高200万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研发成果予以奖励。同时,聚焦能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实施省科技重大项目,对纳入重点重大项目的给予项目总投入50%的配套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设立科技型企业上市支持计划项目,通过拟上市企业培育立项的,给予企业“户均”100万元科技专项支持。专家建言要主动借力资本市场科创板设立以来,陕西目前以1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数量排全国第10位,在西部落后四川排在第二位。“整体来说,陕西科创板上市取得的成绩不错,但和陕西的科技资源相比,还是具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单英骥表示,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运营状况就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科技类上市公司的数量就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单英骥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多科技企业的上市力度,要创新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利用好各项投资基金,并且建立相应机制,充分调动创投机构的积极性。在屈晓中看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要主动借力资本市场,吸引各类投资者,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渠道。对于一些尚未达到A股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应鼓励其在新三板上市融资,“一方面,引导基础层企业充分利用改革的红利,进入创新层和精选层,为下一步更多企业转板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加大后备企业库建设,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尽早在新三板挂牌。”去年,为深化与交易所战略合作,推动各地、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把资本市场服务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陕西推动开源证券、陕西股权交易中心、西安企业资本服务中心等共同成立政策性服务机构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此次《倍增计划》提出,深化与上海、深圳、北京、香港等证券交易所和全国股转公司战略合作,强化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功能。设立陕西股权交易中心秦创原专区,做大做优科技创新专板,组织推动科技型优质企业集中挂牌、直接融资,为企业提供差异化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屈晓中建议,通过进一步强化陕西资本市场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后备企业推荐、筛选、培育等工作机制,并构建多部门联合推进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推动更多的科技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此外,要强化对社会科学类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单英骥表示,陕西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针对的是科技研发、生产类企业,却忽略了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科学决策和分析”服务的社会科学类企业的潜在市场与潜在价值。他举例说,在2021年公布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中陕西仅有1家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换并为自贸区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从而说明陕西乃至全国范围内此类高新技术企业和机构都存在很大空缺,因此,要重视培育社会科学研究类高新技术企业,让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政府决策、科学发展、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企业决策提供更科学、更具前瞻性的决策指导。”

转自:证券日报网

  • 上一篇:工信部多举措支持在沪重点企业稳生产
  • 下一篇:江苏推新组合式税费“政策红包”助企纾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