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2月下降0.7个百分点,时隔4个月再次跌至荣枯线之下。如何评价3月制造业PMI数据表现,这一指数波动的背后蕴藏怎样的经济信号,后期走势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专家。“3月制造业PMI跌至荣枯线以下,是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下的短期波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近期,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加之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一定影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3月PMI系列数据时说。在上述因素影响下,3月份,PMI系列指数中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也均承压下行,分别较2月下降3.2和2.4个百分点,至48.4%和48.8%。另一方面,专家认为,作为反映经济运行的重要先行指标,制造业PMI等PMI系列指数下行,也表明我国经济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从制造业PMI分项指数来看,数据显示,与2月相比,3月份的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上升,升幅在0.9至6.1个百分点之间;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降,降幅在0.6至3.0个百分点之间。在制造业需求端,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认为,3月份,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指数双双较2月下行,特别是新订单指数较2月大幅下行1.9个百分点,时隔1个月再次滑至荣枯线之下,持平于2021年10月,录得2020年3月以来低点,表明3月我国内需面临较大压力。在制造业生产端,“3月份,生产指数时隔4个月再次滑至荣枯线之下,主要受大中型企业生产指数下行的拖累,小型企业生产指数则出现反弹。”郑后成说。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大型、中型企业生产指数分别为52.7%、47.6%,较2月下降0.6个百分点、4.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生产指数为45%,虽仍低于荣枯线,但较2月上行3.9个百分点。在企业成本方面,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注意到,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3月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涨6.1个百分点至66.1%,出厂价格指数上涨2.6个百分点至56.7%,二者均升至近5个月高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我国的输入性通胀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仍可能对企业形成冲击。”温彬说。此外,郑后成提示,3月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的从业人员指数,较2月下行0.6个百分点,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项指数中的从业人员指数,较2月下行0.9个百分点,表明3月我国就业也面临一定压力。展望后期,郑后成认为,俄乌冲突以及疫情影响短期内仍将持续,预计4月制造业仍将在一定程度上承压,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为保障经济稳定复苏,我国将加大跨周期、逆周期调节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事实上,3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明确指出,一季度、上半年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对实现全年目标至关重要。要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举措,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在当前的稳增长政策背景下,我们预计4月制造业PMI大幅下行概率较低。”郑后成说。
转自: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