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及未来几年,轴承产业发展格局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发展速度将呈现低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3%左右。”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秘书长牛辉在 《2021年轴承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22年展望》的专题报告中对行业发展进行了阐述。他表示,2021年是我国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回复,轴承工业整体生产经营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水平,增速也达到了近十年的较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轴承行业增速与海外市场均创历史新高。业绩良好 进出口创历史新高2021年我国轴承工业完成营业收入2278亿元,同比增长16.52%,轴承产量完成233亿套,比2020年同期增长32.7%。轴承进口用汇54.7亿美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5.3%,进口轴承29.64亿套,比2020年同期增长17.7%,轴承进出口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增速创近10年新高,125家主要企业2021全年主营业收入1074.08亿元,同比增长19.87%。行业前十名企业有了新变化,人本、万向钱潮、天马、瓦轴、洛轴、五洲新春、洛阳强联、慈兴、新火炬、环驰,前十名企业主营业收入637.22亿元,同比增长17.01%。工业生产呈现高速增长,轴承产销率处于均衡状态,库存额增速虽高,但仍在合理区间、利润增速高出税收增速20个百分点,从业人员近五年来首次呈现增长,主要轴承出口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出口创汇增速16.58个百分点。全国轴承出口创历史新高,美、德、印仍位列轴承主要出口国,占比近3成。亚、欧、美洲仍为我国轴承出口主要市场,占比近98%。我国七个省市轴承产业集群出口创汇超过8成,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山东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居前七位。轴承进口也创历史新高,日、德和中国台湾省为我国主要轴承进口地区,占比近6成。市场面临冲击 今年保持平稳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用工人数下降、能耗双控、限电限产、关键核心部件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供应链不强不稳情况亟需突破。专家预计2022年机械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或将呈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2022年我国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增速预期将达到5.5%左右,利润水平与2021年持平。根据机械工业的趋势预判,以及轴承配套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轴承配套的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对汽车轴承产生较大影响。中汽协预测2022年汽车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增长5.4%,净增122.5万辆,而新能源汽车将到达500万辆,渗透率将达18.18%,故燃油汽车将减少377.5万辆,汽车轴承市场,特别是燃油汽车驱动和传动系统轴承将呈现下降趋势。中汽协 “十四五”规划预计2025年汽车产量将达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达到600万辆,从目前看甚至有可能达到1000万辆。未来增量均为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正在逐渐下降,燃油汽车轴承数量也将逐年下降,导致汽车轴承营收也将呈下降态势。在国家实现 “双碳”目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电动化也将成为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专家预计,到2025年工程机械电动化率将达到25%。汽车工业、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是轴承配套的主要市场,随着电动化率的快速发展,驱动和传动系统的改变,轴承用量会相应减少,将对轴承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但随着我国逐步实现 “双碳”目标,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风力发电机、工业机器人、城市轨道交通、工业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等将会带动一些轴承新市场的发展。一季度龙头企业实现开门红轴承行业多家龙头企业近期公示了年报成绩与开年销量,呈现良好局面。万向钱潮旗下等速驱动轴厂2021年营收较2020年同比增长30.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两倍以上。今年1月份又取得好成绩,营收较2021年同比增长13.2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3.02%。2022年,公司表示将继续争取更多的国际高端项目,做好市场中长期发展战略。要继续在人、财、物的管理上释放内部潜力,大胆启用年轻人,拓展员工发展通道,培养专家型、复合型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发展战略;继续勤练内功,用好所有资源,消除独家供货及配套协作现象,降低采购成本,用国产替代进口,用自制代替引进,提升效率和效益;继续树立标杆,建设灯塔工厂,争取进入全球前三强。今年一季度以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用多条 “硬核”举措,化危为机,拼出产销同比两位数的增长,其中3月份产出同比增长50%,实现了一季度生产经营开门红。今年以来,瓦轴集团市场开拓成效突出,风电、铁路、冶金等多个产品线产销两旺,为全年主要指标大幅增长打下坚实基础。铁路轴承是瓦轴集团的传统优势产品,通过持续加强生产线智能改造,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市场份额不断扩大。1月,企业铁路轴承产品,相继获得国内重点客户批量订单,两条数字化生产线保持满负荷生产状态。(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