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六大关键词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宏观经济信号

时间:2022-03-07 00:00:00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中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和趋势,以及和前两年在综合判断上的新变化,让我们得以一观2022年经济的大走势。关键词一:总基调稳、保报告原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总基调上,均为坚持稳中求进。今年的表述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增强有效性。2021年的表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可持续性。2022年中国政府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已定。有市场分析认为,今年第一季度把GDP增速稳住,第二季度开始反弹是相对乐观、符合预期。  关键词二:GDP增速 5.5%报告原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总基调之下,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对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进行了细化。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据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我们认为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实现的。报告指出,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稳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就业、保障民生。预计今年新毕业大学生1076万人,比去年多增加了167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明显大于去年,必须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速。此外,部分企业、行业、地方政府还面临一定的债务压力,也需要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速才能防止出现债务风险。关键词三:形势判断爬坡过坎报告原文: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在形势判断上,2022年的表述有明显的不同。谈到今年工作,面对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李克强总理用了必须“爬坡过坎”来形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力条件。在2021年的表述中,对形势的判断描述为“我国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爬坡过坎,新坐标正在召唤。关键词四: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报告原文: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延续,但表述强调了要提升效能,精准、持续被突出。在2021年的表述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在3月5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赤字率适当下调,是保持财政可持续的重要举措。今年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预算下降0.4个百分点,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但通过跨年度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万亿元。这个资金量,相当于提高赤字率一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强度是有保障的。”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分析,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一是全年财政赤字率安排在2.8%左右。二是专项债发行额度在3.65万亿元左右,虽与去年持平,但加上去年已结转的专项债资金在1.4万亿左右,二者资金合计超过5万亿元,2022年可使用资金约是去年的两倍,仍然保持较大的强度,能够有效地拉动基建等方面的投资。三是减税与退税并举。四是将大幅度加大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支持地方政府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可以看出中央对提升政策效能,保持精准、可持续的重视程度。虽然赤字率有所下降,但2022年积极财政政策实质性的力度比2021年要大。更大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有效地助企纾困,促进稳就业保民生,推动投资与消费的增长,助力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关键词五:减税降费 “放水养鱼”报告原文: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在财政政策中,财政赤字、专项债券以及减税降费都受到了更高的关注,尤其是减税降费的政策“组合拳”。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宏观政策延续疫情发生以来行之有效的支持路径和做法。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港口等运输保障。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信贷投放,继续执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超过40%,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以有力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补助资金直达市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关键词六: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报告原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2022年,货币政策提及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2019年以来,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基调,强调“灵活适度”。疫情以来,对货币政策的表述在“灵活适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导向”的内容。到2022年,货币政策的表述又回归为“灵活适度”。同时,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从疫情前“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转变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等。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货款利率、減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人民银行在2月11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亦指出,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注重充分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融资需求,着力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实现总量稳、结构优的较好组合。

转自:财联社

  • 上一篇: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 下一篇:政府工作报告11大亮点传递重磅信号!权威解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