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积极合理的增长目标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分析,经济增长目标具有很强的信号和引领作用,定得太高可能会出现难以完成的风险,太低又失去了激励的意义,积极合理的增长目标有助于引领各方面多举措支持保障经济增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合理的经济增长水平是短期内实现新增就业、改善民生、国际收支平衡等发展目标的保障,这也是中长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更是防范化解潜在风险的需要。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关键领域创新支撑能力不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但业界认为,今年5.5%目标的设定是在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虽然具有一定挑战,但通过付出艰苦努力仍有望实现。温彬分析,首先,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其次,各方面的积极政策是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在前期已经出台的政策作用下,部分经济指标已出现改善迹象,经济景气度和市场预期有所好转。从另一个角度看,31个省区市都公布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对这些省区市按照去年实现的经济规模加权平均计算增长目标,得到的结果为接近6.1%,即使扣除统计核算中全国与地区之和的差异因素,全国GDP仍有望达到5.5%左右。——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如何实现“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业界认为,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连平分析,我国宏观政策有充足的空间和丰富的调节手段,当需要实施时政策是不会犹豫的,并且会有较大的力度。一是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稳定增长;二是进一步优化信贷的期限结构、对象结构和区域结构;三是有效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四是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温彬分析,今年财政政策关键是要提升效能。一方面,通过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另一方面,通过保持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同时更加合理使用支出,来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从构成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今年,我国贸易发展目标为进出口保稳提质。在强调了提质的同时,对于规模的要求是保持稳定。而从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属来看,稳出口的主要支持政策包括:财税方面,加快出口退税进度;金融方面,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产业方面,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海关方面,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外贸降本提效。扩大内需助力“稳增长”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看点,其主要内容在于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按照稳增长的政策要求,2022年将积极有效地扩大投资。连平认为,今年基建投资的重点,一是针对传统基建项目和“一新一重”基建项目进行“补短投资”。二是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同步问题,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三是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等。温彬认为,为提振消费,一是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这需要持续加大力度稳增长、稳就业、稳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从源头上提振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二是培育消费增长点。提振大众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重点领域消费。激活县域消费和乡村消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拓展服务消费,完善社区养老、托幼、家政等领域消费的配套支持。三是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丰富消费场景,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消费升级。——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政府工作报告对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出部属。连平分析,我国将以综合举措支持企业创新和中小民企发展。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扩消费,对于创新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将通过落地服务政策、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等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支持举措,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企业创新精神和市场活力。具体措施主要涵盖几点:一是确保政策宣介到位。二是大力度减税降费提振市场预期。三是地方配套到位。四是推动政银企对接到位。五是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普惠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投资难”“保险难”的问题。温彬认为,为支持市场主体,今年要继续完善减负纾困。财税支持方面,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方面,一是进一步实施普惠金融,二是继续加大结构性支持力度,三是对困难行业和企业进行纾困,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四是继续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实实在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科创支持方面,今年会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激励力度。在就业政策方面,兴业研究宏观团队认为,保就业,需要保市场主体稳定。报告中出台了大量政策保证市场主体的平稳运行,主要是包括资金端和成本端两方面的政策。该团队认为,保就业,需要完善就业环境。完善创业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创造更多市场主体,带动更多就业。完善就业环境,强化就业社会保障;防止纠正就业歧视;加强就业定向培训,改善摩擦性、结构性失业。温彬也分析,一方面,要通过拓宽就业渠道稳就业,稳定市场主体,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清理取消对就业创业的不合理限制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另一方面,要通过保障重点人群稳就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支持,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连平分析,今年的民生政策将在以下五个方面发力:新增财力下沉基层支持民生支出;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促民生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业界认为,在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等政策调控下,我国通胀水平有望保持在可控区间,但未来通胀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在全球通胀高企的情况下,我国面临输入性通胀风险。另一方面,今年年初以来天然气、棕榈油、原油、铝、动力煤、铁矿石等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再度出现明显上涨,如果猪价开始反弹上涨并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传导形成共振,那么将对CPI形成较大上涨压力。今年,要关注PPI在高位情况下向下游传导对CPI的影响。
转自: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