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特色!3月15日至16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焦作市调研。本次调研中,楼阳生点题焦作“找定位、明差距、定方向”“走出具有焦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也是楼阳生地市调研中,首次明确聚焦要探索地域特色发展之路。楼阳生为何点题“焦作特色”?围绕“焦作特色”又给出了哪些发展方法论?一、为何点题“焦作特色”?本次调研,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点题走出“走出具有焦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焦作特殊在哪?第一,在发展路径和内涵上,焦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生态经济兼顾并举,这在全省处于极为特殊的位置。一方面,焦作是全省,乃至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代表,以矿起家、因煤而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几年,焦作围绕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补短板、夯基础、创优势,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加速转换发展动能,通过推动制造业升级、推进大企业集团培育、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加速服务业提质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在转型提质发展中取得极大进展和成效。2018年度、2019年度连续两年获评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市,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两次受到国务院大督查激励表彰,这些荣誉正是对焦作转型发展成果的极大认可。另一方面,焦作同样也是全省生态经济高地。以“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布局为标志,近几年,焦作充分发挥发挥生态功能突出、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生态为基础、产业为重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推动区域生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0亿元大关,旅游接待人数及综合收入居全省前列,精品民宿数量全省领先,这些更是充分说明,焦作生态经济发展来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和节点上。焦作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也明确指出:要乘势而上打造高能级文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拉长文旅产业链条,壮大市场主体,促进文旅发展,实现由旅游向旅居、由休闲向康养、由观光向度假、由资源依赖型向文旅创新融合型转变,着力打造富有活力、富有特色、富有影响力吸引力的“山水富城·文武福地”。本次调研中,楼阳生既强调焦作“要坚决从资源依赖型、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中走出来”,又强调“推动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正是建立在对焦作特殊的发展路径和内涵上的点题与强调。第二,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焦作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是焦作发展过程中新增的重要一环。贯穿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地市调研的一条最关键的主线,就是推进河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落地,其中更关键的引领是:加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力度。这次报告,在“加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力度”部分,明确提出“加快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步伐”。焦作向南,深化与郑州融合,成为焦作在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的主要导向。另一方面,焦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还有着很多新的优势和区位红利,比如,焦作是全省唯一的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双圈”叠合城市,还是豫西北、晋东南通道节点城市和物流门户,有着依山临河、“双圈”叠合等独特优势等。这些共同构成了焦作在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特殊的位置。第三,在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中,焦作处于极为特殊的位置。一方面,焦作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成效突出。2020年,焦作形成两大千亿级、六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8家企业入围河南企业100强,数量居全省第一方阵;孟州获评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六县(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全部进入全省30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发展的质量、水平以及数量,均在全省前列等。从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到龙头企业培育引领,再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量,以及开发区等园区载体的升级等,焦作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正在全面起势。另一方面,焦作同样也是现代农业大市。焦作夏粮单产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47家,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排名中居第三位,麦种繁育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小麦高产创建全国领先,被命名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同时被认定为怀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集群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温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从粮食生产,到龙头企业,再到园区平台,焦作同样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第四,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焦作同样有着极为特殊的禀赋优势。焦作除了有“两山两拳”这样的生态、文化优势之外,还有着包括修武美学经济等全域旅游样本,以及本次调研中,楼阳生点题的工业遗存等城市历史文脉。焦作在文旅资源等多样性、丰富性,以及质量、深度上,均在全省处于极为特殊的位置。二、如何走出“焦作特色”发展新路?如何真正走出具有焦作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本次调研中,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针对焦作特色,用“找定位、明差距、定方向”这九个字给出了一整套焦作特色高质量发展新路的方法论。第一,“找定位”。本次调研明确,焦作要努力在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而其关键首先在于找准焦作在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中的新定位。这个新定位,一方面,是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中的新位置。本次调研强调,要坚持省市县乡四级同步,主动融入、深度对接郑州都市圈建设,以前瞻30年的眼光高标准推进规划编制,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市域一体。这个新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找准、抓稳、做实抓手和支撑。本次调研同样给出了方向:坚定依靠创新驱动转型,依靠人才支撑强市。第二,“明差距”。本次调研为焦作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要部署,都是针对焦作“短板”和“差距”的对症下药。这个“短板”,包括对照新发展理念要求,焦作在创新驱动方面,仍然存在些许不足。本次调研,围绕创新驱动给出的最重要,也最具焦作特色的解决方法是:用好当地高校资源,积极探索大学城建设新路径,推动城市与高校共生共荣、双向赋能。这个新方法,不仅仅是针对焦作,更是对致力于打造创新强省的河南的重要方式和通道。破解河南创新人才短板难题,破解河南产业人才难题,最重要的支撑在于利用好河南巨大的高校教育资源,通过深化校地融合、资源共享,特别是强化高校与城市之间的生共荣、双向赋能。这个“短板”,包括对照新发展格局要求,焦作城市首位度仍需提升,城乡互动融合需要深化。本次调研,给出的另外一个关键词是:市域一体化,这也是在一系列地市调研中,首次明确提出坚持“省市县乡四级同步”“实现城乡统筹、市域一体”。这里指向的也是焦作极为特殊的城市发展现状,一方面,县域高质量发展成绩显著,另一方面,中心城区龙头引领作用相对不足。这就需要焦作做强城市经济,充分践行中心城市“起高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引领,集中强化展示焦作城市风貌和核心功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城区,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这个“短板”,还包括焦作在换道领跑上,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仍然艰巨。本次调研,给出了两个方向,一方面,“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块状发展态势,发挥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既要抓好大型装备生产,又要注重精密仪器研发,为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提供坚实支撑。”第三,“定方向”。综合来看,本次调研给出的方向是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背景下,一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从资源依赖型、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中走出来”,另一方面,推动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而这方面,焦作可以学习借鉴河南其余地市的经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方面,焦作可以学习濮阳和平顶山的经验。濮阳通过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及制品、生物基新材料“三大三专”接续替代产业体系,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蓄积转型动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夯实转型基础等方面,推动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并取得丰硕成果。平顶山方面,一方面,立足于现有产业和企业优势,开启延伸煤、超越煤的转型发展之路,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煤基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特别是平顶山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尼龙新材料作为主导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在发展尼龙化工产业的同时,平顶山加快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在积极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做强城市经济,以及围绕龙头企业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方面,焦作可以学习漯河经验。这方面,漯河一方面抓住用好融入郑州都市圈战略机遇,与其他城市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依托并充分发挥漯河在交通、食品、物流、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精确定位。通过充分发挥食品产业生态优势,把漯河打造成“郑州都市圈”食品生产基地;加强食品产业、物流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体系对接,打造郑州都市圈食品产业研发中试和生产基地、产业转移基地、高端制造业配套基地;充分发挥漯河职业教育优势,加强人才和教育对接,加强与郑州都市圈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等。(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