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由清华大学、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等高校与研究机构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会议关注气候风险评估与治理,邀请到了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何建坤主任以及周大地委员等业内知名学者参加。会上三个研究团队分享了中英气候变化风险评估项目第三阶段的研究成果。其中,由清华大学推出的《中国气候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研究》主要关注我国的气候风险治理体系以及城市层面的行动,旨在提高决策者对气候风险和气候适应的认知与理解。作为项目组成员之一,香港科技大学的赵小凡老师指出,气候风险来自于气候相关危害与人类和自然系统的暴露度和脆弱性的相互作用;气候风险治理是指通过引导和激励人类群体的行为、从而实现增强气候适应能力、降低气候风险的社会功能;气候风险治理体系是为实现这一治理功能而产生的制度安排。本报告重点关注由各级政府建立并实施的正式制度安排,包括机构设置、治理机制、法律及政策体系等。报告指出,我国的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包含灾害风险治理体系以及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两部分。总体而言,中国的气候风险治理仍旧侧重于传统的防灾减灾工作,适应行动还处于初级阶段,两项工作有待形成合力。中国的防灾减灾体系在应对常规气象灾害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考量仍旧不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力,报告对比分析了2021年郑州“7.20”以及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事件,并指出,城市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并增强在气象灾害治理方面的政策学习与经验推广。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开展气候变化适应工作的主要方式是“政策打包”,比如将气候适应嵌套在低碳城市试点、海绵城市试点等相关领域的政策中。未来需要更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规划和开展气候适应工作。最后,赵小凡指出,气候变化引发的风险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建议在坚持并完善已有的防灾减灾体系的基础上,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建立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气候变化紧密结合的气候风险治理模式。有必要将气候风险治理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构建政府、市场、民众多元共治的综合减灾体系;通过智慧气象、绿色智能建筑等手段推动气候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转自:中国经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