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的要求,加快推动6G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攻关,引导产业推进6G发展,提升6G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以线上形式举办“遇见未来——6G协同创新成果发布会”。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6G研发已全面启动,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目标定位,积极践行央企创新主力军的责任,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融入我国6G创新工作大局,大力开展6G研发工作。中国移动成立了未来研究院,建立了多个高校深度合作的创新联合体,加大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交叉学科融合技术的联合攻关力度。中国移动将继续发挥产业龙头和央企创新主力军的作用,以商用需求为牵引,协同国内、国际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努力贯通理论、技术、标准、产品和应用的全产业链创新环节,为打牢6G基础、构筑6G优势、培育6G产业和应用生态,推动全球开放合作,打造全球统一6G标准作出重要贡献,进而实现“6G重塑世界”——数字孪生、智慧泛在的美好愿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表示,北京邮电大学与中国移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近期更是成立了6G联合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创新院,以聚合6G创新资源、培养6G高端人才,探索6G创新的新范式。希望中国移动能够进一步发挥世界一流运营商的作用,释放更多科研需求,与高校的科研优势充分融合,共同为我国6G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铁军表示,信息超材料已成为6G热点研究技术,最大特点是可以同时处理电磁波和数字信息,实现通信系统架构的简化,甚至构建新的系统架构。希望在双方前期合作取得的可喜成果基础上,高校、中国移动和产业界一起努力,加快推动6G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原创技术攻关,提升我国6G创新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表示,日前,东南大学与中国移动等合作伙伴发布了光生太赫兹系统原型成果,在国际上首次获得200Gbps的传输速率。6G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用的通力合作。相信与中国移动以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将攻克6G难题,构筑6G生态,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发布了8本6G关键技术白皮书,包括《6G全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6G至简无线接入网》《6G服务化RAN》《基于数字孪生网络的6G无线网络自治》《6G无线内生AI架构与技术》《6G物理层AI关键技术》《6G信息超材料技术》《6G可见光通信技术》,得到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中关村创新院四个合作方及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发布了《影响未来信息通信发展的十大跨界创新方向》研究报告,面向泛信息通信领域2035年愿景,遴选出影响未来信息通信发展的十大跨界创新方向,涉及端、管、云、算力、安全、低碳、范式等方面,并呼吁产学研各界协力解决面临的挑战。
活动期间,中国移动研究院协同各创新联合体向观众进行了6G创新成果展示,包括6G愿景、元宇宙、6G网络、6G空口、新平台、新器件和新应用等七个方面,涵盖了6G愿景与需求、元宇宙技术概述、元宇宙——云端三维重建、元宇宙——AR骑行、6G网络架构总体介绍、数字孪生网络、行业网数字孪生、空天地一体化、信道测量与建模、智能超材料、6G语义通信系统原型、超高速率可见光通信、光子学辅助太赫兹通信系统、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样机、6G通用样机原型平台、核心器件验证与探索、数字孪生人共计17个协同创新成果展项。
未来,中国移动将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建设全球领先的6G协同创新基地,通过需求和顶层设计为牵引,打通全产业链创新环节,孵化源头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可控、开放的6G产业和应用生态。中国移动希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产业、行业伙伴,携手共谋6G发展,协力共创卓越未来。
转自:C114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