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交易商协会12月29日发布的2021年11月债务融资工具业务统计数据显示,11月发行债务融资工具1036只,发行金额8920亿元,相较于10月份的721只6999亿元的发行规模,在融资规模上增加27.4%,在发行只数上则大涨了43.7%。具体来看,在11月发行的近9000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中,资产支持票据822亿元、短期融资券493亿元、中期票据2851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874亿元、超短期融资券3869亿元、熊猫债4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房企在11月份的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前的11月9日,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曾举行部分房企座谈会,并在是次会议上透露出相关企业主体将可以重启中票和短融等融资工具的信号。此后,多家央企、国企和城投公司陆续发行债券。11月18日,建发房地产集团公告,正式发行2021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据,发行金额为4.4亿元,面值100元,采用固定利率,发行期限5年。11月12日,招商蛇口更是公布高达60亿规模的融资计划,包括30亿元中期票据,拟用于偿还其他债务融资工具;30亿超短期融资券,拟用于偿还“21招商蛇口SCP002”债券。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11月,房企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285亿元,环比增长128%,但能够发债的公司主体以国资背景为主,民营规模性房企融资依然未见实质性进展。另外,11月份,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的迅速升温,与央行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要求也不无关系。由于试点期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不在要求,势必提高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效率。近年来,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信用风险事件频发,评级行业乱象引发各方重视,比如评级虚高、事前预警能力弱、缺乏独立性等。为规范评级行业,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管理。8月11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使用外部评级的自主性,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市场化改革,央行决定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的要求。而8月6日,央行会同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主要从加强评级方法体系建设、完善公司 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信息披露等五个方面对评级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对此,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指出,取消债券发行强制评级要求后,评级选择权将交还市场,进一步推动评级行业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从长远来看,随着债券市场前期积累的信用风险持续释放,市场对高质量的评级服务需求依然存在,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认可度,将成为发行人选择是否评级的决定性因素,这将有助于逐步建立起行业声誉机制,形成基于评级质量竞争的市场新秩序。(记者 钟源)
转自: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