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之下,利好政策持续助力,氢能产业日趋成为热门赛道。继氢能出行助力北京冬奥会之后,本月又有两则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在多位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相较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传统燃料,氢气具备能量密度大、反应零排放的天然优势,是我国碳中和目标下理想的清洁能源。为加速推进我国氢能行业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氢能行业的扶持政策频出,此外叠加产业经济市场广阔,氢能融资项目数持续增长,相关企业加速布局,我国氢能行业发展将迎来加速期。《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交通运输、储能、工业、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氢能产业链产业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也纷纷入局其中。各方入局氢能产业链根据万联证券的研报,氢能产业链分为制氢、储运、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相比锂电池产业链而言,氢能产业链更长,理论经济价值含量更大。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到2030年/205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3500万吨/60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10%。面对巨大的蛋糕,不少上市公司也纷纷高调宣布进入氢能领域,且超过三分之一的央企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2021年初,站在“十四五”规划的起点上,各大电力企业频频对外发布清洁能源发展目标,传统电力公司向清洁电力转型的迫切与决心可见一斑。其中国家电投走在跨界氢能的最先列,2016年就开始进军氢能产业,其氢能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央企专做氢能的二级单位。在持续的技术研发下,国家电投氢能公司的“产品线”正在不断取得突破。2020年9月份,该公司自主化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产品氢腾FC-ML80/FCS65发布。此后,国家电网、华电集团、粤水电等主要电力企业也都纷纷跨界氢能领域,开始燃料电池发电等研究发展。2021年3月,隆基股份(601012.SH)通过全资子公司隆基绿能创投与上海朱雀投资合资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大力发展光伏制氢;同月,阳光电源发布国内首款、最大功率SEP50PEM制氢电解槽;5月,晶科科技公布了布局光伏制氢的消息;7月,协鑫新能源成立高达100亿元的氢能产业投资基金;8月,林洋能源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军氢能。南京林业大学宋建忠博士表示,氢燃料电池作为氢能利用的重要组成,在能源供应(供电、供热)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可发挥极大作用,给氢能经济向下游延伸提供了支撑,更进一步的实现化石能源替代,助力双碳目标达成。产业迎政策风口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宋建忠认为,该文件有利于含氢能产业在内的多种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扫除当前的体制机制限制,属于是从根上厘清发展脉络。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又联合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钢铁、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炼油等17个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旨在指导各有关方面科学有序开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工作。在华北电力设计院田江南看来,实现碳中和目标需从能源供给侧和能源需求侧进行碳减排。能源供给侧进行碳减排的主要手段就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化替代,能源需求侧进行碳减排的手段之一就是节能提效。2月11日四部门发文主要是能源需求侧的碳减排,目前我国炼油行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水泥行业等存在大量的落后产能,有巨大的提质增效空间。可通过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污染物减排、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式,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因此,“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做到物尽其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从确立电动汽车“三纵三横”战略,首次将燃料电池作为国家级研发重点开始,我国对于氢燃料电池的推广政策经历了由调整到稳扎稳打的过程。2002年,“十五”国家高科技技术研究发展规划(863 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确立了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为“三横”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研发布局。田江南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氢燃料电池是在绿氢替代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国家对其定位于氢能应用领域的一个分支。氢能应用领域含:氢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石油重整、石油精制、石油裂化、发电机冷却、电子行业、食品行业、玻璃行业、氢燃料电池、氢能发动机等。近两年,伴随着十四五规划和双碳目标的要求,我国能源结构将面临着巨大调整,氢能来源体系也将会有巨大改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绿氢替代化过程。“绿氢”就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绿氢替代”就是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替代原有氢能来源体系中大量的“黑氢”、“灰氢”。完成一定比例的绿氢替代化之后,才能实现氢能应用领域的减碳、脱碳路线。 氢燃料电池可以用在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领域,也可以用在固定式电站、移动式发电设备、充放电储能设备领域中。2019 年,国务院首次将“推动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氢能源的发展拉开了新篇章。2020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暂定为四年。示范期间,五部门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地区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田江南认为,氢能源相关奖励分为氢燃料电池推广应用领域的奖励和氢能供应领域的奖励。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不同在于采取“以奖代补”鼓励氢能源更加精准,讲求“钱花在刀刃上”。一是可有效解决骗补的问题,氢能“以奖代补”要求企业或者城市群在按照规定的条件运行一定时间后,经验收合格才会发放奖励。二是倒逼关键技术的提升,氢能“以奖代补”设置的奖励条件和目前的技术水平相比相对高一些。此外,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了氢能作为未来潜力产业的重要地位。2021年12月,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随着2021年下半年以来氢能政策升温,国内各地氢能产业再度迎来发展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30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氢能发展,有50多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据统计,2022年1月,全国共有15个省市出台了氢能相关政策累计28条。山东、上海、甘肃、四川、宁夏、天津、浙江、江苏8省市1月都出台了不止一项氢能相关的政策。
转自: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