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国内电动汽车企业面临艰难“破茧”

时间:2017-05-09 21:41:16

不管是刚刚结束的“两会”,还是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 低碳经济”、“ 新能源”都是各方热议的话题,能源危机意识的增强,使得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减少能耗和污染的生活方式。近年来,电动汽车行业受到业界关注,那么,这个让投资者趋之若鹜的行业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投资当然是因为看到电动汽车市场的前景。在寻求新能源的道路上,各国不遗余力,但关键的行业技术有待突破和行业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还是制约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各国争相出台电动汽车技术标准,也给这个发展中的行业带来不少压力。

如何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夺取有利地位,国内电动汽车企业面临着重重考验。汽车业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醒,美国安全测试和认证公司保险商实验室(简称UL)制定的UL 标准有可能被北美地区甚至国际市场接受,我国汽车企业须及早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是关键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汽车产业的相关问题,汽车界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纷纷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和机械制造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富都提出议案,希望尽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标准。王金富表示,目前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中存在标准缺失、配套政策不完善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亟待有序推进等三大瓶颈问题。当前,对于国内电动汽车产业而言,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依然是技术难点,国内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与储备。但由于标准缺失,很多企业害怕一旦标准出台,以往的研发还可能被修正。王金富建议,国家应加快制定统一的产业标准,提高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给企业制定各自的产品标准提供依据。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指出,由于我国甲醇汽车的标准研究、制定的滞后,影响了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应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业界人士近日表示,在有关国际组织的协调下,新的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全球标准将正式宣布,并于今年底正式生效,而丰田汽车的普锐斯和本田汽车的Insight 技术规范有望成为世界标准。美国安全测试和认证公司保险商实验室也正计划推出一系列有关电动汽车电池的新规范。该实验室称,将针对电动机、连接器以及电池充电器进行过载保护、撞击、易燃性及其他方面的测试,最终帮助电动汽车市场走向标准化。而去年欧洲50 家电力公司的代表也提交了有关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标准化方案。

此外,我国国内企业均有自己的技术标准和开发模式。据了解,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讨论稿已经送审国家标准委员会,最快将在6 月出台。现在,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就充电模式而言,有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即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插电式充电模式和以日产汽车、中泰汽车、浙江康迪车业为代表的电池式充电模式,两种不同的充电模式也各自整合力量结成联盟。乐观者看到,集合力量进行发展推动了我国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减少制约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因素的不良影响;悲观者则认为,这样的联盟虽然多少会避免一些重复开发的现象,但只靠少部分企业的意见去制定的标准,可行性令人担忧。不过有一个中心观点是一致的,需要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确定未来电动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各国企业都在通过行动争夺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在各种关于电动汽车的标准中,电池标准是重点。记者就此采访了天能集团的投资总监王志坤。他表示,标准的争夺主要还是看市场,谁能实现电动汽车的商业化生产和销售,同时掌握市场和标准,就能掌握竞争的制高点。

电动汽车探索中求发展

不管标准的话语权花落谁家,各国的电动汽车企业各自在探索中求发展,出台标准是大势所趋,是发展的必然,从长远来说对电动汽车行业是有利的。UL 标准是全球产品安全检测和认证领域的领导者,它的出台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使用电动汽车时潜在的火灾和用电危险,并加强电动汽车电池的总体安全。谈到UL 标准的制定,王志坤认为,UL标准不会对中国的电动汽车电池行业产生明显影响。但对电池出口企业来说,必须通过及满足这些标准。作为北美地区甚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认证机构之一,UL安全认证标志在北美市场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信赖,已经成为机电产品进入美国甚至北美市场的通行证。近年来,虽然一些产品的UL 认证程序有所简化,国内也有企业与UL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认证周期长、所需资料繁琐和重测费用等还是会对产品的出口销售有一定影响。(杨颖)

来源:中国贸易报

  • 上一篇:国家发改委将推动新型电子器件产业化
  • 下一篇:钢铁行业大融合,焦化行业待整合