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坚持“房住不炒”,存量的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并重将成为住建部施展今年工作的主旋律。2月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副部长倪虹、张小宏、办公厅主任李晓龙参会。倪虹表示,2021年房地产市场情况总体是平稳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住房成交量保持正增长(1.1%),创近几年来新高;二是房价涨幅有所回落;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正增长;四是去化周期还处在合理区间,一般来讲,去化周期12个月到18个月都比较正常,去年年底的水平是14.1个月。对于2022年工作,倪虹指出,住建部的整体考虑是坚定“房住不炒”、坚守和调控政策“四性”(连续性、稳定性、协调性、精准性)、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所引发的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以及持续整治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城镇的人口规模、家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目前,我们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超过1100万,住房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王蒙徽表示,早期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开始老化,安全隐患也逐渐显现,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都比较迫切。今年,住建部将重点做好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燃气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大力推进“新城建”五方面工作。具体来看,在稳定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方面,将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保障住房的刚需,同时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努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近期市场信贷环境宽松,部分城市也出台降低首付比例、鼓励人才购房等支持性政策,这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要谨防对政策过度解读和渲染,引起市场预期不稳。住建部的官方表态及时,坚定了市场调控的方向,后期地方调控政策的精细程度会更高。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全年预计能够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新筹集公租房10万套,棚户区改造120万套。同时将加快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住建部将大力推进“新城建”,也就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体系,全面推进智能市政、智慧社区、智能建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项目落地。分析人士称,“新城建”本质上也是提升居住品质,侧面也能放松改善需求。对房企来说,高品质项目供应、绿色及智慧化技术成为重要的竞争方向。“后续新城建概念和房地产市场的结合程度将增大,尤其是在智慧社区和智慧物业等方面,未来房企需要积极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符合消费需求特征的产品供给,也体现了住房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界面新闻注意到,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住建部此次发布会还提出了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建设,包括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建设绿色低碳社区、推进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建筑行业升级、推行机器人典型应用等。另外,王蒙徽指出,今年除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及燃气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住建部还将推进适老化城市、社区、住房的建设和改造,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等工作,努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积极作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努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积极作用”这个定调是这是历史上首次提及,相比之前房地产的内容也更积极。“最近多地政策频出,但整体倾向于刚需,接下来很可能定向改善需求出政策。”严跃进也认为,从本次发布会整体表述的新意来看,改善型需求的满足是关键,对理解二套房的政策、大户型的购房政策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从后续情况看,尤其是从三孩家庭等角度看,改善型需求的释放是必然的,这也要求土地和金融等政策密切配合。
转自: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