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途经。供应链票据通过票据流转模式和系统运行逻辑的创新,使得票据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交易往来更加紧密耦合,信息透明度更高,信用和风险识别机制更加清晰,更好发挥了票据对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优势作用。2020年4月24日,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试运行。同日,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简单汇”)作为第一批接入试点的供应链平台,签发出了全国首张供应链票据。截至2022年2月末,供应链票据全市场累计交易规模近1000亿元。今年五月,新一代电票系统即将上线,传统的ECDS系统和票据交易系统将实现双网融合,所有票据均可实现票据等分化。对于银行的票据部门,以及核心企业和一些供应链金融平台,新一代电票系统的上线意味着票据可等分化将不再是卖点。那么供应链票据是否要被普通票据代替了?供票是不是就要消失了?供应链票据与普通票据的优势在哪儿呢?有助于核心企业实现票据账户、授信资源统筹管理首先,供应链票据有助于核心企业实现票据账户的统筹管理:一是普通票据开立的时候,需要通过银行的网银去开票,比如在建行网银开票,必须用建行的账户;在工行网银开票,则必须用工行账户。而在供应链票据平台上,客户可以通过平台用任何银行的账户进行开票;二是普通票据通过银行网银端进行信息披露时,需要在各个银行的客户端分别办理,分别披露;而供应链平台办理所有银行的票据业务时,信用披露仅需披露一次,无需对新增银行账户重复披露。其次,供应链票据有肋于核心企业实现授信资源的统筹管理:结合票交所的线上贴现功能设计,核心企业可以直接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与市场所有银行开展“线上贴现”业务,包含报询价、线上签约等功能,因此,供票平台可以帮助核心企业极大地触达并打开授信资源渠道;而通过银行网银端签发的普通票据,则要通过人行备案的五家票据经纪机构办理此业务,或者线下与银行一对一询价贴现。再者,通过供应链平台签发的供应链票据,在出票环节、到期或提前到期等方面,能够按核心企业需求定制开发业务功能,满足交易鉴证、智能收款等供应链场景的差异化;而网银中的票据功能标准化程度高,主要提供票据基础功能适用所有客户的需求,难以就某个具体供应链场景做个性化设计。此外,通过供应链平台签发的供应链票据,经过授权后,出票人能够实时观测票据流转情况,然后将票据相关融资信息无损传递到所有持票人,如票据有哪些机构可以贴现、价格是多少等信息,有效支撑企业商业信用的变现;而网银签发的票据一旦签发,将无法有效追踪票据状态,进而无法有效支持后续的票据融资。有助于银行的获客和风控银行是供应链票据平台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如简单汇平台目前合作的直联银行就超过40家。对于银行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获客,尤其是中小微客户。由于供应链票据在经过授权后,可以把有授信资源的银行机构信息推送给链条上的小微客户,也可以反向把链条上的客户需求信息推送给银行,帮助银行有效触达客户,支持银行快速批量获取中小微客户。而普通票据在开出后,就再也找不到流转到谁的手里去了,要把授信资源和信息传导下去,比较难实现。其次,由于供应链票据可以使用线上贴现功能,可以发出询价等邀请,银行可以线上报价并获得目标合作核心客户的供应链资源。对于展业能力或营销资源有限的银行来说,这是非常好的获客手段,这也是很多中小银行积极参与供票业务的重要原因。此外,在风控上,票交所做了一些创新的制度设计,有效地加强了开票人的商业信用自我约束,包括开票的节点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以及在到期清分时的强制线上清分等制度安排,强化了持票人的收款权利,也强化了付款人的付款义务,进一步确保了票据权利的独立性,避免之前各类型的“合理拒付”“合同争议拒付”等,增加了对供应链票据承兑人的约束,也能够较好的实现“应收账款票据化”的政策目标,促进了票据的多级流转。这些手段都有助于银行更好地进行信用风险的管控。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最关注的便是融资效率、融资成本和融资的可得性。与普通票据相比,在贴现环节,由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普通票据贴现很难找到贴现行,很多供应商会在线下去找票据交易中介,承担高额的民间撮合成本;而使用供应链票据,由于简单汇在平台上已经提供了丰富的银行贴现机构资源,并且可以提供线上报询价等服务,小微企业可以在线上选择合适成本的银行,因此供应链票据贴现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同时,供票平台提供的线上贴现功能,也使得贴现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新一代电票系统上线在即,随着票交所对供应链票据众多创新功能的设计推进实施,在新的市场中,供应链票据对产业金融中利益相关方的优势将更加突显,从而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作者: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 肖丽华)
转自:万家人物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