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供应链整合 精细化运营 跨境电商行业进入发展成熟期

时间:2021-12-28 00:00:00

数据显示,2020年,近六成消费者的海淘主场已从海淘或代购,变为跨境电商平台。国内消费者通过个人代购选购海外品牌的时代或将渐渐远去。这场转变是由多重因素影响以及多方参与者共同推动的结果。国际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电商生态助力传统零售行业升级,消费升级让大众对优质进口商品和多元全球品牌的需求逐年提升。2021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跨境电商进出口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6036亿元,增长44.1%;进口2831亿元,跨境电商行业正迈入发展成熟期。这一阶段,供应链整合、精细化运营、沉浸式购物等创新商业模式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疫情之下逆势增长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不断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我国跨境电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正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引擎。在传统外贸行业发展受阻、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国家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高度重视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从《“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十四五”时期商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到近期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各项政策都为跨境电商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跨境电商市场潜力巨大。从数据角度分析,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31.1%。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1%;进口0.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验放进出口清单达24.5亿票,同比增加63.3%。随着未来消费者逐步适应电商购物,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仍能维持稳定增长。由此可见,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陷入危机,我国跨境电商却呈现逆势增长。中国跨境电商有着“全球货源基地”的制造基础,拥有优质的供应链资源。虽然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但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相比仍然较低,在未来一段期间内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仍将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一大优势。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制造业上下游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为跨境电商提供丰富、优质的产品。同时,作为中国外贸的重要力量,出口跨境电商也为中国制造业创造动能,并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繁荣。国内完善的物流体系进一步助推电商行业发展。据国家邮政总局的统计,2021年1—11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1628.6亿元,同比增长17.1%;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409.3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国际、港澳台业务量为14.4亿件,同比增长29.9%。电商物流行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电商市场发展服务的基础条件得以持续发展改善。差异化布局抢占蓝海对于跨境电商行业,人和货之间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都比常规销售行为更远。因此,如何打造一个高效连接消费者与跨境商品的消费场所,成为品牌方与商家的关键课题。首先是商品多样性。过去,国内消费海外品牌的热门品类多是化妆品、奶粉、保健品、奢侈品等。而当下国内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个性化消费趋势增强,让消费者对海外商品品质和品类的需求大幅提升,热门品类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胃口,小众品牌和独特商品更能打出差异化。同时,对于卖家和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商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由物流、客服、支付方式等一系列叠加服务。为了保障消费者从购买、物流到售后的一整套完整的消费体验,稳定的货源、完善的供应链、正品保障和售后服务,是所有卖家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另外,随着跨境网购走向常态化,消费者需要更加直观生动的购物体验。90后、00后等年轻群体对社交互动、优质内容、文化内涵日趋重视,新一代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的实用性,也关注产品购买的场景、以及购买行为体现出的个性和价值。疫情对品牌方和消费者均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疫情进一步加速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商品采购。另一方面,疫情的爆发也加速了零售企业布局数字化零售和全渠道融合的进程。品牌零售商多加大数字化业务布局并尝试视频购物、虚拟试装等业务,在抵御实体零售客流减少影响的同时,顺应消费习惯进一步向线上迁移的趋势。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竺彩华表示,要保持跨境电商发展的先发优势,要从产品和品牌打造、交易全流程创新、国际规则构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产品才是王道,首先要做好产品和品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美誉度。第二要靠创新,尤其要推动跨境电商交易全流程创新,打造全球领先的跨境电商治理模式。第三要积极参与全球跨境电商规则构建,为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四要大力培养人才。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据阿里国际站预测,中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缺口超过600万,需要教育等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认为,中国跨境电商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必须审时度势,找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一要抢占蓝海市场,做好差异化布局。在设计、产品及运营等方面,找准发展方向,做出特色,精细化运营,抢占商机。二要从速度和效率上入手,将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投入实践,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降低运营成本。要与物流企业密切合作,在海外建仓,贴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三是要推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降低通关时间、成本和便利结汇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除须关注与传统外贸业务类似的风险外,还涉及平台经济和数字贸易带来的新风险。”竺彩华表示,防范应对此类风险的关键,一方面,要依靠建立健全贯穿跨境电商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尤其要依靠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应对相应风险;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风险点,如假货、货物破损、丢件、递送延误等情况,创新发展相关保险业务和产品,保障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高跨境电商的市场认可度。

转自:中国食品报

  • 上一篇:社科院报告显示:中部地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东部差距逐年减小
  • 下一篇:零售业提质增效保增长 从疫情中艰难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