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火出圈的北京冬奥“黑科技”让世界看到“中国制造”

时间:2022-02-23 00:00:00

可以翻译几十种语言的智能翻译机、受到各国运动员青睐的“智能升降床”、一次次刷新纪录的“冰丝带”场馆……在北京2022冬奥会上,小到工作人员日常使用的工具,大到运动员挥汗拼搏的比赛场馆,“便捷精准”与“自主研发”成为支撑科技冬奥顺利举办的“关键词”,也让世界看到如今的“中国制造”充满了科技与力量之美。

2008年闻名世界的“水立方”,经过“黑科技”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冰立方”,通过可转换场地、可拆装制冰系统、可转换环境和智慧场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了夏季和冬季场景自由转换,“冰立方”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

见证一个又一个纪录诞生的“冰丝带”,具有接近1.2万平方米的冰上面积。要想维持如此大面积的冰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能源消耗方面,“冰丝带”创新使用了二氧化碳制冷制冰系统,不仅能达到环保制冷机的要求,同时还能提供温度更均匀的冰面,使冰面本身的温差在场馆内不超过0.5摄氏度。除此之外,相比传统制冷剂,使用二氧化碳制冰制冷会大大减少碳排放量,助力实现绿色冬奥目标。

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黑科技”让北京冬奥会迅速出圈。开场表演中,“鸟巢”场馆中的两块巨型LED屏,既能承受舞蹈演员在上面滑冰完成表演,又能高清展示发光图案。原来这个巨大的发光舞台,是使用的来自京东方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它的面积达10939平方米。据了解,为了完成这一浩大工程,京东方项目团队绘制了3000余份图纸,现场安装的1.8万个显示模块连续装了70车次,经过精准调试才有了开幕式惊艳世界的壮观场景。

不得不提的是,首发亮相的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雪蜡车,一举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听上去有些陌生的“雪蜡车”三个字,却是冬奥会雪上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是一个展开面积可达92.5平方米的“大块头”,这辆雪蜡车可谓“大块头有大智慧”,其内部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可实现5G、8K全媒体传输,也是打蜡师工作、休息甚至生活的地方。据介绍,国内首台雪蜡车不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还申报了包括21项发明专利在内的81项专利、24项技术突破。一台雪蜡车汇聚了众多研发者数月的努力,也是“中国制造”在雪上项目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

“世界上没有一片雪花是相同的”,而这次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雪花”每一片都凝聚了“中国制造”的心血。为了成功举办冬奥会,中国科研者用5年的时间攻克人造雪难题,成功突破西方国家在此项技术上的封锁。在奥运健儿勇于夺金的雪场,每一台造雪机都刻着“中国制造”的名字。我国的造雪机用高压将水流打碎再将其喷射到空气中,遇冷结成冰晶,比西方国家使用的片状雪颗粒更小更细腻。

为了连接起冬奥会三个不同地理位置的赛区,我国为冬奥会“量身定制”了无人驾驶高速列车。科研团队用了一年的时间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所研发的5G技术可以适应各种极端环境,让列车在隧道中也能有畅通的5G信号。此外,在这趟列车上,还具备全球唯一的高清移动演播室,主持人在高速移动中也可以对赛事进行播报。

从奥运村的食堂到比赛场地的疫情防控,各式机器人吹响了冬奥会“无人化”的“集结号”。让外国运动员大开眼界的奥运村“智慧餐厅”,拥有超过百个机器人在不停地“工作”。全透明的厨房中“机器人大厨”24小时为奥运村中的人们有序地提供餐食。在比赛场地,AI机器人充当场馆工作人员的助手,协助他们为参加比赛的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且进行全面消杀。在冰天雪地里“站岗”的“智能哨兵机器人”,可以在夜晚、恶劣天气等复杂环境下,进行全天候边界监控,有效降低各类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无处不在的智能产品为本届冬奥会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如今,加快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注重质量提升的“中国制造”已经将粗制滥造抛在身后,迈着坚定的步伐向“中国质造”挺进。(记者 邓聪)

转自:人民邮电报

  • 上一篇:瓦轴实现轴承替代进口140余种 拉动市场增量超过5亿元
  • 下一篇:沪东中华建造世界最大24000TEU级集装箱船入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