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疫情重构世界格局 全球治理应走向“协调、共识和合规”

时间:2021-05-31 00:00:00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2020年成为全球发展的分水岭,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2021年成为全球经济社会等重构的元年。疫情之后,如何建立全球新型合作关系?如何加强全球可持续金融、气候变化、公共卫生、贸易投资及国际合作与发展?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国际金融论坛(IFF)29日开幕,当天举行的“全球可持续金融: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分论坛上,新开发银行行长马科斯·特罗约指出,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进入到一个发展的“加速期”。那么“加速期”的后疫情时代有哪些特点呢?马科斯·特罗约分析道,后疫情时代,E7国家(即国、印度、俄罗斯、印尼、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结合在一起的GDP为53万亿美元,已经超越G7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结合在一起的GDP4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新兴国家越来越重要,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在后疫情时代延续下去。”马科斯·特罗约还指出,从供给、需求、市场和研发等多重因素看,全球价值网络正在重塑。人才也正成为公司层面、国家层面以及国际层面一个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此外,世界基础设施也正在发生变化,而这里所说的基础设施是指物理性和数字化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在此背景下,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全球合作应该如何进行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表示,当讲到全球治理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协调、共识和合规。“全球的治理要想做得好,要保证所有国家都要遵守国际治理,而且要有一种契约精神,我要强调一下,契约义务、合约义务。”金立群说。金立群指出,全球的治理应该是基于原则和规则的,这些原则和规则是所有国际社会成员达成一致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有一些国际的组织,比如联合国、世界银行、IMF,或者是区域的开发银行,但是,这些跨国界的体系并没有真正的在实际意义上成为超国界的。在金立群看来,“全球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要通过整个国际社会一起加强,而且我们要采取有纪律性的措施,任何人违反了国际治理规则都要接受惩罚。如果没有真正的跨国界体系,那么每一个国际社会的成员都应该有一种契约的精神。所以如果违反了合约,这个国家就要承担后果,我觉得这样的话,就更容易对全球治理进行实施。”眼下,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如何提升全球经济增长与复苏,可持续金融如何发展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全球可持续金融市场潜力巨大,但现阶段还受到规则标准不统一、市场机制不完善、产品创新不充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可持续金融是大势所趋,为了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刘金建议,全球金融机构应该共同负起责任,标准制定要兼顾各国发展的需求;积极培育可持续金融市场,将更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行业纳入可供交易的行业范围;创新可持续金融信贷产品,推进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预期收益抵押,股权质押等方式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绿色权益抵押质押贷款业务。为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目前世界银行与中国正展开深度合作,据世界银行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介绍,世界银行已开始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绿色中国旗舰项目研究,明确基于实证的政策选择,以加快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碳中和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转型。国际金融论坛(IFF)总部设在中国,是非营利、非官方独立国际组织。2003年10月由中国、美国、欧盟、联合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的领袖共同发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交流和研究机构。作为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的国际金融合作及战略智库平台,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Finance 20)”。来自国内外财经政要、商界领袖及专家学者等500位嘉宾代表还将围绕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及挑战、数字货币与未来数字化转型、中国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趋势等重要议题展开观点碰撞。并将面向全世界发布《国际金融论坛2021年中国报告》和《2021“一带一路”调查报告》,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完)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 上一篇:智能教育界的“黑土地”,助教育“智”上云端!
  • 下一篇:山东聊城中共高唐历史展览馆:讲好党史故事 让文物“诉说”红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